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从书写符号到字体嬉变: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探微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8-14 13:09320
四、自然天真、端庄俊秀的风格o帛是那个时代最为理想的书写材料,因其价格昂贵,产量有限,人们不轻易用谦帛来书写,多是将比较重要的文献眷抄至镰帛之上。将药方书写在帛书上,充分说明其重要性。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刘向为孝成皇帝点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15]这里的“素”即指镰帛。可见,帛书上的书迹一般是先在竹简上写成草稿,厘定...

四、自然天真、端庄俊秀的风格

o帛是那个时代最为理想的书写材料,因其价格昂贵,产量有限,人们不轻易用谦帛来书写,多是将比较重要的文献眷抄至镰帛之上。将药方书写在帛书上,充分说明其重要性。应劭《风俗通义》记载:“刘向为孝成皇帝点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15]这里的“素”即指镰帛。可见,帛书上的书迹一般是先在竹简上写成草稿,厘定无误之后再抄写在镰帛

民大今書書命人年中曾安言窴需不唱业先将#Y HAE#日日厚当各气父多季樱T王E不业禁三已值甲某配麻样檬##限爱屋光奉维生售#行哥某长业标限已角美业业命老业S

上。重要的文献抄写在帛书之上是为了永传后世,彰显其“实用性”,因此对书写的要求也是“实用规范”。帛书的书写者应是书写能手,其技法娴熟,书写态度严谨。由于帛书的字体处于隶变初期,因此书写相对自由,书写者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较大,这是帛书呈现出“自然天真”“端庄俊秀”之美的根本原因。

从整体章法上来讲,帛书药方自右向左书写在高度为24厘米的半幅帛上,与前四种医书相连接,共计459行,纵有行而横无列,行距略大于字距。每小节完成之后,从左侧另起一行,形成自然的章法留白。在章法上遵循“抬头对齐”,即“上齐下不齐”,每一行第一字一律对齐书写,每个标题的抬头一律对齐,总体上形成“整饬之美”。后世手札尺牍中的留白,上齐下不齐的处理办法与此处一脉相承,这种章法审美一直延续至今。帛书药方整篇字字独立,自然错落,疏密有致,萧散简远,与武威医简字字紧密完全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帛书书写空间较为自由,其长度可以无限加长,书写者不必为了节约而把字距压缩,故而娴熟的技法在这里可以尽情施展。

从帛书单个字的结构来看,同一个字有多种歆侧变化之美,字与字之间并不是状如算子地排列,而是以篆书的纵向取势为主,有长有扁,有大有小,显示出结构变化之美。帛书药方的出土地湖南长沙是楚国故地,虽然秦始皇实行“书同文”政策,但长沙远离统治中心,其书迹风格受楚地书风影响,字形结构与楚篆相似。

从帛书用笔来讲,中锋与侧锋并用,圆转与方折并行,较之秦篆,笔法丰富多样。隶书用笔已然成为主流,甚至出现很多装饰性的笔画,如最后一笔夸张拉长,与武威医简中的字未笔拉长情况是一样的,这可能是当时约定俗成的一种审美,后世行草书中笔画拉长的现象应是由此发端。另外,笔画粗细对比明显,掠笔与捺笔呈现出隶书的夸张之意,蚕头雁尾之态蕴含其中。帛书药方书迹墨色整体丰腴,这可能与帛书质地柔软有关,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也较为丰富,形成“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对比,这些也都成为后世书法审美的一个重要特征。

余论

马王堆帛书《五十二病方》作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学文献抄本,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更在书法学领域展现了独特的学术意义。笔者从文字学和书法学角度系统考察了帛书的书写符号、用字现象及字体特征,揭示了其作为篆隶过渡时期典型书迹的独特价值。帛书中的重文符号和句读符号构成了早期汉字的标点体系,反映了先秦书写规范;”一字多义”与“一义多字”现象体现了汉字假借与形声分化的阶段性特征;其字体形态化圆为方、变纵为横,清晰展现了隶变初期的演变规律。此外,帛书在章法布局和笔墨表现上呈现出“自然天真、端庄俊秀”的审美风格,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帛书《五十二病方》不仅填补了汉字由篆到隶演变过程中的实物空白,也为中国古代文书制度、医学文献和书法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让我们得以窥见秦汉之际文字书写的真实面貌,进一步印证了社会需求、工具材料与文化传统对字体演变的深刻影响。其价值不仅在于历史的见证,更在于为当代书法研究与汉字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依据。

注释:

[1]范晔.后汉书·卷十六:邓鹭传[M].李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 : 614.

[2]杭世骏﹒订讹类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78.

[3]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05.

[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67.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633.

[6]郝懿行.尔雅义疏·释木[M].济南∶齐鲁书社,2010 : 1753.

[7]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65.

[8]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44.

[9]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0 : 301.

[1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10.

[11]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帛书五十二病方[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 180.

[12]陈松长﹒马王堆帛书书法形态试论「J].书法研究,2018: 61.

[13]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48.

[14]苏易简.文房四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5 : 5.

[15]应劭﹒风俗通义:·佚文·古制[M].王利器,校注,台北∶明文书局,1982: 499.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sxfhdztbm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