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苦心经营、澄怀观道,形成了超凡脱俗、 美轮美奂的行草书
沈老的行草书用笔高古、典雅、苍拙而又清新隽永、别 出心裁,独步江南。行草书最能表达出一个人的情绪和驾驭 笔墨的能力;更能够考量艺术家的思想和境界,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艺术家的操守和胸襟。行草书的线条极其具有韵律并且有 无限广阔的形式组合,这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书法艺术 的具体表现所在。它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它也是意象和 抽象的重组和叠加;更是艺术家有意或无意的呈现和表述。行 草书的线条在有限的时空里进行艺术的连接和整合,它的美主 要体现在空间构成和笔墨情趣上。沈老行草书的线条,将具象 的汉字以抽象的意味表现出来。除了改变书法的结体外,更主 要的是通过线条变化和空间的绝妙组合,把个人情感和创作指 向尽可能地渲染出来,这是一种极具感染力和创造力的艺术展 露,它代表了艺术家的综合功力和审美旨趣。明董其昌《画禅 室随笔》云:“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 是也。”好的行草书作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章法的奇妙组合, 以此来表达和完成艺术家的创作要求,促成艺术生命之花的绽 放。
沈子丞 行书对联 75cm×11cm×2 20世纪70年代
我们从沈老的行书《风翻雨放联》中可以欣赏到作者用笔 的独到之处,既行又隶,既碑又帖,既收又放,字里得真如, 完全是心性的敞开。这副对联是沈老七十岁左右所作,用笔豪 迈,流露出沈老对艺术的探索和问道之精神。其用笔的高妙之 处是脱落了外在的对传统技法的苛求而转向对内在心性的真实 呈现。这是岁月留下的,也是人的生命浸润沉淀出来的,既有 生命的张力,也有艺术的祈求。我们再看沈老的另一副行草书 代表作《柳宗元<江雪>》,可谓烂漫多姿,光彩夺人。这幅 作品是沈老八十岁所书,真是到了“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的 境界。
沈子丞 杜甫《饮中八仙歌》诗意图 20世纪80年代 释文:李白一 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古人常说的“丘壑成于胸中,既寤发之于笔墨”就是形 容这样的情景。这幅作品以行草书为主题,左边配以小行书作 跋,相得益彰。章法灵活多变,行笔洒脱,稳健与老辣并存; 墨色浓淡有别,燥润相间;尤其突出的是沈老用笔的丰富,结 体姿态万千,变化多端,既情理之中,又别开生面,妙于有无 之间。沈老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历程和对艺术的挚爱追求而得 到的果实是坚实的、充沛的、圆满的。行草书更是达到了苍劲 淳朴、“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艺术境地。朱良志先生在其 论著《四时之外》第六章中这样总结:“宋元以来艺术的主调 是超越形式,很多艺术家执着于反常意象的创造,他们的艺术 世界常常是新奇、惊悚、高古奇骇、幽涩清冷的。”所谓“丘 壑笔墨,皆非人间蹊径”(查士标评龚贤语)。自古以来,艺 术家都致力于通过独特的笔墨,创造石破天惊的意象世界来表 达独特的生命价值并得以赫然立世,沈老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