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高的境界就 是真人之境界。从对社会的世俗思考再到精神 的超脱自由,饶宗颐在其诗词艺术的世界探索 中完成其思想的升华。正如施议评价的那样: 关于第三种境界—真人之境界。这是完全超 越世俗社会的一种境界。饶教授称之为无人境 界,或自在境界。在《潮州八景图》中,那种孤 寂自由、虚静简淡的哲学意象不正是饶宗颐对 传统渔樵精神的个人诠释与真实体验吗? 也许,对于饶宗颐来说,对传统的坚守也 是孤独的,但在孤独中却找到了自我的人生真 谛。
如饶宗颐认为的那样,日本诗人都有孤独 感,所以独赏芳菲。同时,正因为孤独,则更加 求索、寻觅。不在孤独里思考、感悟,就创造不 出这种境界来〔25〕 。所以,饶宗颐自晚年就开始 把时间用在艺事之上,以此触碰他生命中的自由灵魂。正如他所说:“作为读书人,经过几十 年,我现在的注意力,主要在于艺……艺术是我 的生命。”〔26〕
结语
中国书画是在与古人和传统的对话与交 流中相互往返、不断更新的过程。与古为徒并 与古为新,正是当代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使 命。在饶宗颐的画中,画中所描绘的对象并非 是单纯地模仿古人,也并非是一般的对景写 生,而是一种带有现代文人情怀的视觉期待 与笔墨建构。饶老有志于将传统笔墨中所蕴 含的哲思精神融入当下的现世思考,从真实的 历史体验中重新诠释传统与经典,这在当代 讲求风格至上和趋向流派迭变的书画界,的 确难能可贵。
从某种程度上说,书画本身或许并非难事,但让书画长久不衰的秘诀乃是浸润 于其中深沉且恒久的人文精神。但这并不是说 要忽略技能,而是在今世如何重新思考“技道 合一”的问题。饶公将深厚的学问素养熔铸于 艺术实践,用艺术灌溉生命体验与学术研究, 并赋予传统文化母题以新的视觉结构与时代 转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提 供经验方法。
所以,饶宗颐和其父亲饶锷先生 一样,一生都沉浸在古典美学的世界里,保持 着传统文人的风骨与雅趣,坚持着极其醇正 的“古雅”写作方式〔27〕 。在其《潮州八景图》 中,我们能够看到饶公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刻 领会与当代转化,也看到了一代学人对现世生 活的深沉思考与人文关怀。
注释 :
*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饶宗颐绘画 艺术研究”(批准号 :GD24LN06)阶段性研究成果。
〔1〕〔清〕王士祯 :《池北偶谈》,中华书局 1997 年版,第 251 页。
〔2〕 邓伟雄:《笔底造化—饶宗颐绘画概述》《,中国书画》 2022 年第 2 期,第 91 页。
〔3〕 巫鸿:《时空中的美术》,梅玫,肖铁,施杰译,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 年版,第 36—37 页。
〔4〕〔清〕秦祖永 :《画学心印》卷四,清光绪朱墨套印本。
〔5〕 施议对:《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 2011 年版,第 194 页。
〔6〕 夏成淳 :《明六十家小品文精文》,上海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 1995 年版,第 466 页。
〔7〕 徐珂 :《清稗类钞选》,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195 页。
〔8〕〔美〕高居翰 :《气势撼人 :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李佩桦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 2018 年版,第 11 页。
〔9〕 邓伟雄:《笔底造化—饶宗颐绘画概述》《,中国书画》 2022 年第 2 期,第 91 页。
〔10〕潮州地方志办公室编 :《走进饶宗颐》,潮州市湘桥文 星印刷厂 2005 年印刷,第 109 页。
〔11〕〔明〕屈大均辑、陈广恩点校 :《广东文选》卷首,广 东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2 页。
〔12〕饶宗颐述,胡晓明、李瑞明整理 :《饶宗颐学述》,浙 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4 页。
〔13〕陈平原 :《“养”出来的学问与“活”出来的精神— 教育史及学术史上的陈垣、吕思勉、钱穆、饶宗颐》《,北 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卷)》2022 年第 1 期,第 59 卷,第 158 页。
〔14〕赵松元 :《浮磐铿锵明珠璀璨—饶宗颐 1949 ~ 1978 年诗歌创作略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年第 1 期,第 29 卷,第 3 页。
〔15〕胡晓明 :《饶宗颐学艺记》,香港教育图书公司 1996 年版,第 80 页。
〔16〕宋石磊 :《山水图式与遗民心态—倪瓒“一河两岸” 图式的经典化历程与遗民自我形塑》,《贵州大学学报 (艺术版)》2021 年第 1 期,第 97—98 页。
〔17〕同〔5〕,第 220 页。
〔18〕〔宋〕洪兴祖补注,夏剑钦校点 :《楚辞章句补注·楚 辞集注》,岳麓书社 2013 年版,第 176 页。
〔19〕陈泽 :《当“上帝”24 小时》,作家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99 页。
〔20〕杜桂芳 :《义务与权利—以强烈的心理需求为特征 的家族观念》,《华人华侨历史研究》1996 年第 4 期, 第 42 页。
〔21〕林伦伦主编:《饶学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第 17 页。
〔22〕宋灏 :《目居于物 :山水画与观看部署》,选自叶朗 : 《观物 :哲学与艺术中的视觉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年版,第 151 页。
〔23〕同〔5〕,第 183 页。
〔24〕饶锷著,陈贤武、黄继澍整理 :《饶锷文集》,香港天 马出版有限公司 2010 年版,第 40 页。
〔25〕同〔5〕,第 213 页。
〔26〕同〔5〕,第 2、150 页。
〔27〕林伦伦主编:《饶学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第 169 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iChaoZhouBaJingTuCeWeiLi_5.shtml








 书画艺术网
书画艺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