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于资料,本文只是初步地梳理了晚清民 国以来的印学活动题材图像,并界定了“印事 图”概念,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对此类 图像的注意和思考,从而丰富绘画史和印学史 的研究视角与学术思路。随着更多图版和文献 资料的发现与公开,对“印事图”及其相关的文 化意义的探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注释 :
〔1〕 叶康宁 :《鬻印图、宝印图和 清代的篆刻交易》,《中 国书法》2017 年第 9 期,第 181 页。
〔2〕〔元〕赵孟頫:《印史序》,黄惇编著:《中国印论类编》, 荣宝斋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820 页。
〔3〕〔明〕徐上达 :《印法参同》,韩天衡编订 :《历代印学 论文选》,西泠印社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11 页。
〔4〕 黄宾虹 :《题殊音阁摹印图》,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 省博物馆编:《黄宾虹文集:题跋编·诗词编·金石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7 页。
〔5〕 陈衡恪:《陈衡恪诗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 第 64 页。
〔6〕 图版见王克盛主编 :《鹤逸清风 :顾麟士书画精品集》, 古吴轩出版社 2015 年版,第 95 页。
〔7〕 图版见郎绍君主编 :《齐白石全集》第 5 卷,湖南美 术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29 页。
〔8〕〔明〕周应愿 :《印说》,黄惇编著 :《中国印论类编》, 荣宝斋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851 页。
〔9〕 同〔8〕,第 962 页。
〔10〕此图现藏德清县博物馆,纵 32 厘米,横 520 厘米,纸 本设色。题跋见(清)戴熙:《习苦斋画絮》卷一,《续 修四库全书》第 1084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693 页。
〔11〕〔清〕于源:《一粟庐诗一稿》卷四十三,《清代诗文汇编》 第 663 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168 页。
〔12〕〔清〕许维格 :《许瑶光诗文注评集》,上海书店出版 社 2018 年版。
〔13〕叶康宁 :《宝印图、鬻印图与清代的篆刻交易》,《中 国书法》2017 年第 9 期,第 181 页。
〔14〕图版见《西泠艺丛》2018 年第 3 期封底。
〔15〕题跋见《沈尹默书法精品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58 页。
〔16〕葛贤鐄 :《葛昌楹辑梓印谱述略》,朱关田主编 :《“百 年名社·千秋印学”国际印学研讨会论文集》,西泠 印社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60 页。
〔17〕高野侯 :《明清名人刻印汇存序》,郁重今编纂 :《历 代印谱序跋汇编》,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版,第611页。
〔18〕俞人萃 :《荔盦集印图自跋》,《湖光》1924 年第 3 期, 第 106 页。
〔19〕余子安编著 :《余绍宋书画论丛》,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8 页。
〔20〕《中国历代篆刻集粹》卷六,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 年版,
〔21〕智龛(郭若愚):《赵之琛与林云楼》,《艺文丛辑》卷 五,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8 年版,第 74 页。
〔22〕于自玄 :《北园选印图》,《北洋画报》1928 年第 160 期。
〔23〕〔清〕邓石如:《邓石如印存》,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年版。
〔24〕〔明〕同〔8〕,第 963 页。
〔25〕〔清〕张道:《渔浦草堂诗集》卷三,《清代诗文集汇编》 第 68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431-432 页。
〔26〕〔清〕端木百禄 :《石门山房诗钞》,刘耀东编 :《括苍 丛书》,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649 页。
〔27〕〔清〕李慈铭 :《越缦堂诗文集》,上海书籍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54 页。
〔28〕邓之诚 :《骨董琐记全编》,北京出版社 1996 年版, 第 241 页。
〔29〕〔清〕潘曾莹 :《小鸥波馆画著五种》,上海书店出版 社 1987 年版。
〔30〕程仲霖 :《晚清金石文化研究—以潘祖荫为纽带的 群体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年版,第 282 页。
〔31〕〔清〕潘祖荫辑 :《滂喜斋丛书》第 2 册,北京图书馆 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577—585 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anQingYiLaiYinXueHuoDongDeTuXiangChengXian_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