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艺术网书画创作2017-10-19 11:1551000
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山东省著名画家单应桂一直以艺术良知、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鞭策自己,艺术地再现了姹紫嫣红的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当代艺术作品真正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史画 画史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文艺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单应桂怀着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志向,年轻时就踏上了从艺之路。1956年,她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得...

在近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山东省著名画家单应桂一直以艺术良知、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来鞭策自己,艺术地再现了姹紫嫣红的世界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其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凸现出当代艺术作品真正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

史画 画史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成为文艺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单应桂怀着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志向,年轻时就踏上了从艺之路。1956年,她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得到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等名家的悉心指导,系统地学习了传统绘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树立了艺术价值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审美价值观。多年来,她创作了许多关注人民、关注社会的作品。她1958年创作的《和平幸福》,入选“世界青年联欢节艺术展”;1961年创作的《人民公社好》,记录了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大政方针;1972年参与主创的《铁索桥畔》不仅入选全国美展,而且还被选送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伊朗等国家展出;1977年创作的《做军鞋》,在全国巡展,并入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美术集》和1999年《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986年创作的《高原》组画,作为向世界妇女大会献礼的作品,为世界人民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2004年访日创作的《插花》和2007年访俄创作的《普希金公园》等,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由此可见,单应桂是以画为笔记录详实的历史,其画可称为“史画”。若以时间为序,将其画裒录成集,便可看出社会前进的脚步,称其画为“画史”,当不为过。

理情 性情

中国绘画讲究理、性、情的统一。

理,世之常理。单应桂说,万物之美皆源于自然,源于“道”。她把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创造“美”的全部内容,并将“美”的追求按照“美”的规律来表现。多年来,她将创作的重点放在对“三农”题材的表现上。她深入农村,以赤子之心热情讴歌农村的新风貌,努力反映社会发展给农民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经济繁荣给农民带来的现代物质文明、科技进步给农民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等,力求赋予农民画以新的时代内容。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山村妇女》组画之一

 性,物之本性。作为造型艺术,人物画“因物则性,性则神,神则明”(邵雍《观物外篇》),所以,画家要“以理观物”(同上)、“以物观物”(同上),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变为统一,把“胸有成竹”与“不立标的,物无留镞”(苏轼语)的认识结合起来,真正从思想上继承、发扬传统美学。如她笔下的山东农村妇女,人物造型、服饰搭配、表情渲染无不准确生动。齐鲁农民勤劳质朴的性格、默默奉献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都被她很好地表现出来。

 情,画家的感情。观单应桂的画,可谓“情性所铄,陶染所凝”(刘勰语)。她画中那抒情的笔触是对新生活的热恋与赞颂:或颖出则理生,发人沉思;或锋发而韵流,催人奋进。其作品是理、性、情的统一。

传承 探索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繁荣民族艺术,单应桂立足画坛,寂寞耕耘,几十年如一日,为国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与探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山村妇女》组画之二

一是“根”——对本土文化的坚守。中国画讲究创新。创新首先表现在画家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总体把握、冷静思考和理性积累上。单应桂在《艺术·生活·画家的眼睛》一文中明确提出,如果用古人的方法能够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感情,那也是新。在创作中,她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传移模写”,而是熔铸诸家、择精入微、另辟蹊径,穷变化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借古以开今。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单应桂的人物画艺术 书画创作

单应桂  国画作品欣赏

二是“体”——对笔墨技法的探索。单应桂把笔墨作为国画在世界艺林卓然独立的重要因素。她用笔,线走篆籀,如惊蛇入草,线条于遒劲中带柔和,用墨干湿、浓淡相宜,或泼墨、或破墨,墨色润泽。她在对笔、墨、水的统一调度中追求妙理,在对繁、简、无的精心布置中参照法度,“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三是“用”——对艺术品位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她是用艺术家的眼睛观察、用艺术家的心体味生活中的本质之“美”。她长期深入基层,撷取鲜活的创作素材,并从生活的本质层面把握社会生活和人间万象。其二,她是用形象思维支撑创作的框架,以表现物象的内在之“美”。她的绘画创作力避对生活做图解性、说明性的表述,着意用赋、比、兴的手法描绘世界,并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其三,她以理性、兼容、和谐的原则借鉴其他画种的某些表现手法,以探求国画创作中的融通之“新”。对传统人物画在造型方面不太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这一问题,她借鉴了西画关于人物结构、解剖方面的技法,并汲取了西方的素描、速写技巧。她通过笔触和墨晕的变化来增强所绘人物的质感。她的人物画还注重从传统民间艺术和姐妹艺术中汲取营养,在坚持民族性、地域性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兼收并蓄。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an-ying-gui-de-ren-wu-hua-yi-shu.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