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写生当摆设

没有“写生”,就创作不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佳作,切莫将“写生”当儿戏,当摆设。“写生”原本是中国画创作中重要的一环,如今也被披上“利益”的外衣,成为各种营利和炒作扬名的借口与工具,使原本庄重、严肃、学术性强的...
书画艺术 2018-09-21 23:04 0 2273
莫把写生当摆设

细“观” 深“思” 活“创”

小学阶段“设计·应用”美术学习领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因此,在这一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应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
书画艺术 2018-09-21 22:53 0 2867
细“观” 深“思” 活“创”

如何处理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临摹与创作是书法界的永恒话题,是每一个书法人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只要你拿起毛笔写字,就绕不开它。 每一个人对临摹和创作都有自己的见解,可是如何把这个问题讲深讲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临摹的问题,创作...
书画艺术 2018-09-19 12:36 0 2377
如何处理临摹与创作的关系

临摹是与古人对话

临摹几乎是学习书法唯一一个可取的方法和路径。绘画可以临摹、写生,然后中得心源。学习书法,除了临摹,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取得进步。我认为临摹的根本意义在于获得书法技法的能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的获得。很多人,包...
书画艺术 2018-09-19 12:27 0 2755
临摹是与古人对话

写字与书法不是一回事

写字这门功课跟书法这门学问,我在青年时代是分不清楚的。念中学时看到别人字写得好,尤其是老师们的字,心里就想:哎呀,书法写得这么好!因为分不清书法与写字是有区别的,而且自己心目当中的所谓好的标准,就是功夫扎实,一...
书画艺术 2018-09-19 12:13 0 3330
写字与书法不是一回事

书法批评何不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

当下,书法界乃至整个社会都有一种不成文的认识:书法批评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又不可或缺。“书法批评”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创作”和“批评”剥离开来,成了“两张皮”。只见书法创作是如何的繁荣状,但难见书法批评的景气和...
书画艺术 2018-09-19 10:55 0 2363
书法批评何不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

浅析《石门颂》长垂笔的形成

《石门颂》又称《杨猛文颂》,于东汉建和二年刻于褒斜山谷幽僻处。从其内容来看,是用来表彰杨猛文等上奏请求修复褒斜道的功绩。其书刻自然飘逸、笔力遒劲,被后人推崇有加。 时代原因 长垂笔源于篆书并...
书画艺术 2018-09-19 10:24 0 4531
浅析《石门颂》长垂笔的形成

刘海粟的西湖写生

天容水色,残霞夕照,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杭州的湖山胜水,早在宋代已成为画家写生的对象,从李嵩的《西湖图卷》到蓝瑛的《断桥残雪》,皆是遍览西湖山川,而后写胸中丘壑,脱画家蹊径。 近代以来,西画传入...
书画艺术 2018-09-19 10:04 0 3674
刘海粟的西湖写生

翰墨传承 后继有人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传统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藉以交流信息,传承文明。然而,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钢笔、圆珠笔的日益普及,作为书写工具,毛笔渐渐淡出。时...
书画艺术 2018-09-18 11:19 0 4028
翰墨传承 后继有人

先器识而后文艺

唐宋在写实状物上已达到历史的顶峰。宋画,客观里带有主观;元画,以主观为主又带有客观,都是以单纯色彩来表现绚烂世界。 绘画不仅是表现外在的感受形式,还是解放灵魂的一种活动。还有人认为它是“创造幻觉”的雕...
书画艺术 2018-09-18 10:44 0 2504
先器识而后文艺

尉天池的书法世界

尉天池先生自上世纪60年代伊始,就对学校中的高等书法教育尽心竭力,并有相应的著作论文出版、发表。他于1960年作为专职书法教师率先在大学开设规范化的书法课程,从而成为这一教学设置的开拓者。在其后的60年间,他以...
书画艺术 2018-09-16 16:58 0 3075
尉天池的书法世界

从扇面展透视“锦灰堆”

扇子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种类繁多,日本朝鲜的扇子最早就是由中国传播过去的,除了遮阳蔽尘扇风的实用性,扇子在中国还是文人墨客的掌上明珠,书画家更是赋予了扇子许多附加值。在书画界,扇面艺术是相对独立的书画载体,...
书画艺术 2018-09-16 16:54 0 3650
从扇面展透视“锦灰堆”

梳理僧六舟的 金石世界

六舟上人是位非常有趣的人。 有清一代,如此入世的出家人,恐无出其右者。身为僧侣,却谨遵经世致用之道;又为学者,不讳四处谋生;学富五车,但喜标榜孩童游戏。当然,终其一生,虽从未见他谈及玄奥的禅理,却也一...
书画艺术 2018-09-16 16:49 0 2654
梳理僧六舟的 金石世界

芥舟楫痕——刘鸿洲画展

在骄阳似火、鸟语蝉鸣的季节, 湖南省博物馆新馆迎来了著名艺术家刘鸿洲的个人作品展,这也是刘鸿洲先生继1993年在中国美术馆、2016年石家庄美术馆举办个展,应邀在日本、泰国等地参展后,在长沙的一次回顾展。本次展...
书画艺术 2018-09-16 14:43 0 2837
芥舟楫痕——刘鸿洲画展

数字技术与书法教育

手机、pad、电脑,在信息化、数字化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当下,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做事情越来越便捷,原本复杂的问题动动手指便可解决,原本耗时耗力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然而,问题却也出来了。人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化,...
书画艺术 2018-09-15 12:58 0 2703
数字技术与书法教育

书法教育的立场与思考

“数字化”的优点在省事,但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图省事,比如教育,比如书法教育皆是。“数字化”没问题,我们要说数字化背景下的书法教育这个“事儿”,不是个简单的事。 数字化与书法教育 通常我们所说...
书画艺术 2018-09-15 12:56 0 2518
书法教育的立场与思考

以“宁晋现象”为例

数字化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宁晋县书法教育开展插上腾飞翅膀。我们的这个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已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够及时抓住机遇者,则得到发展,不能抓住机遇者,则失去发展或者延长发展...
书画艺术 2018-09-15 12:53 0 3093
以“宁晋现象”为例

况尉先生印象

如果从书法技巧的完备和细致来看,当代书法尤其是“新帖学”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是当书法被剥离到只剩下精致的笔法技巧,那它离传统意义上书法本体已经相去甚远了!我一直认为,书法不应该是技术放在第一位,而相关的学术性和“...
书画艺术 2018-09-15 12:42 0 3200
况尉先生印象

书画中的造险

艺术要“入险”,因常境是人人都识得,人人都在走的,还是要在没路处开出路来。 听说潘天寿先生给学生上课作示范表演,他在纸上画了一根弧形的长线,然后宣布下课,自己走了。学生围上来观看,不明白这根线为何物。...
书画艺术 2018-09-15 12:36 0 2023
书画中的造险

作品定位要清晰

艺术家一定要清晰自己的创作方向、作品定位,要清楚其作品究竟是面向大众的、市场的,还是面向小众的、精英的,是具有更多的学术价值,还是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质,要有个大致的判断,尽管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归类。 比如...
书画艺术 2018-09-14 14:03 0 2352
作品定位要清晰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