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生机的冰雪世界《雪港捕鱼图》 唐棣(1296—1364),元代画家,字子华,晚号遁斋,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在元代画家中,唐棣是一个早年反复于仕途、艺途,而晚年却无可奈何地过着隐居生活的典型。五六岁时,他得到赵孟頫的赏识,常出入... 书画艺术 2017-08-19 14:42 0 5068
幽静而旷远—读侯钧人物画 20年前,自我第一次踏上临沂这方热土,便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我认识了许多有才华、有志向的青年艺术家。侯钧便是其中的一位。他自幼酷爱绘画,后又考入了大学。在校期间,他广泛涉猎东西方艺术,画里、画外兼... 书画艺术 2017-08-19 14:28 0 6263
研习绘画,“重如泰山”,宋存哲 来自河北的宋存哲是我的学生。他跟我学画十余年,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他绘画基础很好,悟性也高,因此进步也很快。十余年来,我看到他在专业上所取得的成绩,由衷地感到高兴。每次看到他的山水画作品,我总是被画中那迎... 书画艺术 2017-08-19 14:23 0 2095
中国画新潮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从上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的美术院校中,中国画专业尚未形成体系。到50年代,全国美术教育逐渐形成规模,关于各院校中的中国画教学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个课题被提到日程上来。对传统笔墨的关注,自然引起国画训练中要... 书画艺术 2017-08-19 14:21 0 1904
王渊的《竹石集禽图》 从本质上说,中国画如果没有笔情墨韵就很容易失去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当然,这并不是说色彩在中国画中不重要,而是说笔墨蕴涵着最纯粹、最丰赡的中国文化理念与文化精神,不同于其他的外域绘画。中国文人是具有哲思深度与探索... 书画艺术 2017-08-18 21:05 0 6518
张宗祥抄书 张宗祥(1882—1965),名思曾,后慕文天祥为人,改名宗祥,字阆声,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图书馆馆长、省文史馆副馆长、西泠印社社长等职。他生于浙江海宁硖石镇,与著名军事家蒋百里和著名诗... 书画艺术 2017-08-18 21:02 0 2885
青少年书法教学 中国书法的未来是寄托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中国书法这门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艺术要发扬光大、永久传承下去,就必须有好的书法教学的实施,而实施对象的重点在青少年。 近些年来,青少年书法学习呈升温之势,这对弘扬... 书画艺术 2017-08-18 20:57 0 1863
潜心丹青新秀迭出,吴中培 “书画之乡”胥口出画家、书家,可谓名不虚传。在成为“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后,胥口的书画创作更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批土生土长或长期寓居在此的中青年画家,多数已成为职业画家并崭露头角... 书画艺术 2017-08-18 20:54 0 2839
画展纷呈萃“窗口” 由胥口镇政府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联手打造的中国美术家协会胥口展览中心坐落在苏州胥口中国书画名家街南端,典雅别致、宽敞明亮,堪称“书画之乡”的标志性建筑。加上太湖浩渺烟波之神奇、古老土地文化底蕴之厚重和胥口人之热情好... 书画艺术 2017-08-18 20:53 0 1452
李军生绘画追求 在一次大型书画展览中,河北省文安县的中学美术老师李军生的山水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年以后,我们在一次展览会上相识,并成为了朋友。 李军生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里,随父母在三晋之地住了二十多年,也在大山... 书画艺术 2017-08-18 20:49 0 2514
清气氤氲满乾坤,王冕 自文人画形成独立的体系后,梅、兰、竹、菊就为许多画家所钟爱,且被誉为“四君子”。就梅而言,先众芳而花,先天下而春,山崖水畔,香飘万里,是历代诗人墨客所吟诵的对象。赏梅有“四贵”之说,即“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 书画艺术 2017-08-18 20:38 0 3865
吴青霞 吴青霞(1910--2008),女,学名吴德舒,号龙城女史,别署篆香阁主。江苏常州人。为江南收藏家、鉴赏家吴仲熙先生之女公子。1934年与李秋君、周练霞、陆小曼等组成中国女子书画会。1956年受聘为上海中国画院... 书画展厅 2017-08-18 19:56 0 30309
谦和低调吴青霞 2008年6月8日,著名画家、民革上海市委香山书画社原社长吴青霞先生在沪逝世,享年99岁。闻知此讯,无数书画界人士都悲伤不已。我是晚辈,与吴先生相识相交十多年,蒙她垂爱,惠我贺卡、题字和信札多件,每每摩挲审视,... 书画艺术 2017-08-18 19:44 0 3581
“画家宰相”在初唐 唐朝治世290年,当过宰相的竟有369人,或一任或多任或数罢数任,总共竟达五百多“人次”,年均两“人次”入相。这是因为,那时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地位平等,共同执政。这还不够,皇帝随时还要任... 书画艺术 2017-08-18 16:08 0 2152
赏读刘一闻的墨竹作品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不仅为诗人所赞颂,而且也是画家经常表现、称赞的物象。如宋代的文与可、柯九思、苏东坡,元代的倪瓒及清代的蒲华、郑板桥等都是画竹高手。&n... 书画艺术 2017-08-18 14:19 0 2357
傅抱石重视速写 速写作为一种绘画术语,确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有些速写并不仅是写生和习作,而且可以视为完美的艺术作品,意大利的L·达·芬奇、德国的A·丢勒、法国的Augeuste·罗丹、俄国的H·E·列宾、中国的叶浅予……都... 书画艺术 2017-08-18 14:13 0 2243
书法艺术与国家文化安全 书法是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哲学、美学、思想、宗教等元素的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人的精、气、神。儒家的“致中和”思想、道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书法中均有表现。... 书画艺术 2017-08-18 14:09 0 2277
沈周行书《玉楼春牡丹图题词轴》 明代中期以后,书法逐渐摆脱了“台阁体”的制约,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天下法书归吾吴”。这一转变的标志,即是“吴门书派”的出现。作为“明四家”之一的沈周,从初学沈度一脉而转向师法宋代典... 书画艺术 2017-08-18 13:15 0 2884
人格观照生命凸显,苏轼 翻开中国书法史,不难发现,每个时代的书法皆有其独特的艺术面目,无数弄潮儿站在潮头进行变革创新。而真正推动历史前进的正是那些紧握历史脉搏、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记的先圣贤哲。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位。 苏轼为北宋著... 书画艺术 2017-08-18 13:11 0 2616
让源远流长的牙雕艺术传承下去 中国象牙雕刻历史是极其悠久的,从考古资料看,在山东大汶口出土的距今五千多年的文物中就有象牙梳子、镂空的象牙筒,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象牙工艺品。象牙雕刻作品欣赏 在河南安阳的殷墟遗迹中,发现了一些用... 书画艺术 2017-08-18 11:51 0 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