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细密画中的“龙”与“凤凰” 形象
在拜松格尔王子监制下,由赫拉特 宫廷画院绘制的《列王纪》与现存于伊 斯坦布尔的萨莱册页中出现了众多“龙”与“凤凰”的形象。拜松格尔《列王纪》 手抄本插图是帖木儿时期最为杰出的细密 画插图本之一,也是波斯三大《列王纪》 手抄本插图保存最为完整且涉及内容最多 的插图本,其内容包含宫廷宴会、狩猎、 国王及勇士们的战斗以及浪漫的爱情场景 等。
《列王纪》《巴赫拉姆·古尔屠龙》英国图书馆藏
而龙与凤凰的形象则经常出现在国王 及英雄们战斗的场景之中。萨莱册页是由 龙鳞装、卷轴装到经折装册页发展而来的 一种书籍装订形式,是帖木儿王朝宫廷艺 术文化的发明,用于保存和收藏艺术大师 的作品以及供宫廷画师临摹和参照的范 本,雷传翼博士认为这种艺术形式源于中 国。[2]存于伊斯坦布尔托普卡帕宫的萨莱 册页编号H.2153,fol.133a中画的是一条 龙。仔细观看这幅画,修长的龙身盘绕于 云空之中,颈部鬣毛随风后扬,嘴大张似 在吞云吐雾。从整体外形看,与中国绘画 中龙扁长的吻部,凸起的眉骨,似鹿角的 一对龙角,如鹰般的利爪,排列整齐的背 鳍似锥形,颀长的身躯布满鳞片,它们排 列紧密犹若鱼鳞的形象可谓毫无二致。
另 外,整幅画作采用以线写形的技法,用线 变化丰富,长短疏密有致,极具韵律,与 中国白描讲求“以线写形,形神兼备”的 艺术形式极度雷同。册页中的龙形象同样 出现在了拜松格尔《列王纪》手抄本插图 中。其中最为著名的故事之一则是勇士鲁 斯塔姆、巴赫拉姆·古尔屠龙。
《列王纪》《西摩格送回扎尔》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藏
其实,早 在伊儿汗王朝时期的蒙古大《列王纪》插 图本中就已经出现了带有波斯神话内涵、 外形似中国龙的独特龙形象。13世纪蒙古 帝国崛起之前曾到中国旅行的阿拉伯旅行 家伊本·瓦尔迪认为,宋朝宫廷画院曾经邀请中东地区的艺术家来中国宫廷,特别 是曾经说服波斯艺术家到宋朝工作,由此 可以推测在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前,中国的 艺术家也会出现在伊朗的宫廷画院。到后 来元朝大一统帝国时期,中国与伊儿汗王 朝的关系进入最为亲密、交流最为频繁的 时期。
中国绘画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伊 儿汗宫廷艺术产生了影响,在《幸福之 书》中就有关于汉画师供职于伊儿汗“拉 施迪耶”艺术城的记载。[3]仔细观察拜松 格尔《列王纪》中关于龙形象的塑造,其大致外形及文化内涵方面基本沿用了伊儿汗时期所确立的龙形 象,只是在造型细节描绘上进行了相对调整,如头部变得更为圆 润,上颚更为突出,部分身体不再有鱼鳞。可见,帖木儿画家在 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为适应时代需求和人们的审美变化,开始对 龙的形象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神鸟西摩格是史诗菲尔多西《列王纪》中除了英雄屠龙的 神话故事外另一著名的神话故事。
在菲尔多西的著作中,神鸟西 摩格拯救了被父王萨姆认为不祥而被抛弃山中的白发扎尔,并将 其抚养长大,传授智慧,后送回人间,扎尔成为伊朗东南部管理 者并生下英雄鲁斯塔姆,最终成为扎尔家族的守护者。因此神鸟 西摩格被波斯人民视为智慧的象征,有时也会被用来隐喻神明。 同英雄屠龙的故事一样,神鸟西摩格拯救扎尔也成为拜松格尔 《列王纪》所热衷表现的插图故事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TieMuErWangChaoBoSiXiMiHuaZhongDeZhongGuoHuiHuaYingXiang_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