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天花乱坠”与绘画偶然性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09 09:00380
事实上,针对每一幅作 品,我都会砸碎多块玻璃,再从中进行选 择,与画底契合。这一过程大概就是新 秩序重建在绘画行为上的呈现吧!奇妙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作品的搬动,玻 璃的裂痕还发生了生长,沿着原有的轨 迹继续延伸,也算是让我欣喜的偶得(图 1、2)! 另一方面,我开始尝试在画好的工 笔画底上直接进行破坏,使用岩彩、土 粉、砂砾等等进行调...

事实上,针对每一幅作 品,我都会砸碎多块玻璃,再从中进行选 择,与画底契合。这一过程大概就是新 秩序重建在绘画行为上的呈现吧!奇妙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作品的搬动,玻 璃的裂痕还发生了生长,沿着原有的轨 迹继续延伸,也算是让我欣喜的偶得(图 1、2)! 另一方面,我开始尝试在画好的工 笔画底上直接进行破坏,使用岩彩、土 粉、砂砾等等进行调和,以粗笔泼墨的方 式挥写洒滴。开始时,每每动笔之前,我 就会面对画底凝视良久,甚至几天之长, 进行位置、形态、笔法、色彩等等的设想 与经营。

然而,一旦第一笔接触到纸面, 我发现一切都变了:预想毫无用处,只能 抛开所有,放笔直取!虽然我不会饮酒, 但此时的大脑基本一片空白,有的只是加 速跳动的心脏、蒸腾发热的全身、沁出汗 液的手心,一种莫名的创作冲动指引着握 笔的手指。厚重的涂料或层层堆积,或扫 出飞白;黏稠的颜彩控制不住地缓缓滴 落,留下道道蜿蜒的痕迹;粗糙的表面混 合着笔锋掉落的短毛……我努力将写意精 神贯入工笔之中,笔笔生发,似乎自有生 命(图3、4)。 有人将作画的过程视为行为艺术。 我虽无意于此,但对创作过程偶然留下的 印迹,却日益珍视。

以前,纸张的崩裂、 熟宣的漏矾、颜色的不均,这些对于原有 和谐画面的破坏都会让我深感无奈、懊 恼不已。但是现在,我淡然处之、安然接 受,因为,这也是艺术的一部分。并且, 我以覆盖破碎玻璃、挥洒厚重涂料等等充 满偶然性的方式加强这样的破坏,试图解 构工笔画那一整套严谨的、按部就班的创 作程序。我所欲想的就是要让作品在破坏 中平衡,在毁灭中重生!

注释 

[1]杨宝玉编著,《妙法莲华经》,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7年,第22页。 

[2]黄丹璐,《“自动主义”创作方 法初探——以安德烈·马松“自动绘画” 系列作品为例》,《美与时代》,2018年 第11期。

[3]约翰逊,《当代美国艺术家论艺 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页。 

[4][6]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辽 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5]同上,第18—19页。 

[7][11]陈贻 主编,《增订注释全 唐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 967页。 

[8][9]乌力吉编,《八大山人画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 157页。 

[10]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辽宁 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2页。 

[12]同上,第14页。 

[13]李 等,《太平广记》第五册, 中华书局,1961年,第1623页。

 [14]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四川 美术出版社,1985年,第3页。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TianHuaLuanZhuiYuHuiHuaOuRanXing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