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王阳明《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手稿赏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市场2025-10-06 10:541660
摘要:王阳明作为“阳明心学”的开创者,被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其心学思想影响深远,使无数人从中受益。而 作为一代大儒的王阳明,在书法上也有着极高的造诣和不可忽视的价值。其中,《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手 稿就是一幅难得的行书佳作,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 关键词:王阳明;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书法王阳明的《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手稿文曰: 

谨奏为恳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 事:臣于正德十六年十二月节准兵部、 吏部咨,节该题奉圣旨:江西反贼剿 平,地方安定,各该官员功绩显著。 你部里既会官集议,分别等第明白, 王守仁封伯爵,给与诰劵,子孙世世 承袭,照旧参赞机务。钦此。 …… 

伏愿陛下鉴臣之言,不以爲夸也, 而因以察诸臣隐;允臣之辞,不以爲 僞也,而因以普诸臣之施。果以其赏 在可薄欤,则臣亦不得而独厚;果以 其赏或可厚欤,则诸臣亦不得而遂薄 也。江西同事诸人,于前奏亦已略举, 且该部具有成册可查,不敢复有所尘 渎。臣战慄惶惧,激切期望之至,在 衰絰忧苦之中,非可有言之日,事不 容已,而有是举。

二、王阳明的书学渊源的推测 

《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 手稿横 528 厘米,纵 25.7 厘米,现收 藏于故宫博物院,全篇以小行书书写 而成。《绍兴志》中称其:“新建善 行书,出自《圣教序》,得友军骨, 第波竖微不脱张南安,李文正法耳, 然清劲绝伦。”[3] 楚默在《中国书法 全集》(52)中也说:“王阳明写的 最多的是行书,其艺术成就也最高。”[4] 关于王阳明的书法和学书经历的记 载在《王阳明全集》中基本没有提及, 所以在对王阳明书法师承上更多的 则是通过其作品的风格特点信息等 进行推测,故而从其书法形态上分 析有王阳明行书出自于《圣教序》 的说法。

王阳明《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手稿赏析 王阳明 书画艺术 第1张

《再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稿》(局部)

这也与明朝当时书法的环 境有关,明朝帖学书法繁盛,前期 馆阁体大行其道,使得帖学走到了 一个日渐僵化的境地。到了明代中 期,吴门书派的形成打破了这一境 地,但与之而来的则是极具特色的 书家基本出自于吴门书派,而其弟 子也是遍及天下,使得世人谈及书 法立刻想到吴门书派。

三、王阳明书法的风格特点和审美思想 

相较于上述两种主流的书法流派, 王阳明的书法可以说是相对独特的。 既如天下书家一样师法古人,上追晋 唐,同时又“以心写书”,使其心学 思想融会贯通于书法之中,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儒士书风。在谈及自己学书 的经历时,王阳明曾说:“吾始学书, 对模古帖,只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 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5] 由此可知王阳明学书也是从临帖开始, 但具体学习的是什么帖,并没有谈及, 而后面所言,正是其“以心写书”的 最好说明,故而之后继续说道:“乃 知古人随事只在心上学,次心精明, 字好亦在其中矣。”[6] 这种身体力行的 从书法中体察和感悟,不仅说明了王 阳明随时随事、知行合一,也说明了 其书法的独特。 

手稿 3000 余字,在纵只有 25.7 厘 米的纸上每列能够书写 20 字左右,且气 势连贯,字势和谐,足以见得古人书法 的精湛。既是手稿,故而能够看到王阳 明书写时最自然的状态,同时也能更直 观的感受到其书学审美思想与书写状态 的契合。起笔尖笔较为普遍,笔画纤细 挺劲,具有骨力,开合舒展有度,虽多 单字但整体气势贯通,有种和谐之美。 

手稿中多处涂抹修改,正是王阳明在对 于上疏内容的重视以及对待每一件事用 心的证明。而所书文字这种独特的纤细 的笔画,却带有“二王”之遗风,给人一种张扬的体验。而这也印证了王阳明 “狂”的一面,正如他所言:“我今信 得这良知真是真非,信手行去,更不着 些覆藏。我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是 天下之人都说我行不掩言也。”[7] 狂者 以真性情示人,不着其他装饰,自信 而坚定,不被外在事物所左右,这是 通往通明的媒介。书法亦是如此,在 王阳明看来,书法既是艺也是书法实 践中求得真知而达到“天地万物一体” 的体证方式。 

结语 

王阳明一生的书法作品中留下较多 的是书札墨迹,同时也最能够体现他的 书法艺术价值和他的思想。此件作品不 仅能够给人书法上的审美体验和学习感 悟,同样也是对研究其心学思想以及个 人实践事迹有着重要价值,对于研究王 阳明平定朱宸濠叛乱前后史实也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5][6][7] 王守仁 . 王阳明全集 [M]. 吴光 , 钱明 , 董平 , 姚延福 , 编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 版社 ,2018(5):434.1347.1348.132 

[2] 束景南 . 王阳明佚文辑考编年(增订版)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5):806. 

[3] 孙岳颁 , 等 . 佩文斋书画谱 [M]. 内府刻本 ( 子部 ), 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4] 刘正成 . 中国书法全集 (52)[M]. 北京 : 荣 宝斋出版社 ,2005(11):29.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ymzcfjpesyzgdssgsx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