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刘松年的《江乡清夏图》中的“清 夏活动”人物多是以文人雅士的身份出 现,这也充分说明了宋代关于文人隐逸的思想观念在艺术创作中有其体系,文人寄 情自然山水的思想其实一直在山水画的题 材中有所延续,[9]这也同中国传统文化中 提到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有着一脉 相承的关系。[10]
图10 江乡清夏图 局部
文人对于山水文化的喜 爱不仅仅体现在游山玩水,在山水之间交 流攀谈这种较为简约的活动方式,他们也 希望可以在山水之间进行听琴、品茗、观 荷、吹笛等更为复杂且具有趣味性的活动 内容,江边的乡村生活在满足文人雅士对 于山水文化的基础需求上,文人通过系列 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升华了在乡村山水空间 内的生活品质,文人的风雅不只是流露在 “夏季”,纵然是酷暑难耐、煎熬难受, 他们依旧可以选择优雅且舒适的行为活动 获得与自然世界相处的和谐关系,与其说 “消暑”图像是文人处理与自然关系的经 验累积,不如说这是文人在面对自然世界 发生变化时使内心获得平和与宁静的生命 美学观念阐释。
注释
[1][7]王英豪、胡文鑫,《刘松年绘 画中的茶事》,《书画世界》,2023年第 6期。
[2][3]张东学,《宋元时期消夏图像 研究》,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文,2023年,第9页。
[4]同上,第12页。
[5]同上,第1页。
[6]王倩倩,《“消夏”历时考察及释 义商榷》,《语文建设》,2016年第4期。
[8]张东学,《宋元时期消夏图像研 究》,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文,2023年,第8—70页。
[9]宗兆华、徐辉,《宋人山水精神 的实践探究》,《美与时代(中)》, 2022年第6期。
[10]刘晓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浅探》,《大众文艺》,201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王英豪、胡文鑫,《刘松年绘画中 的茶事》,《书画世界》,2023年第6期。
[2]张东学,《宋元时期消夏图像研究》,河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 文,2023年。
[3]王倩倩,《“消夏”历时考察及释 义商榷》,《语文建设》,2016年第4期。
[4]宗兆华、徐辉,《宋人山水精神 的实践探究》,《美与时代(中)》, 2022年第6期。
[5]刘晓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浅探》,《大众文艺》,2010年第4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unLiuSongNianJiangXiangQingXiaTu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