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
在中国艺术传统经世致用的价值观 被弘扬到空前高度的特殊历史背景下,黄 宾虹“与时俱进、老而弥笃”,怀揣求知 究理之心。尽管从表面上看,黄宾虹始终 在“上法古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 传统框架内用功夫,其人格修养、师承渊 源、生活体验更多是在服从于社会人生意 义的选择。黄宾虹曾说:“师今人者,食 叶之时代;师古人者,化蛹之时代;师造 化者,由三眠三起成蛾飞去之时代也。” 他在91岁那年给女弟子顾飞的信札中,系 统地论述了入乎理法之中与超出理法之外 的意义和方法,并用“三眠三起”“穿茧 而飞”的生动比喻,阐明“入”与“超”之间的辩证关系,恰是其艺术追求的自 我写照。这句话明显将“法古人、师造 化”的关系阐释得很清楚,这是他选择的 路,也是他毕生的追求和体悟。
黄宾虹认为“师古”需要“终日伏 案,不遑少息”的临摹精神,“师古” 是根本,临摹是学习前人理法、“由旧入 新”的必由之路。他推崇“作画须入法度 之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刷新 趣,由旧翻新可证”,坚持认为只有充分 掌握法度的人才可能由旧入新,但是却被 一味提倡革新的人所忽略。
黄宾虹临古一生不辍,而且重视游 观写生,四登泰岱,遍游苏、浙、皖等十 多个省市的名胜古迹,并针对写生提出两 个问题:一是写生与笔墨的关系,二是写 生与法理的关系。还提出“先师古人,后 师造化”的艺术观点,强调“必明各家笔墨皴法,方可写生”。黄宾虹与同时代成 功画家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其指向一条扩 大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以维护文人画高 雅艺术品位的最佳路径。
黄宾虹广涉诗、 书、画、印,勤于古籍整理、金石考证, 其画作和著述之宏富,当推为时代之最。 数十年如一日的读书、看山、作画生涯, 在“手不停挥、目不停视、心不停思”的 “求道”境界催化下,获得了会心于传统 不朽之点的神妙体验。 半个世纪过去了,黄宾虹“神逸并 美”的花鸟画艺术,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 人的青睐,他所建构的花鸟笔墨世界,正 在成为年轻一代艺术家寻求创新启示的有 效依据。由此看来,黄宾虹花鸟画的笔墨 价值和意义,还有待于我们进行新一轮的 深入认识和发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HuangBinHongHuaNiaoHuaShiFaYuanYuanJiBiMoFengGeYi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