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书法家管窥

在一段时间以来,以出生年龄段来选择书法家策展成为一种手段,这有什么意义呢?可以让我们聚焦于在某一时间段里出生的艺术家的成长轨迹以及现代所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等等。中国现代书法发展至今约有40年,而上世纪60年代出...
书画艺术 2018-10-18 23:03 0 2923
六十年代书法家管窥

颜真卿 盛唐书法的中流砥柱

(一)盛唐之音与颜真卿 毋庸置疑,大唐盛世的到来,给华夏民族带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等等诸领域的全面发展。 政治的昌明和社会的前进发展,自然会带来文化以及艺术的蓬勃发展。此间,因了...
书画艺术 2018-10-18 22:59 0 2551
颜真卿 盛唐书法的中流砥柱

借古开今画家贺天健

贺炳南由祖母养育成人,年少的他似乎对学习诗书画兴趣广泛,这得益于家学涵养。贺炳南八岁学画,先临习父亲留下的画作,但他很快感到资料贫乏。他问这些山水画是怎么画成的,祖母叹了口气说家里没有收藏,他父亲是看了附近真山...
书画艺术 2018-10-18 22:52 0 4296
借古开今画家贺天健

钱君匋爱篆刻

我开始学刻印,还不到20岁。当时我老家屠甸,有两位长者,都是有名的书画家。一位是孙增禄,原名炳荣,号良伯,别署两陂,他的居室名小沧浪馆。祖籍浙江绍兴,自其祖蓝田始从绍兴迁屠甸。父秋圃。三代都是中医外科名手,病家...
书画艺术 2018-10-18 22:38 0 3167
钱君匋爱篆刻

李苦禅的苦与乐

李英杰生于山东省高唐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李家世代务农,大字不识一筐,可李英杰却是眼目聪慧。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高唐,处处充盈着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草台班子唱的大戏,关公庙里艺人在粉墙上描绘的壁画,造...
书画艺术 2018-10-16 22:33 0 4211
李苦禅的苦与乐

金山大隐伏文彦

我与伏文彦先生相识十分偶然。新世纪初,我应邀赴美旅行,在旧金山的一位亲戚家中,获悉上海有位大风堂的门人,移居在这里。我忙问是谁?答曰是位老画家,名叫伏文彦。这个名字好熟呀,记得上世纪80年代,张大千在台北逝世,...
书画艺术 2018-10-16 22:22 0 2825
金山大隐伏文彦

古时文人的娴雅

不落畦径,谓之士气,不入时趋,谓之逸格。 清人施清《芸窗雅事》列举了古代文人的廿一种雅事:“溪下操琴。听松涛鸟韵。法名人书片。调鹤。临十七帖数行。矶头把钓。水边林下得佳句。与英雄评较古今人物。试泉茶。...
书画艺术 2018-10-16 22:11 0 3617
古时文人的娴雅

元祐文人与无心散卓笔

“文房”一词最早见诸文献是在南北朝时期,当时专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相当于今天的档案馆,还摆着端严的架子。到唐代时,“文房”逐渐演绎为文人的书房。杜牧诗“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中的“文房”即是文人书斋,开始有...
书画艺术 2018-10-16 22:07 0 2701
元祐文人与无心散卓笔

书画学习与收藏经历

我们一家三代都在新安江水电站工作。1956年我的父亲听说新安江水电站建设招收民工,他放弃了农委会主任的职务来参加水电站的建设,成为第一代水电站的工人。1975年,我在浙工大宣传部工作,坚持业余写字、画画,我父亲...
书画艺术 2018-10-16 22:00 0 2481
书画学习与收藏经历

宋草人的翰墨人生

了解一个人不容易,了解一个草人就更难了。但俗话说得好,字如其人、画如其心。宋草人 创意山水 草人近六十年来,创作了无数作品,但他认为,能称上极品的却为数不多。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草人对自己、对作品的...
书画艺术 2018-10-16 21:56 0 4362
宋草人的翰墨人生

