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拜托明星们:别再糟蹋书画艺术

中国演艺界就是不乏无所不能的主儿。大概是因为他们生来就有那么一点儿表演(刻薄一点儿说是善变或折腾)的天性,所以一旦有了名气,或因年龄关系(其中不乏江郎才尽这一因素)渐渐难上银幕的时候,他们就会“勇敢”地涉猎其他...
书画广角 2017-07-30 11:39 0 2107
拜托明星们:别再糟蹋书画艺术

理性看待:明星书画价格飞涨

大多数人,尤其是业界人士,谈到明星书画和明星书画价格飞涨时,大都不以为然,或嗤之以鼻,或以玩笑戏之,似乎只有他自己才是专业的,明星书画不过是哗众取宠而已。他们存在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若对明星书画盲目批评,不分...
书画广角 2017-07-30 11:35 0 1496
理性看待:明星书画价格飞涨

当宣纸成了“包装纸”

谈论“明星舞文弄墨”的话题,就有可能陷入某种圈套,成为明星的“捧角”,无论赞否,都是明星们所需要的。但作为国画创作者,自己的“领地”被外来者“侵犯”甚至亵渎,心中总有不悦,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里,笔者从画家自...
书画广角 2017-07-30 11:32 0 2167
当宣纸成了“包装纸”

时闻帖声入耳来

每每读着名帖、名拓之后那些由书法名家写下的少则数字、多则数十百言的跋语时,总会感到有阵阵来自遥远的书斋塾馆的琅琅书声在耳畔萦绕,优雅、悦耳,让人动心。 是的,这些由风格迥异、见情见性的笔墨线条构成的跋...
书画广角 2017-07-30 11:02 0 2776
时闻帖声入耳来

“以书入画”之路踽踽前行

2011年春节,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收到宁夏书画院特聘副院长王枰以特快专递邮寄的《王枰中国画集》。我被这本画集中的作品打动了,也为他的路正和勤奋而击掌。 一直以来,王枰坚持用日课的形式借鉴、学习古人的图...
书画广角 2017-07-30 10:54 0 1490
“以书入画”之路踽踽前行

新疆大山水,山水画家的新视野

西部经济大开发带动了新疆山水画的发展,画家渴望能在新疆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热土上开掘出艺术的新绿洲。有评论家说,在绘画过程中,画家过分强调地域性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性。画界对这种说法尚有争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鲜明的...
书画广角 2017-07-30 10:36 0 6029
新疆大山水,山水画家的新视野

绘画创作中“情”与“采”关系之我见

南北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言:“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夫铅黛所以饰容,而盼倩生于淑姿;文采所以饰言,而辩丽本于情性。故...
书画广角 2017-07-30 10:32 0 1932
绘画创作中“情”与“采”关系之我见

书法不能太行政化

我所理解的当今书坛是由如下成分组成的:由政府主导的隶属于各级文联的书协组织,在民政部门登记过的书法、篆刻组织,未到民政部门登记、人数不多的“书法沙龙”,有关高校的书法专业系科,游食于社会各层面的职业书法篆刻家、...
书画广角 2017-07-30 10:28 0 1911
书法不能太行政化

书坛岂能向行政异化

书坛是书法家生产艺术产品的领域。它同独立生产物质产品的企业一样,不应也不必用行政手段直接进行管理或干预。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书坛也从没有实施过行政化管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家组建了全国性的书法家协会,之后这种...
书画广角 2017-07-30 10:25 0 1978
书坛岂能向行政异化

议书坛“行政化”

自从中国废止了科举制度,毛笔字就退出了中国政治文化的舞台,“中国书法”也由官方文化变成了民间“杂艺”。一个多世纪以来,书法事业从未中断,自生自长,日见旺盛。尤其是近三十多年来,“中国书法”这棵大树如遇春风,枝繁...
书画广角 2017-07-29 21:57 0 1949
议书坛“行政化”

沈鹏的书法艺术

西汉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指出:“书,心画也。”当代书家沈鹏先生亦提出“书法应回归‘心画’本体”的观点。此论恰好戳到了当代书法的痛点。“心画”可谓书法之最初形式和最高境界。书法是文人心性意态的自然流露,书家在笔...
书画广角 2017-07-29 21:17 0 5053
沈鹏的书法艺术

艺术美学特质白描、素描之争

中国艺术是指包括书画、戏曲在内的所有中国本土艺术。笔者认为,在讨论中国画白描、素描教学之争的问题上,我们若把相通的艺术拿来一并思考,也许对重新审视、厘清这个纠缠了几十年的问题不无裨益。 说“纠缠了几十...
书画广角 2017-07-29 20:55 0 2335
艺术美学特质白描、素描之争

试析“眼”和“手”的关系

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三种情况:眼高手低、眼手接近和超常发挥。 先谈谈前两种情况。“眼高手低”和“眼手接近”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不断循环往复。每一次循环,都会把眼和手的水平推进一步,从而使欣赏水...
书画广角 2017-07-29 20:50 0 3437
试析“眼”和“手”的关系

解读吴冠中现象(下)

下面,我们看一下评论者的身份及对吴冠中的评价: 一、真正的行家。这些评论者一般都有几十年对中国传统艺术深刻研究和实践的经验,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对国粹艺术的忧患意识。如阮荣春在《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的...
书画广角 2017-07-29 20:12 0 5969
解读吴冠中现象(下)

解读吴冠中现象(上)

勿庸置疑,吴冠中在当今中国画坛是最“秀”的人物。不管是他那令人惊羡的屡创新高的拍卖记录,还是史论家、批评家对他品头论足、直言不讳的超霸评点率;不管是他单刀直入地解剖“病变”的当今画坛,由“逆耳忠言”所引起的轩然...
书画广角 2017-07-29 20:07 0 3977
解读吴冠中现象(上)

“行草夹杂”现象与竖式作品之关联

中国书法笔法的发展在唐代基本告一段落,于是人们开始在章法上寻找出路。晚明以前,受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作品多以横式为主。竖式始于宋代,盛于明代。宋代出现了条幅,纵略大于横。条幅需要装裱悬挂,所以字体变大,行数减少...
书画广角 2017-07-29 19:52 0 3126
“行草夹杂”现象与竖式作品之关联

从艺需要谦恭与敬畏

艺术批评原本是开诚布公的,通过发掘优点、分析不足来推动艺术创作的不断进步。然而,近些年,如此良好的风气似乎已经很难见到了。据某媒体披露,前些日子,一个文艺界的表演大腕组织召开研讨会。会上,一位接受邀请的教授只不...
书画广角 2017-07-29 19:32 0 2285
从艺需要谦恭与敬畏

“天下第一行书”之我见

提起《兰亭序》,国人无不津津乐道,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当问到“天下第一行书”为何时,大多数人更是不假思索地回答:“王羲之的《兰亭序》。”由此可见,《兰亭序》对后世之影响是多么深远广大,而其“天下第一行书...
书画广角 2017-07-29 19:15 0 2677
 “天下第一行书”之我见

麦积山壁画与中国画的守正创新

矗立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在中国的四大石窟中可能是声名最不显赫的。麦积山石窟始凿于公元384年,共有194个洞窟,藏有从公元4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近一千五百年间的石胎泥塑、石雕造像近八千件,壁画一千多平米。在这...
书画广角 2017-07-29 19:03 0 3070
麦积山壁画与中国画的守正创新

从《十七帖》看《神龙兰亭》的真伪

《兰亭序》是东晋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禊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下,茂林修竹边,王羲之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
书画广角 2017-07-29 17:55 0 2946
从《十七帖》看《神龙兰亭》的真伪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