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印事图”:晚清以来印学活动的图像呈现

书画艺术网画里画外2025-09-18 10:11320
三、图像中的印章交流、雅集活动 印章因体积小、质地硬、便于收藏和携带 等物质特性,以及蕴含文字学、官职制度史等丰 富的文化属性,受到博雅好古的文人、鉴赏家和 印人的青睐,成为文房雅玩之物。明代周应愿在 《印说·好事》中说:“鉴赏好事家,但得精选汉 印百余,随时代先后,品物高下,一一诠次之。展 玩间,两腋习习风举,古物在目,古书在手,古意...

三、图像中的印章交流、雅集活动 

印章因体积小、质地硬、便于收藏和携带 等物质特性,以及蕴含文字学、官职制度史等丰 富的文化属性,受到博雅好古的文人、鉴赏家和 印人的青睐,成为文房雅玩之物。明代周应愿在 《印说·好事》中说:“鉴赏好事家,但得精选汉 印百余,随时代先后,品物高下,一一诠次之。展 玩间,两腋习习风举,古物在目,古书在手,古意 在心。兴之所到,和墨伸纸,信手挥毫,象形得 意,题印成章,索酒润笔,引觞大醉,天下之乐, 未有过于此者。”〔24〕 于鉴赏家而言,收藏、把玩、 鉴赏印章,可得到莫大的乐趣。 清代嘉道间浙东目录学家、金石学家沈复 粲之子沈昉(字寄帆),受其父影响,雅好印 章收藏,曾辑有《八砖书堂印存》。

他曾请人 作《沈昉论印图》。张道(1821—1862)题《沈昉 论印图》曰:“真书横行篆籀废,铁臂孤撑一发 击。雷回戈挺古所传,牺牛要识宝此意。秦汉旧 模万存一,神锋苍朴力蟠际。芝桧龙凤变化工, 古人手指见精气。降及唐宋盛缪种,但博妖冶 炫末世。部居妃俪损益繁,纵取妍巧戾古致。赵吾倔起抉天眼,勇追造化破余地。

流传易代渐 衰歇,颇赖文何力能继。此后分张派殊守,聚讼 纷哤手眼异。海内作者今几人,未洞源流总滋 议。偶然神妙去豪发,便惜纯钩缺蚁鼻。羡君 手此昆吾刀,斩削如泥一钝利。飞伏冲留刖精 迖,骨健神遒弄余势。断剑挂壁森斗芒,懭骑 梗戈出阴隧。铜顽石烈纵所如,腕底千钧力何 毅。由来此事贵功候,观海登峰两非易。吾乡 能者丁奚陈,规貌鼎敦砭俗媚。眼中赵叟亦云 颇,孤鹘冻蛟掣老臂。君今竝世且盛年,吴越 东南道不坠。深心举意出画图,题目今古若奴 隶。韦蔡斯冰即不作,盛意犹斯孤掌替。碾凿 竵扁分豪毛,会俾学者识统系。

此游十日喜获 君,跁跒题诗为君记。名山他日传印人,禹穴 千年有奇字。”〔25〕 端木百禄《沈升伯论印图》 曰:“篆隶变真书,字学合邈矣。沈子汲古深, 读书究太始。偶然好摹印,乃其余事耳。运用见 精神,虫鱼集腕底。独搜造化奇,非徒得形似。 我亦喜雕刻,局促羞自比。闻君发高论,古欢 惬到此。源流溯斯冰,千载有同轨。”〔26〕 李慈铭 (1830—1894)《题寄凡论印图》曰:“坟典灭秦 火,六书散飙烟。幽森沮颉心,百一搜遗编。蝌 斗亦云丑,能夺蛇螾妍。迁留集印史,缪篆留雕 锓。绝学谁复矜,所藉玩好传。吁嗟雕虫技,乃 操复古权。沈侯喜籀法,冥心游象先。运刀纵 所至,精气忽四穿。锋痕不受泐,往往蛟龙缠。 

儿曹莫轻弄,鬼泣在汝前。斯冰去已久,君名遂 千年。”〔27〕 虽然今天已无从寻觅《沈昉论印图》 何在,但从这几首题画诗中,我们得以管窥论 印者好古、尚古的情趣追求。 嘉兴张受之,随从父张廷济习金石之学, 所作篆刻“古劲有韵”〔2 8〕 。他先后请多人为其 绘制了《写金堂论印图》《松筠庵论印图》,潘 曾莹(1808—1878)记述道:“张君受之工篆刻, 从横山迁住海盐城内福业禅寺之侧。张叔未解 元以‘铁文’名其斋,又以‘写金’名其堂。曾属 赵次闲、蒋霞竹、金子山诸君作《写金堂论印 图》。

入都,寓松筠庵,为椒山先生故居。属予写 《松筠庵论印图》,并为之铭云:张君抚古,钟鼎尊彝。规矩绳墨,神而名之。名字千秋,松筠 老屋。瘦石苍苔,时滴冻缘。”〔29〕 随着斋室的迁 移和变更,而订制不同的“论印图”,足见张受 之对这一题材绘画的热衷。 印章进入雅玩行列,遂成为文人雅集时 谈论并唱和的对象之一。例如,同治十一年 (1872),潘祖荫(1830—1890)发起“消夏六 咏”,有张之洞(1837—1909)、王懿荣(1845— 190 0)、严玉森(1838—1901)、李慈铭、胡澍 (1825—1872)、陈乔森((1833—1905)等人参 加,分别就“拓铭”“读碑”“品泉”“论印”“还 砚”“检书”六种雅事进行唱和〔3 0〕 。

潘祖荫将 唱和诗汇成《壬申消夏诗》,辑入《滂喜斋丛 书》〔31〕 ,后又以诗见示于吴大澂(1835—1902), 命吴氏作《消夏六咏图》册页六帧。消夏,亦称 “销夏”,为避暑纳凉之意。雅好古玩书画的 文人藏家通过鉴定和玩赏金石书画的方式度 过炎炎夏日,雅集成为一种避暑的消遣娱乐活 动。

在鉴藏史上,著名的孙承泽(1592—1676) 的《庚子消夏记》、高士奇(1645—1704)的《江 村销夏录》、吴荣光(1773—1843)的《辛丑销夏 记》、端方(1861—1911)的《壬寅销夏录》等,都 是以书画鉴藏避暑消夏的体现。吴大澂《消夏 六咏图》根据潘祖荫等人的唱和诗想象为之, 有艺术想象的成分在内。其中的“论印”一帧 (图6),绘一房屋内桌上有印章数方,两位老 者相邻而坐,似在讨论印章,用笔古朴,设色简 淡,环境优雅,体现了主人以印章交流作为夏日 雅集的风雅活动。 

余论 

1939年,张祥凝(1921—1958)刻有“居端 信鉨”一印。他在边款中记述了此印的创作缘 由:李研山(1898—1961)为他绘制了一幅《摹印 图》,他刻印作为回报。(图7)这一历史细节告 诉我们,作为一种特殊的绘画类型,“印事图” 不仅在记录印学活动、展现印人风貌、建构印 人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还有现实的社 会功能,用以人情酬酢,在画家与印人的社会交 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anQingYiLaiYinXueHuoDongDeTuXiangChengXian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