润格,说推就能推出来吗

润格,我看还是交给市场的好,别捏在个别人或个别团体组织的手里,否则,整个书画市场鸡犬不宁,尔诈我虞,欺骗来欺骗去,倒霉的最终还是消费者。书画一旦进入市场化,就会遵循一般商品规律,由供需来调控价格,不会落在炒作者...
书画艺术 2018-10-15 21:56 0 2760
润格,说推就能推出来吗

九十变法朱屺瞻

朱增钧生于江苏太仓浏河镇的一个富商家庭,8岁时丧母。14岁时,朱屺瞻结束了私塾的学习。接受了新思想的舅父认为朱屺瞻是块读书的料,还要继续读书,哪怕读到去外国留学。朱屺瞻于是入宝山县学堂读书。宝山县学堂相当于后来...
书画艺术 2018-10-12 23:17 0 2280
九十变法朱屺瞻

山东汉子吴越情

我与大愚有着十几年的感情。过去常见到他题写的字,也喜欢他身上那股随情见性的大气。但是一直没机会写他。随着时间的磨洗,近日相见忽然觉得他变得“风轻云淡”起来了,一不浮、二不躁,在“吾师吴氏山明”的教诲下,用心抵达...
书画艺术 2018-10-12 23:14 0 3098
山东汉子吴越情

画鲤名家 吴青霞

吴家原籍江阴,从祖父吴亮采迁徙至常州定居,以经营农庄为生。吴青霞的父亲吴仲熙心爱书画,不喜农商,他在书画家里混,看得多听得多了,逐渐熟谙画理,对人物、山水、花鸟的鉴赏水平大有提高,他还有一爱好,但凡人家买卖字画...
书画艺术 2018-10-12 23:09 0 5629
画鲤名家 吴青霞

刻字艺术的未来发展

从国际层面看,日本、韩国也有现代刻字,虽然中国现代刻字在总体艺术风格上,与日韩已经拉开距离,但现代刻字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已经获得确认,未来发展的空间是广阔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发展,都有其历史与现实...
书画艺术 2018-10-12 23:07 0 3180
刻字艺术的未来发展

因画勾起的师生情

缘分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如同编织的渔网撒入了海洋,消失不见,无声无息而后突然提起,会出现满满的惊喜。今天作者所写的便是《故乡寻梦·织渔网》网起的画缘与师生情缘。 不久前,看到一张从未见过的顾先生早期作...
书画艺术 2018-10-09 19:26 0 2546
因画勾起的师生情

甲骨文是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甲骨文虽然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但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到现在也不过120多年。因此,甲骨文的研究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甲骨文学会副...
书画艺术 2018-10-09 19:07 0 2408
甲骨文是 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甲骨文在篆刻创作中的运用

将甲骨文入印,与书写不同,其中还有一个印化的过程,现在很多人用甲骨文作印,大多遗貌取神,难睹甲骨真趣。要表现甲骨文的神趣,印比书优越,因为二者都是用刀。 远古结绳记事及其所用符号,是标明文字发生的萌芽...
书画艺术 2018-10-09 19:05 0 2456
甲骨文在篆刻创作中的运用

陆抑非“獭祭”成大家

陆抑非曾说:“我年轻时每逢作画,桌子总是堆满着画稿和素材。没有这些素材,没有这些生活的积累,我是画不出什么东西来的。这可以说我早年作画也是獭祭而成的。”陆抑非借用这成语强调的是素材的积累,任何创作都不可凭空得之...
书画艺术 2018-10-09 18:54 0 4204
陆抑非“獭祭”成大家

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号冬心先生,另有曲江外史、心出家庵粥饭僧、稽留山民、百二砚田富翁等二十余种别号。善书,师承何焯,上追晋堂,“其书出入楷隶,本之《天发神谶碑》”。著作较多,有《冬心先生集》、《...
书画艺术 2018-10-09 18:43 0 3210
当代隶书的创变路径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