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水法眼中的恩师

陆门弟子对恩师的判断,大抵是一致的,那就是陆老真的太全面了。研究近当代中国花鸟画,必然面临两个课题:一是从纵向看,传统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画家如何继承与求变;另一个是从横向看,域外文化与艺术强势介入,学人如...
书画艺术 2018-10-04 21:45 0 2475
何水法眼中的恩师

体象卓然 落落珠玉

石鼓,上无年代款识,也无作者姓名。加之诗文受损严重,缺文少字,且文字古奥难识,诗意含蓄隐晦等诸多原因,于是,学者纷纷发表了各自的见解。自唐代千余年来,在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文学、美学、书法艺术等方面,学者们...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24 0 2377
体象卓然 落落珠玉

吴昌硕与石鼓文

吴昌硕(1844-1927年),是我国近代书画印诗史上的全能艺术大师,是一位个人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的书法,特别是篆书,被沙孟海称为“名世绝品”(沙孟海论《吴昌硕先生的书法》),他的篆书“继承石鼓之遗意,扬石鼓...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22 0 4091
吴昌硕与石鼓文

浅谈南派传拓艺术

我国的金石拓片艺术历史悠久,有据可查的资料可以追溯到魏晋之际;国外的博物馆中还有唐代的拓本存世;传拓的发明甚至还要早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 传拓艺术是古代文物之美的进一步塑造,是自然之物与人工...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19 0 2780
浅谈南派传拓艺术

郭绍虞自学成典范

我常和学生讲:一个中国人,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国的文学,假使要被困难吓倒,真不免过于脆弱了。研究学问,向科学进军,第一步最要紧的就是要有勇气和决心,不向困难低头。第二步,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就是要抓紧时间...
书画艺术 2018-10-03 19:15 0 3556
郭绍虞自学成典范

大千世界尽显方寸之间

内画是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是中国独有的民间工艺。冀派内画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工艺精妙异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势,如同鬼斧神工”,让人惊叹。 受家庭的影响,我喜欢传统民间艺术、尤爱内...
书画艺术 2018-10-02 21:40 0 2399
大千世界尽显方寸之间

再谈书法临摹与创作

浙江省书协主席鲍贤伦和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上海市书协副主席刘一闻关于“临摹与创作”展开了一次对话。“临摹是学书的主要方法”、“临摹是不断的体验和实践”、“风格是当代性命题最合适的选择”、“写字与书法不是一回事”这...
书画艺术 2018-10-01 20:49 0 2532
再谈书法临摹与创作

巨来印风 石破天惊

陈巨来(1904-1984年),名斝,别号安持老人,平湖乍浦镇人,寓居沪上,自幼喜爱篆刻,青少年时代拜嘉兴陶惕若为师。1924年入一代印学泰斗赵叔孺先生门下,潜心钻研篆刻艺术,于师门之外又能自出机杼,独具气象,...
书画艺术 2018-10-01 20:43 0 2957
巨来印风 石破天惊

与陆俨少先生往事

听人说,长寿者兼有妇人相,回忆与陆俨少老先生相处的一段往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他不善言辞但和蔼可亲的样子。 湖州原属嘉兴地委所在地,撤地变市后,要筹建市级的湖州书画院。当时,陆老任浙江画院院长,所以邀...
书画艺术 2018-10-01 20:21 0 3299
与陆俨少先生往事

读童中焘国画《平湖秋月》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如唐朝崔颢写的《黄鹤楼》,王勃写的《滕王阁序》,杜甫登泰山写的《望岳》,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这些诗都把该景写活了,写绝了,成了该景的肖像诗。诗如此,画也如此。童中焘老师画的《平湖秋...
书画艺术 2018-09-30 21:22 0 2676
读童中焘国画《平湖秋月》

“永和九年” 及两晋砖铭

两晋、南北朝书法虽诸体皆备,有些字体仍处于趋变的不确定期,这时的砖铭风情万种,丰富奇幻如夏夜空中划过的流星雨,灿烂绚丽而渐至陨落。 西晋时太康、元康年号铭文砖数量大制作精。“太康三年岁在壬寅八月甲戌朔...
书画艺术 2018-09-30 21:16 0 3229
“永和九年” 及两晋砖铭

山水花鸟画呈现的时代表情

我国花鸟画与山水画融合的探索,始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时期小景山水画的出现,代表性作品为宋初福建三阳僧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北宋画家宋迪创作的《潇湘八景》图。宋以降的后代画家均有涉及这一类题材的作品,明清尤盛...
书画艺术 2018-09-30 20:50 0 3507
山水花鸟画呈现的时代表情

书法自古为文人末技乎

编者按:日前,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张爱国带领其研究生进行了一场“对书法自古为文人末技的探讨与反思”的专业教学话题讨论。期间,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话题进行了发散性的阐述,现将讨论整理成文字,希望能给人以启发,...
书画艺术 2018-09-29 22:12 0 2620
书法自古为文人末技乎

青春 创造 担当

青年人身上所具有的标签——“青春”、“活力”、“创新”。他们张扬个性、讲求自我,敢于去尝试一切未知的事物,具有充沛的精力和创造力,饱含着极大的热情和积极的动力去创造,凭借自我的敏感神经,活跃在当下的艺术圈里,也...
书画艺术 2018-09-29 21:34 0 2320
青春 创造 担当

青年艺术创作的困境与未来

“青年”这个群体,似乎在任何时代都作为“进步”、“新潮”、“先锋”的代名词。从新文化运动开始,青年一直被视为进取的力量。上世纪50年代推出的全国青年美展,80年代初期的伤痕、乡土美术,以及90年代注重对本土文化...
书画艺术 2018-09-28 20:27 0 2725
青年艺术创作的困境与未来

不受程式化约束的青年艺术

不受更多程式化的约束是第六届全国青年美展带给大家的基本面貌。诸多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针对艺术资源的选取和运用视野更加开阔;不管是相对当代还是较为传统的艺术创作作品,都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再则,青年艺术家艺术处理的主...
书画艺术 2018-09-28 20:24 0 2716
不受程式化约束的青年艺术

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古代人最原始的绘画都是用线条来表现的。人们在劳动中创造了绘画艺术,他们在制造劳动工具时产生了一些审美意象,开始把一些动物,人物或者自然现象的图案用线条的表现手法刻在陶器上或者洞穴的墙壁上,形成...
书画艺术 2018-09-27 20:31 0 2794
线条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从“小人书”到“架上连环画”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小人书”,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曾经是数代人的童年文化记忆。时至今日,“小人书”的单调样式已不适合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数字化多媒体等展示方式的出现,给连环...
书画艺术 2018-09-27 20:25 0 2465
从“小人书”到“架上连环画”

再为“工艺美术”正名

《为“工艺美术”正名》在9月1日的《美术报》发表后,读者反响热烈且集中的是,文章将工艺美术(本文简称“工美”)和工艺美术品(本文简称“工艺品”)的联系与区分作了清晰的阐述:“‘工艺美术’是艺术,是美术,是造型艺...
书画艺术 2018-09-25 22:46 0 2312
再为“工艺美术”正名

“马”缘

前些日子,在欣赏熊明的一幅幅骏马作品时,让我这个懒于动笔写作的人突然有了一种码字的冲动,以一吐我与马的缘分及对马的钟爱之情。 由于我的属相是马,所以我生来就与马扯上了关系。小时候从语文书上读到了伯乐相...
书画艺术 2018-09-23 20:19 0 3428
“马”缘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