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比较视域下中西古陶瓷金属镶饰的文化观念与美学指归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03 13:123000
[摘要]以金属材料修复、装饰陶瓷的方法虽然在中国和西方国家都很常见,但存在明显差异。由于中西文化 价值观不同,古陶瓷金属镶饰的表现形式也不同。在中国古代,用金属修补、镶饰的瓷器作为社会各阶层的日 常使用之物,风格随形而就、简单平易。而在西方,远道而来的中国瓷器珍贵且奢侈,一般只供皇家和贵族使 用,大多数重金豪镶,风格极尽奢华。在比较视域下,不同的文化观...

广告 各位艺友,有需要包装推广发软文的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艺术网创办21周年值得信赖点击❉❉☛ 在线办理

此外,在复杂的金、银等金属附加物上 镶嵌宝石并錾刻家族的徽章、铭文可以标示藏品的所 有权,这也是 17 世纪流行于欧洲上层社会的定制纹 章瓷的开端。 第二阶段为 16 世纪初至 17 世纪末。彼时海上交 通便利,中国瓷器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不过仍然供 不应求,流转范围依然仅限于上层社会,是权贵身份的象征物,瓷器的功能由陈设向实用过渡。 第三阶段为 18 世纪。当时“中国热”在欧洲盛行, 丝绸、茶叶、瓷器、家具等商品皆涌入了欧洲市场。

比较视域下中西古陶瓷金属镶饰的文化观念与美学指归 古陶瓷 金属镶饰 文物修复 陶瓷修复 第1张

清 方型盖盒  高 64.4cm 美国迪美博物馆藏

中国瓷器在这一时期除了作为欧洲贵族日常使用的器 物之外,还用于室内装饰。比如,德国柏林夏洛滕堡 宫的主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三世在宫中设有瓷器室, 室内采用了中国瓷器与金属镶饰、镶金墙面相结合的 装饰风格,被视为欧洲装饰艺术“中国风”室内装饰 的典型。 第四阶段为 19 世纪之后。随着欧洲本土瓷器的 烧制工艺日渐成熟,为中国古陶瓷进行金属镶饰的人越来越少,欧洲本土瓷器占领了更多市场份额。 总之,在西方古陶瓷金属镶饰中,中国瓷器的主 体性被削弱,镶嵌的金属之物成为被欣赏的主体部分。 至于中国瓷器本身,似乎只是因为难以得到而显得珍 贵。经过重金豪镶之后,中国瓷器逐渐“本土化”, 符合当时贵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审美需求。这 种对中国瓷器的金属镶饰“再造”实际上是一种文化 的植入。 

三、中西方古陶瓷金属镶饰工艺与装饰方法的 差异

(一)中国古陶瓷金属镶饰工艺与装饰方法

中国的陶器修缮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 对陶瓷进行金属镶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晚期。 我国古代,修补瓷器的方法多种多样:按修补部位划 分,有补胎、补釉、接合、改装、外观复原等;按使 用材料划分,有沥青补、油灰补、蜡补、胶补、漆补、 金补等;按工艺制作划分,有锔补、新补烧合等。我 国古代以金属修缮陶瓷的方式主要是在陶瓷残破处施 金属垫片并植入隼钉。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 县辽代贵妃家族墓出土有越窑青瓷盒盖,其盖沿及盖 面破损处的里、外两侧被铺垫银片并植入锔钉,是古 代以银片、银钉嵌入瓷器进行修补的实物案例。现藏 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宣德官窑青花瓷碗口沿处有几处 金补修缮,黄金本不具有黏合功能,因而金彩或金粉 是附着在黏着剂接合修补处表面,再经打磨、抛光而 成的。以金属“∏”形钉植入开裂瓷器两端并进行锔 补是古代修补瓷器的常用技艺。金属锔钉修补陶瓷的 工法一般是沿着待修陶瓷裂痕的两侧钻孔,再在两端 植入曲形金属钉。也有在相邻的破片穿孔,并在孔洞 上、下垫铅条片的情况,之后需要将铅溶液注入孔中, 冷却后以上、下铅片条接合形成铅锔钉。 除此之外,中国古代也有通过加金属镶饰对陶瓷 进行改装的装饰方法。用金属与陶瓷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改装,一般是因为瓷器缺损而需要修饰局部并加镶 金属配件,也有为了美观、时尚而添加金属镶饰以及 为了改变瓷器的用途或使用方式而加装金属配件的情 况。

比较视域下中西古陶瓷金属镶饰的文化观念与美学指归 古陶瓷 金属镶饰 文物修复 陶瓷修复 第2张

清 五彩注壶 高 29.2cm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在局部有破损的瓶罐内放置金属内胆,使其功能发生变化后成为熏炉或花插的做法非常普遍。从出土 文物资料来看,两宋时期带锔钉或锔孔的陶瓷既有定 窑、龙泉窑等官窑制品,又有磁州窑、耀州窑、景德 镇窑等平民用器,可见此种陶瓷修复方式用途广泛。 到了明代,用锔钉对陶瓷进行接合既是常见的修缮技 艺,又是文人雅士惜古、追古的途径。比如,在明代 画家王问所绘《煮茶图》中,重要位置处有两个大罐 并置,其中一个便被锔钉修补过。其显然是画家刻意 安排用来象征古物的道具,希望借此表现尚古的创作 理念。陈洪绶《橅古图》册第一页所绘“岁寒三友” 植栽于冰裂纹锔钉花盆中,画家喜古物、追古意之心 一目了然。可见在我国古代,陶瓷上的锔钉是特定时 期文人圈中用以象征古物的图像符号,经过锔补的瓷 器具有特殊美感、象征意涵与鉴赏价值。 

