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家园》将山水和钢丝网安置在同一画 面上,引起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同样,在花鸟 画创作中,对于形式感的探索始终是创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元 素。付万全的《和谐家园》、向旭东的《憩》、李菲菲的《寻 马记》、侯泽涛的《故园雪霁》、常经利的《摇篮》、韩秋月 的《清晨》、翟志程的《X·真相》等等,均在表现形式上下 了一番功夫,令人耳目一新。 河南的油画创作在全国油画界占有一席之地,曾出现了 一批有影响的油画家,如曹新林、段正渠、王宏建等等。他们 以个人化的探索在油画语言上建立了自己的风格,对于河南油 画创作来说具有启发意义。
年轻一辈的油画家如毛本华、郝米 嘉、石二军、李志兵、李建忠、李建鹏、李翔、吴树栋、杨 波、杨剑侠、杨海峰、黄敏、张向辉、丁志伟、谭勇进、薛 光臣等,以生活化的视角,描绘平凡人的世界。在题材上关 注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如《浑善达克的盛会》(王嘉)、《南 城旧巷》(牛佳慧)、《焦裕禄》(毛本华、郝米嘉)、《筑 梦者》(石二军)、《麦收之后》(朱旭红)、《乐》(杨剑 侠)、《慢生活》(张向辉、丁志伟)、《暖•冬》(张博)等 等。从油画语言上来说,年轻一辈的油画家中很多依然秉承写实主义手法和现实主义精神,有明显的 学院派品格。
翟志程 X·真相 160cm×160cm
但也有一些创作在语言上 体现出一定的探索精神,如杨波的《江南 梦华之二》以意象性的笔触、黑白两色 的调子,表现江南景象;李翔的《家•园 No.19》用平涂构成的方式,表达了自己 对家园的一种依恋;郭长亮的《绿色队伍 之阳光下的青年》以阔大的笔触,概括而 鲜明地表现出阳光下年轻人的朝气;谭勇 进的《城市崛起二》用抽象的语言呈现城 市发展的面貌,也是值得关注的。 相对而言,版画和雕塑在创作数量 上较少,但精彩程度并不亚于中国画和 油画创作。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版画创作 无论在语言还是形式上,都呈现出当代性 的特点,如吕中田、吕冬的《路》以俯视 的角度细腻地表现出铁索桥和山石嶙峋的 道路,写实图式之外意味悠长;刘家臻的 《随波逐流》用抽象性的形象和点线面的 组合表现深刻的含义;杨波的《儿时物 语——静静的午后》用水墨式的语言表现 园林景象;宋思霖的《盛世繁花》以精细 的刻画与黑白对比呈现春花烂漫的图景; 陈红强的《云纹铜禁》以写实手法表现古 代纹饰青铜器的古朴沉重。此外,刘晶晶 的《临时空间》、张恩智的《她》、浮钰的《破与立的诠释》则以四联画的形式表 现各自的主题。
雕塑作品在材料的运用上较为丰富, 除了铜雕、木雕、石雕、陶塑,还有综合 材料甚至现成品,反映出雕塑家在材料和 语言上的探索。就题材而言,既有《清晨 的一号线之而立之年》(王锋)、《而 立》(王斌)、《边疆》(任郑君)这样 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像《乘风破浪—— 龙舟系列》(朱科丞)、《伯乐相马》 (刘方、王羽羲)、《岑》(侯珂)、 《逸•羲之逗鹅》(霍鹏飞)等具有古典 写意精神的作品。在材料的利用上,靳 文龙的《历久弥新》、岳鸿海的《梨园 春》、赵凡的《长明火》、张松正和王耀 峰的《钢筋铁骨》、翟书豪的《和弦》等 充分利用材质的特性,很好地表现出主 题。
另外还有一些探索性的创作,如闵忠 呈所谓装置性雕塑《虫的狂想曲》、魏得 胜和杜永晖的现成品雕塑《母与子》等。 跟前面几个门类相比,水彩水粉创 作无论是在语言上还是风格上都更具“学 院风”和现实主义品质。水彩水粉的创作 主题始终离不开现实生活的种种,如马丽 敏的《安居》、王玉壮的《丽景门下》、 王圣松的《醉书畅吟(一)》、方少军的《我叫王振军》、朱聪的《赋•彩》、刘 德山的《幸福春节》、赵劲的《祈望》、 崔国强的《山乡记忆•姥姥门前唱大戏》 等。与之形成有趣对比的是,漆画作品虽 然在题材上也多以现实生活为主,但在表 现语言上却更倾向于写意化和抽象化。
如 牛扬艺的《晴窗深巷静如练》用平涂的单 纯色彩表现日常小景;李娟、张春霞的 《三十而立•业》充分突出漆画的表现特 点,用平涂式的构成语言表现一对母女的 生活场景;李雪瑞、张靖鑫的《观山巷78 号》用点线面的语言描绘小巷一角;郭春 喜、李鑫志、张永阳的《行•万物》则以 大块的色彩构建画面空间。
综合材料的创作探索性更强,题材 也突破了现实主义的局限,更追求精神性 空间的表达。尽管作品不多,但创作面貌 各异,表达的含义也各不相同。比如王雷 的《文化中国•大汉》用装置性的现成品 以拼贴的方式表现作者心目中的汉王朝文 化,左程的《有X的风景》用抽象的语言 表达无主题的画面,李峰的《旁证》用现 成品和拼贴的方式表现含混不清的画面内 容,谭力铭的《搬迁》用微观的视角呈现 城市变迁的痕迹,郝斌的《寂静之地》以 黑白灰的大块色调对比表现寂静的意境。 总之,在综合材料创作中,艺术家一般更 注重画面之外含义的表达,力图通过有限 的画面效果呈现更丰富的画外之意。
“中原画风•河南省优秀美术作品 展”历经25个省市自治区,影响范围越来 越广泛,彰显了中原精神和时代特征。尽 管在语言和题材乃至精神表达上,“中原 画风”的创作仍有很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但这一群体的创作已然成为中国当代美术 创作中最值得关注的一个部分。
“中原画 风”的实践性意义,是在这一地域构建一 个具有中原精神和中国当代文化价值的创 作空间,而非打造一个画派或形成一个组 织。这实际体现出河南省美术界的一个雄 心,即以“中原画风”为旗帜,团结和带 领河南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并以此印证 这个时代文艺创作的特征和价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ongYuanHuaFengDeYiShuTeZhengYuShiDaiJiaZhi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