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外师与心源 —陈辉的新水墨

书画艺术网画里画外2025-09-22 12:53210
三、意境形态的重构与内化 意境作为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主客观交融 的审美外化。其哲学根源融合道家“道”“气”与儒 家“比德”“兴观群怨”思想,具有超然特性。其核 心在于“境生象外”,以艺术实境触发虚境。宗白 华认为:“艺术家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 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 渗……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

三、意境形态的重构与内化 

意境作为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主客观交融 的审美外化。其哲学根源融合道家“道”“气”与儒 家“比德”“兴观群怨”思想,具有超然特性。其核 心在于“境生象外”,以艺术实境触发虚境。宗白 华认为:“艺术家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 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 渗……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 为艺术的‘意境’。”[3] “意境”一词虽正式出现于唐代,但其理论渊 源可追溯至南朝。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 “神与物游”,揭示了创作主体与客观物象交融、神 思驰骋的艺术思维内核。唐代王昌龄在《诗格》中构 建的“物境”“情境”“意境”三重境界,系统完善 了意境理论层级。

此后,清人笪重光在《画筌》中提 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王国维于《人间 词话》中以“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将意境从艺术 领域拓展至人生哲学。 关于意境,陈辉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还著有专 文,将意境视作“艺术作品的灵魂,是主观感受与客 观表现的复合体”[4]。在他看来,“从自然属性出发, 意境是对宇宙时空中瞬间景观的诗意提炼,凝结着人 类对自然美的想象与升华;就社会属性而言,意境则 承载着对美学思想和人文情怀的探索与弘扬”[5]。

基于这样的理念,陈辉为水墨艺术的现代转型 开辟了新路径。在创作实践中,陈辉的《皖南遗韵》 《往事如烟》(长卷)等作品便是典型例证。他巧妙 融合西画光影技法,大胆解构传统山水画的“三远 法”,通过虚实、光影与黑白的精妙处理,在宣纸上 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意境,将徽派建筑元素转化为具有 象征意义的文化基因图谱。 

在陈辉的艺术体系中,意境与艺术语言互为表 里:意境赋予艺术语言精神内核,艺术语言则是意境 的视觉载体,二者共同构成艺术表达的完整闭环。这 种独特的创作逻辑,使他的作品形成极具辨识度的美学 风格,能够将老宅尘封的岁月质感转化为虚实相生、动 静交融的意韵境界,实现写实与抽象的精妙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陈辉进一步将“本土化”融入传 统与意境的阐释。他选取徽州老宅、乡土风物等本土 题材,以创新的艺术语言重构水墨意境,赋予传统美 学新的时代内涵。这种创作实践打破了传统仅存于古 代绘画的固有认知,证明传统亦可扎根于当代生活的 土壤。其“故土家园”“山川异域” “恒古天地”等 系列作品,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探索了中国 现代水墨画的新范式,展现出全新的语言体系与美学 风貌,其学术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与持续探讨。 

结 语 

在水墨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陈辉以创新的视角与 技法,进一步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表现维度,为当代水 墨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示范了更多可能性。这种开 创性探索不仅丰富了水墨艺术的语言体系,更为后来 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创作范式,也因此具有了新 的典范意义与学术价值。

注释 

[1]刘国松:《谈绘画的技巧》,《文星》1961年10月 第48期。 

[2]刘国松:《绘画的峡谷》,《文星》1962年4月第 54期。 

[3]宗白华:《艺境》,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 183页。 

[4][5]陈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师个案研 究》,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版,第49、50页。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aiShiYuXinYuanChenHuiDeXinShuiMo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