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孙晓云光鲜的人生履历,我们有多少人看到一个作为女儿、母亲、妻子、女书法家、行政领导的孙晓云的艰难苦诉呢?单就书艺的艰难而言,她说书法艺术是寂寞之道, 十年磨剑,废纸三千,自己只是寻乐于笔墨之中而已。书法艺术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成的,是一件值得用一辈子去做的事情。这观点我非常的赞同,用一辈子去做一件事,方能做好。
孙晓云 隶书 《南华经·沧海日》 35cm×138cm×2 2014年
在生活上她说:“我喜欢市井充满生活气息的地 方,随时到楼下买菜,用心地烧菜,看着全家吃,觉得好幸福。也可随时买点毛线回来,连着忙两晚,给我爸织一顶帽子。我出门时,抬头看到小鸟飞起来,树叶晃动,看到家里的小狗在草地上撒欢,这些都能让我品味到生活的快乐。” 在丈夫和孩子眼里,孙晓云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和母亲,她亲和有加,包干了许多家务,只有生病了,或者累得实在做不动,才会留给别人做。她是个喜欢安静和过普通生活的人, 为此她尽量地躲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会活动,逃避一些应酬。 她曾跟我开玩笑说如果不要参加任何活动,能在家里静静地 看看书、写写字、做做家务、陪陪家人那多好。 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女书法家是多么的平易近人,一点架子也没有。那次见面和孙晓云交换了墨宝,说是交换,不然是说她赐了我墨宝而妥当。
孙晓云 行草《梅兰竹菊诗》之二 之一 33cm×137cm 2015年
有人说孙晓云的书法是新古典主义,主要观点是说她将古代书法形式与现代审美观念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也好,新古典主义也好,或许不能这么简单地给孙晓云的书法下定义。她宗法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时代性的开拓这无可非议,但古典主义也好非古典主义也好,它的对象是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丰厚的条件下,对艺术风格和创作的过程要求具有承传有序、志气平和的理性色彩。而新古典主义是在古典美学规范下,需要采用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新材质(比如装祯上)。而孙晓云的书法除继承传统书法的书法内容为诗词歌赋这些内容外,其书法本体线条语言符号基本上是传统书法的那种准确、明晰、清 新、典雅、和谐、庄重的本体元素。
孙晓云 行草 李白《草书歌行》 103cm×31cm 2016年
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 她致力于帖学的研究,以二王书风为根基,兼攻米芾、董其 昌、王铎诸家,尤其在笔法技巧上苦心钻研,融会贯通,特别强调笔墨的“纯洁”性,在创作上坚持少而精,重新诠释了中国书法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特别是帖学为宗的继承和 探索,当然其笔墨也紧随时代,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她的书法和书藉为什么那么受到海内外大众的欢迎,一个客观的 社会现实就是她的书法因为传统则继承了古代书法的生活性大众性、亲民性,所以说她只是中国书法传统的传承者,是一个当代集中国主流书法传统于一身的大成者。
孙晓云 行草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看孙晓云的书法作品,有些作品的写成真有神助之感, 她的这种神助来源于何处?我想首先,来源于她的家族的基 因。孙晓云说:“我小时候,常见字帖的书前页后,印有大红色的‘永’字,总写有每一笔的说明。我能把‘永’字写得很像,却未注意那些说明。幼时,过得是懵懵懂懂的。大了以后,重新看,才看出些名堂。”她为什么3岁写字,肯定是幼小的心灵观察了写字的一笔一画,在她幼小的心里产生了模仿的兴趣,再由兴趣到乐趣,然后到爱。幼时主要临写柳公权《玄秘塔》和王献之《十三行》,这种严格的楷书和 行书的法则式的图像,无疑永远诗意地烙在了心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nv-shu-fa-jia-sun-xiao-yun_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