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陈淳师法吴门前辈书家祝允明,二 人狂放不羁、纵逸洒脱的性情十分相近,陈淳 对祝氏书法亦极为钦佩,“今吴中名书家辄称 枝山、衡山二公其抗衡者欤。休承出示此卷, 不能不兴仰止之叹” 〔7〕 。祝允明(1460—1526), 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生有六指,自号枝指 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诗文、书法,才 气横溢,与徐祯卿、唐寅、文徵明号称“吴中 四才子”。
书法造诣深厚,学者王世贞评价其 行草“晚节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 天真纵逸”〔8〕 。陈淳对祝允明的书法十分推 崇,曾言:“余尝观诸家书法,知古人用心于字 学者亦多矣。余虽不敏,受教于吾师衡山先生之门,间语笔意辄称枝山书为不可及,则吾辈 其何能望其什一也。”〔9〕 陈淳在笔法、风格和 气韵上学习祝允明,尤其潇洒纵逸、恣肆雄 奇的大草最能见其影响。
陈淳亦收藏祝允明 书作,无锡博物院藏祝允明草书唐宋词卷,接 纸处有“白阳山人”印,画心左下方有“陈氏道 复”“陈淳之印”,可知此卷曾经陈淳鉴藏。清 代汪恭跋:“京兆此书深得张颠长史之超雄、 素师之秀劲。悬岩坠石,惊电遗光,斯之谓欤? 且为白阳山人所作,是其平生得意笔也。”可 知此作为祝氏专为陈淳而书。
天津博物馆藏陈淳草书《秋兴八首》卷, 作品未署年款,书风酣畅写意,洒脱纵逸,变 化丰富,意趣横生,已脱去文氏书风,与其晚 年作品表现出相同的风格取向和艺术特征,应 为陈淳书法变革后成熟时期的书作。此作书写 唐代杜甫寓居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 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秋兴八首》,该 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清 ]永瑆楷书临帖轴 74.7cm×45.5cm 纸本天津博物馆藏
明代书画家常以 杜甫诗歌作为主题进行创作,以《秋兴八首》 为例,祝允明、陈淳、张瑞图等书家均有抄 录,陈淳在其晚年更以大草书《秋兴八首》一 卷〔10〕 。陈淳常以羊毫笔书写作品,羊毫软而生 奇。《石渠宝笈续编》著录陈淳书于嘉靖辛丑 (1541)的《千字文》,其后彭年跋云:“白阳不 喜鼠须兔颖诸健毫,特取羊毛小笔最圆熟者, 浪漫书之,初若率易,而然寓规矩于放逸中。”
[明]张骏 行书和唐人诗册 24.5cm×38.5cm×9 纸本 弘治己未(1499) 天津博物馆藏
从草书《秋兴八首》卷用笔的使转处尤其能见 羊毛软笔的特性,与彭年跋中所言用笔特征相 符,应为陈淳以羊毫笔写就。 作者多以露锋起笔,中锋、侧锋并用,行 笔酣畅,直落快起,点画纵逸,骨力劲健,笔画 之间连贯呼应。毛笔提按自如,聚毫敛锋,大 胆铺毫,笔画粗细变化丰富,转折处的使转迅 疾遒劲,形态兼方带圆。
开篇用笔饱含水墨, 丰满润泽,随每次蘸墨形成浓淡干湿的自然 变化,氤氲勃发,舒展自然,笔力苍劲,雄浑华 滋,笔性、墨韵与其晚年大写意花卉画声气相 通,具有纵怀遣兴的抒情品质和天真率意的 浪漫意涵。 晚年的陈淳将绘画的笔法、墨法融 入书 法,书风愈加厚重沉着、纵横苍劲、浪漫恣肆、 天真率意。嘉靖甲辰(154 4)《罨画山图》卷自 题、草书自作诗卷可见其完全成熟时期的书法 风轨,其书法对晚明浪漫书风的兴起,起到先 导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henXiongJinJianSaTuoZongYiChenChunDeShuFaYiShu_3.shtml












 书画艺术网
书画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