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谢徐之争与《雪竹图》的艺术特色析辩

书画艺术网书画赏析2025-09-05 13:12240
同时,《梦溪 笔谈》还评董源、巨然画道:“大体源及 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 视之几不类物象。”虽然这是评价董源和 巨然的画作,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画 家们追求的一种笔墨技法与审美倾向。 这不仅展现了徐熙独特的绘画技法与风 格,也为我们理解其“野逸”画风提供了 重要依据。 宋代梅尧臣《和杨直讲夹竹花图》:徐熙下笔能逼真,茧素画成...

同时,《梦溪 笔谈》还评董源、巨然画道:“大体源及 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 视之几不类物象。”虽然这是评价董源和 巨然的画作,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画 家们追求的一种笔墨技法与审美倾向。 这不仅展现了徐熙独特的绘画技法与风 格,也为我们理解其“野逸”画风提供了 重要依据。 宋代梅尧臣《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徐熙下笔能逼真,茧素画成才六幅。 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疏有直曲。 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惊俗。 从初李氏国破亡,图书散入公侯族。

梅尧臣所见徐熙《夹竹花图》则又 “逼真”而“惊俗”。“枝瘦节疏有直 曲”的描写也正合《雪竹图》中几竿竹枝 的处理,展现了徐熙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 厚的绘画功力。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 的描绘,将竹子的形态、神韵和意境都表 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 片生机勃勃的竹林,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魅力。

同时,梅尧臣在诗中也对徐熙的画 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逼真”而 “惊俗”,足见徐熙绘画艺术的影响力和 地位。 《图画见闻志》中记徐熙曾为南唐 宫廷绘制“铺殿花”“装堂花”,于“双 缣幅素上画丛艳叠石,傍出药苗,杂以禽鸟蜂蝉之妙……意在位置端庄,骈罗整 肃,多不存生意自然之态”。这种富有装 饰性的绘画,也构成了徐熙的另一风貌。 有关文献记载徐熙如下:

宋·刘道醇《圣朝名画评》论定花 竹翎毛门神品中徐熙位在第一。 宋·《宣和画谱》:“祖宗以来, 图画院之较艺者,必以黄筌父子笔法为 程序,自(崔)白及吴元瑜出,其格遂 变。” 元·张昱题《赵子昂画花鸟》: “直下玉庐无所事,试临花鸟学徐熙。” 元·潘纯题《王若水幽禽图》: “只有江南王若水,白头描写似徐熙。” 明·王世贞:“花鸟以徐熙为神, 黄筌为妙,居寀次之,宣和帝又次之,沈 启南浅色水墨,实出自徐熙而更加简淡, 神采若新。”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写生 家不用墨笔,惟以彩墨渲染者,谓是徐熙 没骨法。南田氏(恽寿平)得徐家心印, 写生一派,有起衰之功。其渲染点缀,有 蓄笔,有逸笔,故工细亦饶机趣,点簇妙 入精微矣……徐熙落墨一艺,骨气风神, 世谓绝笔,后来之学者稍窥其藩篱则便为 名流大家,所言不虚。”

从上述文献记载中,可以总结出徐 熙绘画的几个特点: 

1野逸的落墨风格。徐熙的绘画风 格以江南景物为滋养,形成了独特的“落 墨”技法,这种技法注重用墨色的浓淡干 湿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质感,使得画面既 有水墨的韵味,又不失物体的真实感。 他的画作中,无论是花鸟还是山水,都充 满了江南的灵秀之气,彰显出野逸高雅的 情致。 

2.墨色如兼五彩。徐熙在绘画中善 于运用墨色的变化来替代五彩,通过墨色 的浓淡、干湿、虚实等手法,表现出物体 的色彩和光影效果,使得画面既简洁又富 有层次感和立体感。这种技法在当时是非 常创新的,对后来的水墨画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3.高超的艺术造诣。徐熙的绘画技 艺精湛,被誉为花竹翎毛门神品中的第一人。他的画作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 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艺术家 都试图模仿他的画风,但往往只能窥其藩 篱,难以达到他的艺术高度。 