(二)西方古陶瓷金属镶饰工艺与装饰方法

在公元前 5 世纪,古希腊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锔 钉修缮陶器。中国和欧洲的直接贸易往来始于 16 世 纪初。彼时葡萄牙人利用新航路与中国沿海开展贸易, 中国瓷器成为重要的交易产品,青花瓷和许多青釉瓷 器深受国外贵族喜爱。另外,中国瓷器还常常成为欧 洲诸国政治外交的礼物,这也是欧洲皇室贵族争相购 买中国瓷器的原因之一。给瓷器镶嵌镀金银质的把手、 口沿和底座的改装方式在当时的欧洲较为常见。对贵 重物品进行金属包边、镶饰是欧洲传统的装饰手法。 依据镶饰工艺技法、装镶部位和镶嵌目的,谢明良在 《陶瓷修补术的文化史》[5] 中将金属镶饰工艺分为五 种类型。 第一种是切割瓷器局部,加装金属座、把、流、盖、 边扣等部件。此种装镶方式一般会改变瓷器的原有功 能。现藏于美国盖蒂中心的加装鎏金带座和连体把手 的青花釉里红瓶是将一对康熙朝青花釉里红凤尾瓶切 割口沿并金工镶嵌而成。经过改装之后,其实际上已 经由中国传统插花器变为希腊式注酒器。 第二种是切割不同个体的瓷器,再将之组合为与 原器物功能迥异的新器式。

比较视域下中西古陶瓷金属镶饰的文化观念与美学指归 古陶瓷 金属镶饰 文物修复 陶瓷修复 第3张

清康熙时期日本伊万里风格瓷碗

比如,现藏于美国盖蒂中 心的带盖古希腊康塔罗斯式酒杯是将两个造型一致的 康熙朝划花青瓷碗削足、拼合,加金镶饰而成。 第三种是在不改动瓷器原先功能的前提下加镶金属座、盖、链或连接盖和把。 第四种是加装金属座、把、盖、沿、流,这样既 可以衬托主体瓷器,又能改变瓷器的执拿方式或用途。 第五种是加置特定的金属部件,直接改变瓷器的 原有功能。最为常见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盖罐下方 加置出水龙头,使其成为贮酒器;二是将中国传统玉 壶春瓶等器型加置壶口、壶盖、壶把,使其成为注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18 世纪中 国仿制日本“伊万里瓷”的瓷器出口,原本用来盛放 食物的碗和骨碟经金属镶嵌而成为连接在一起的一件 器物,功能也由饮食器改变为文房用具——墨水架。从西方对中国古陶瓷进行的金工镶嵌改造可以看出, 中西方在思想观念、审美情感与行为方式上存在很大 差异。这些差异使中西方陶瓷金属镶饰器呈现出不同 的装饰风格与艺术语言。 

(三)中西方古陶瓷金属镶饰的装饰风格

中西方对陶瓷进行金属镶嵌时,在装饰手法和材 料运用中有一些类似之处,然而由于文化价值观以及 金属镶饰目的不同,装饰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别。西方 常在无瑕的陶瓷上用金属进行趣味装饰,而我国古代 以金属镶饰陶瓷主要是为掩盖、弥补或改善陶瓷的伤 缺处。 1. 中国古陶瓷金属镶饰的装饰风格 第一,以修补为主,装饰为辅。中国古陶瓷金属 镶饰多属于“被动”而为之,目的是修复瓷器本体的 磨损或瑕疵。 第二,随形而就,尊重本体。面对有瑕的瓷器, 人们会通过修复或镶饰的方式使瓷器本体复用。既然 瓷器本体是修复行为的对象,那么所有掩瑕、修复或改造的活动都围绕瓷器本体而展开。在实际操作过程 中,一般会按照器物的原本造型进行修补,随形而就, 不会选择割裂开再重组的方式。 第三,巧思精雅,简单平易。

比较视域下中西古陶瓷金属镶饰的文化观念与美学指归 古陶瓷 金属镶饰 文物修复 陶瓷修复 第4张

清 茄皮紫釉暗刻木兰纹花觚 美国保罗·盖蒂博物馆藏

在中国古代,古陶 瓷金属镶饰器物少有显示权贵或财富的目的,大多以 修复复用、陈设、鉴赏为主要目的,因而风格简单平易, 灵巧精雅,少有冗余的装饰。 2. 西方古陶瓷金属镶饰的装饰风格 西方古陶瓷金属镶饰的装饰风格受欧洲美术风格 流变的影响,表现为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风格和新 古典主义风格式样。 古典主义风格的金属镶饰瓷器受室内装饰艺术影 响,强调镶饰物对称,重视比例、平衡与秩序,体现 出对均衡观、节制观的应用,以柔美的植物元素传达 了理性与克制的情感。洛可可风格金属镶饰瓷器外观 华丽,善用流动的曲线,注重细节与装饰,常以莨苕叶、 贝壳、人面作为主要的装饰元素。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BiJiaoShiYuXiaZhongXiGuTaoCiJinShuXiangShiDeWenHuaGuanNianYuMeiXueZhiGui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