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文人画到印象派革命

中国的文人画逐渐摆脱形似的制约,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画出的物或人 的外形似乎自虚中来,或者似乎行将消失,从而为绘画创作及其发展开辟了一条独特的、终极的、无与伦比的道路。这使他们的画能够再现“变化着”的世界。世界...
书画赏析 2017-06-10 23:03 0 3120
从中国文人画到印象派革命

一个智者和他的缘缘堂

 江南水乡物产丰饶,人杰地灵,以至于一路蜿蜒而来的京杭大运河,当流经杭嘉湖平原时,竟然依依不舍地在古镇石门绕了一个大弯,然后缓缓南去。  石门镇就这样安详地偎依在大运河的怀抱中,吴...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57 0 1998
一个智者和他的缘缘堂

砚边随想录

  ○画之浑厚与清秀,论者多指画之表象而言。若龚半干、黄宾虹之画,浑厚也,若文征明、渐江之画,清秀也。实则凡好画均厚而不浊,清而不薄,其意皆厚。盖厚,其意有二,一为意境,二为笔墨。画家品格高尚,学养深...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52 0 1897
砚边随想录

中国绘画对西方的影响

在文化交流中,中国对西方有什么影响?在国内,我们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西方对我们的影响非常之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我们的美术院校或是美术系都有西画的课程,而且比例很大,而在西方的美术院校或是美术系根本没有中国...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37 0 3751
中国绘画对西方的影响

八大山人与"黑画"

八大山人与"黑画"       经过文化革命的人大概都记得批"黑画"的事,被批的画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国画家黄永玉。"四人...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22 0 5029
八大山人与"黑画"

绘画,我的烟火季节

绘画,我的烟火季节      在一个雨天,我决定放弃高考中美术的特长考,在告别石膏头像和水粉色彩的日子里,那些画笔和颜料的使命也随着我五年绘画生涯的结束而结束,被久搁在房...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19 0 2973
 绘画,我的烟火季节

书法与爱情

鄙人酷爱书法,近日悉研书法审美要素,发现书法与爱情竟也是相通的。一幅好的作品,或气势磅礴,或清新秀丽,或雄浑,或飘逸,或古拙,或婉丽。而好的爱情或惊天动地,或平淡温馨,或悲壮,或安宁,或浪漫,或平实。鄙人不妨细...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15 0 2278
书法与爱情

书法与武功

书法与武功      金庸有许多作品都曾提及书法。作者信手拈来,妙趣横生,让人心旷神怡。但有个别地方还值得商榷。如《神雕侠侣》中朱子柳与霍都对阵那一段: &nb...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12 0 3024
书法与武功

品味书法

品味书法      自幼好书,兴趣使然。入学就读,已逾十载自是每日不离笔墨。执笔而涂未仿效他人之笔意反窃喜于东窥西探博采众长以为己用。窃喜之后突悟余之书法竟“四不象”,乃...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09 0 2551
品味书法

书法怀想

书法怀想      平日里,最爱以书法自娱。  倒上一碗现成的墨汁,摊几张陈年的旧报纸,旁边摆着本诸如《智永真草千字文》之类的爱帖,提一支不入流的地摊...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04 0 2619
书法怀想

县城里的书画行

县城里的书画行      县城里悄然兴起了几家书画行,可以说这带给这个小县城的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与震撼。这里云集了众多的书画名家的笔墨,有钟明善、吴三大、杜道麟、胡树穷等名...
书画赏析 2017-06-10 22:02 0 1886
县城里的书画行

琴棋书画与金庸武道

琴棋书画与金庸武道      道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即“万物皆生于道”,万物之道,应是道道相通。武术是道,琴棋书画也是道,两者应有其内在的相通之处。...
书画赏析 2017-06-10 21:59 0 2137
琴棋书画与金庸武道

漫谈中国画的欣赏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们的欣赏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
书画赏析 2017-06-10 21:52 0 1598
漫谈中国画的欣赏

中国画是属于大众的

中国画是属于大众的 如今是个流行策划的年代,什么行业都离不开策划。服装营销需要策划,服装走秀也需要策划,电影开拍需要策划,电影首映更需要策划。一个好的策划好的创意能够为当事者带来蜂拥的人气和滚滚的财富...
书画赏析 2017-06-10 21:47 0 1712
 中国画是属于大众的

偏重苏、黄的法帖—《郁孤台法帖》(之一)

南宋以摹刻苏轼和黄庭坚法书而著名的丛帖还有《郁孤台法帖》。虽然此帖并不专以苏、黄称盛,但两家作品在帖中所占的比例,仍然让我们感觉这部帖的价值重在苏、黄。 “郁孤台”在宋代属江西赣州府赣县,即清之雩都县...
书画赏析 2017-06-10 20:11 0 3353
偏重苏、黄的法帖—《郁孤台法帖》(之一)

最得苏书神采的刻帖—《西楼苏帖》(之二)

另据记载,当时蜀中盛行刻苏轼帖,摹刻精绝者不止一家。这或多或少可以为我们怀疑今传《西楼苏帖》为不同版本的混合体提供一些支持。 我们还有必要略述所谓“东坡书髓”。此帖最早见于陆游的记述。陆游在成都得见一...
书画赏析 2017-06-10 20:07 0 4690
最得苏书神采的刻帖—《西楼苏帖》(之二)

吴彬《画罗汉》

《画罗汉》,纸本,设色,纵151.1厘米,横80.7厘米吴彬,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万历、天启年间,字文中,一作文仲,号枝庵发僧、枝隐庵主,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擅画人物,尤擅佛像;所画罗...
书画赏析 2017-06-10 20:03 0 3576
吴彬《画罗汉》

秋林听泉关思作

关思,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字何思,明《画录》谓其字九思,后以字行,更字仲通,号虚白,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善画山水,骨法气韵出入唐宋,模拟王蒙、倪瓒更妙;晚年所作,苍润恬静,尤令人叹服。有《月夜...
书画赏析 2017-06-10 19:56 0 3226
秋林听泉关思作

曾肇《行复岁暮帖》

行复岁暮帖 曾肇 书  行复岁暮帖(之一)行复岁暮帖 曾肇 书  行复岁暮帖(之二)行复岁暮帖 曾肇 书  行复岁暮帖(之三)曾肇 尺牍《行复岁暮帖》 纸本 28.7x50.5cm...
书画赏析 2017-06-10 19:48 0 1537
曾肇《行复岁暮帖》

最得苏书神采的刻帖—《西楼苏帖》(之一)

南宋以来,米芾书大行其道,公、私刻帖不绝。而苏轼书,由于党禁等原因,相应流传较少。所幸当时有所谓“西楼苏帖”,所收皆苏轼杰作,规模之大、摹刻之精,可称空前绝后。 今传《西楼苏帖》,原题称“东坡苏公帖”...
书画赏析 2017-06-10 19:22 0 4097
最得苏书神采的刻帖—《西楼苏帖》(之一)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