4.骨气风神,世谓绝笔。徐熙的画 作不仅技艺精湛,而且充满了骨气和风 神。他的画作往往能够表现出物体的神韵 和意境,使得画面充满了生命力和感染 力。这种艺术风格被后世誉为“绝笔”, 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此外,徐熙的绘画特点主要体现在 技法精湛且融合山水与花鸟、写生能力超 凡脱俗、意境深远且情感真挚、风格独特 且不拘一格以及内容丰富且富有内涵等方 面。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 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我国花鸟画作为人物背景发展而 来,在唐末独立成科,花鸟实脱胎于山 水,早期花鸟画与山水画同根同源,技法 如一,山水画的勾、皴、点、染在《雪竹 图》上运用备至,和五代时期山水画中的 各种技法相互照应,此图展现出徐熙超凡 脱俗的写生能力和出神入化的勾、皴、 点、染技法,两者结合得淋漓尽致,从中 既能看出山水画的磅礴气势,又有花鸟画 的优美典雅,非集大成者不能为之。

北宋 先灭西蜀,后灭南唐,故北宋宫廷画院由 西蜀人黄筌辈捷足先登,勾勒精细、赋色 浓丽的风格成为宋代画院标准,其余后来 派别则被视为旁门左道,排除在画院之 列。相比之下不禁感叹,徐熙以后黄氏一 派的花鸟画似乎陷入了一种教条,一种程 序,一种样式,一种流俗,一种规范,富 贵工巧柔媚的画风几乎成了僵化定律。

在 唐末五代以徐熙为代表的花鸟画意境是那 样的高深,技法是那样的自如,笔墨是那 样的神妙,立意是那样的深邃,情感是那 样的真挚,内容是那样的丰富……在整个 两宋绘画中也是极为难得一见的,那种荒 寒、孤寂、野逸之意境,整个世界绘画史 上也难以找出有哪幅作品能与之媲美。其 特点总结如下: 

1技法精湛且融合山水与花鸟。徐熙的绘画技法高超,他在《雪竹图》中淋 漓尽致地展现了勾、皴、点、染等山水画 技法,与花鸟画元素完美结合,既体现了 山水画的磅礴气势,又展现了花鸟画的优 美典雅。这种技法上的融合与创新,显示 出他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2.写生能力超凡脱俗。徐熙的写生 能力极为出色,他能够准确地捕捉并表现 自然景物的神态与特征,使画作充满生机 与活力。这种超凡脱俗的写生能力,是他 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3.意境深远且情感真挚。徐熙的作 品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精细 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徐熙的花鸟画意境高远,情感真挚。他的作品 往往能够传达出一种荒寒、孤寂、野逸的 意境,这种意境的营造不仅体现了他的艺 术追求,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 的深刻理解。 

4.风格独特且不拘一格。与当时流 行的黄筌派花鸟画相比,徐熙的画风更加 自由奔放,不拘一格。他不受传统教条的 束缚,敢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 风格。这种风格在北宋宫廷画院中显得尤 为突出,甚至被视为旁门左道,但他的艺 术成就却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他的作 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富有文化内涵和 思想深度,能够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可见,徐熙风格独特、技艺精湛、 影响深远,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之 一。他的画作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 有历史和文化价值。《雪竹图》作为讨论 的焦点,其艺术风格融合了写意精神,通 过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墨色,营造出一种 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而真伪之争,则促使 更多学者和艺术家深入挖掘该作品背后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推动了书画 艺术研究的深入发展。徐熙的绘画风格对 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元代到清代, 都有艺术家在模仿和学习他的画风。其孙 徐崇嗣的“没骨法”更是被后世画家所推 崇,成为写生画派的重要技法之一。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ieXuZhiZhengYuXueZhuTuDeYiShuTeSeXiBia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