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现实主义大旗的关东画派
山海关以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合称关东。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促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产生了独有的地域性文化艺术。活跃在关东大地上的一批实力强劲的画家,凝聚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勇敢地表现重大历史...
书画广角
2017-07-28 15:05
0
2392
从关于刘云泉书法的评论说起
《美术报》8月21日评论版刊发了署名刘庆红的《格调高雅曲高和寡:读〈刘云泉,阴之盛阳之衰〉有感》一文。此文主要针对朱以撒先生于今年5月26日发表于《书法报》“直击名作”栏目的《刘云泉,阴之盛阳之衰》一文。刘庆红...
书画广角
2017-07-28 14:00
0
2855
关于中国画教学的思考
中国的美术学院是为国家培养美术人才的主要阵地,“学院本身对历史与未来的知识有着承前启后的功能”,体现着一个国家美术教育的最高水准,也对整个国家美术事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自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诸多前辈引进西方...
书画广角
2017-07-28 13:58
0
1383
浅谈花鸟画的物理、物情、物态
花鸟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承。《文心雕龙·神思篇》载:“窥意象而运斤。”中国花鸟画家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记忆力捕捉花草虫鱼的生动形象,以歌咏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使作品达...
书画广角
2017-07-28 13:34
0
1669
排行榜:历史就是这样被假设的
“排名”可谓源远流长。《旧唐书》中记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号称“四杰”,排名次序是“王杨卢骆”。而杨炯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对此排名并不认可。书坛如今也流行排座次,这榜那榜,忙得满头大汗、不...
书画广角
2017-07-28 13:03
0
1658
当下书坛为何产生不了“大师”
什么叫“大师”?商务印书馆《故训汇纂》上主要有三条释义,有关古籍引注深奥、烦琐,简要地说,一指“大起军师”,二指“王出征伐也”,三指“宜谓大众”。《辞源》上的释义有四种:其一为“大部队”,其二为“对学者的尊称”...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50
0
1851
农民画,在艰难与困惑中前进
农民画,作为一个独特的画种,在上世纪50年代因政治的需要应运而生。转眼半个多世纪,它享受了世人瞩目的繁华与喧嚣,也忍受了被人淡忘的落寞与清苦。许多作者,一直在默默坚守着,并在殷殷期待着更多的关注。7月6日,作为...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35
0
2049
也谈书法和书法家的职业化
2010年7月17日《中国书画报》A2版上“批评家茶座”栏目的讨论题目是“职业化:书法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薛元明、李庶民、张瑞田三位先生从不同侧面讨论了这个话题。读完他们的文章,感觉他们在基本概念上游移不定...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32
0
1452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下)
美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和人格化的产物,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表现。为什么林风眠的画,同样是中国画,骨子里却透着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凄美呢?这就是一种对文化做深层检视之后的抽象审美呈现。而吴冠中所要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吴冠中是...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28
0
2166
书法应当具有精神高度
去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书法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书法开创了一个美好的前景,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进一步传承和弘...
书画广角
2017-07-28 12:26
0
1922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中)
形式美感与思想深度———吴冠中给我们留下的 吴冠中曾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建国(这里指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向是主题先行,绘画成了讲述内容的图解,完全丧失了其作为造型艺术的欣赏本质。绘画的美主要...
书画广角
2017-07-28 11:07
0
2031
职业书法家究竟是什么角色
如果我们依旧把1949年前后的中国,分成“旧中国”和“新中国”,那么显然,职业书法家是新中国的产物。 近现代书法史告诉我们,职业书法家从来没有进入体制化的范畴,因此,专以写字谋生的书法家不会有规模、有...
书画广角
2017-07-27 22:34
0
2316
书法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职业化:书法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端午节吃粽子乃传统风俗,不过现在可看成是一道“程序”,不再是每家、每户亲手包粽子,而是专门有人做粽子、专门有人吃粽子。现在的粽子吃不出糯米香味,加火腿、加豆沙、加蜜枣、加八宝,加...
书画广角
2017-07-27 22:26
0
1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