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形写神:笔墨的生命力
中国画虽不追求写实,但绝非脱离物象,而是“以形写 神”——通过有限的形,表达无限的神韵。
1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写 照,正在阿堵中”,认为人物的精神全在于其神韵。《女史 箴图》《洛神赋图》,线条如春蚕吐丝,细腻流畅,人物神 态宛然,虽不强调立体感,却生动传神。吴道子的“吴带当 风”也亦如此。
张秀华 扶摇惊鸿起 240cm×180cm 2023年
2徐渭、陈淳的写意精神。明代徐渭和陈淳的写意花 鸟,笔墨狂放,形似退居其次,神韵则跃然纸上。徐渭的 《墨葡萄》,泼墨淋漓,枝叶纷披,题诗“半生落魄已成 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墨与诗情交融,狂放中见悲怆。 陈淳的《葵石图》,淡墨勾勒,花叶舒展,清新雅致,体现 了文人画的“书卷气”。他们的画,不再拘泥于物象的精 确,而是以书法用笔入画,使笔墨本身具有独立审美价值。
张秀华 择立 240cm×180cm 2022年
3林良、吕纪的院体花鸟与生机表达。明代宫廷画家林 良、吕纪的花鸟画,虽属院体,工致严谨,但同样注重“神 似”。林良的《鹰击天鹅图》,鹰隼目光锐利,羽翼刚劲, 充满动势,展现猛禽的威猛神采。吕纪的《桂菊山禽图》, 禽鸟姿态生动,枝叶穿插自然,虽工整却不呆板,体现“形 神兼备”的院画精髓。他们的作品证明,即便在写实传统 中,中国画依然以“传神”为最高目标。
三、笔墨情趣:哲学的游戏
中国画的笔墨,不仅是技法,更是心性的流露,是儒、 道、禅思想的艺术化呈现。
1儒家的“比德”观。文人画常以梅、兰、竹、菊象征 高洁品格,如王冕的墨梅,枝干如铁,花朵清冷,体现士人的孤傲气节。
张秀华 时风 180cm×96cm 2020年
2道家的“自然无为”。倪瓒的山水,用笔极简,仿佛 无心经营,却暗合“大道至简”的哲学。体现“淡然无极而 众美从之”的庄子道家思想。
3禅宗的顿悟与笔墨的自由。八大山人晚年的作品,笔 墨圆融,鱼鸟形象趋于抽象,如禅宗的“桶底脱落”,彻底 放下形骸,直抒性灵。
笔墨即心印,中国画的笔情墨趣,是诗心、禅意、哲思 的交融。造境不是虚构幻象,而是以最精简的笔墨,呈现最 深远的精神世界。
从顾恺之的传神,到倪瓒的淡逸,再到八 大的孤绝,中国画最终在形与神、有与无之间寻找平衡。
真正的中国画大师,不仅是画家,更是诗人、哲人。他 们的笔墨,是心灵的痕迹,是宇宙的回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angXiuHuaHuaNiaoHuaZuoPin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