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墨迹上石的刻本—《群玉堂帖》(之二)
美国安思远藏《千字文》有张照签题,款署“得天珍玩”,可见为华亭张氏天瓶斋故物。帖末歙县吴云跋,亦涉及此帖流传轨迹:“同治甲戌夏五月中澣,芷舲世讲携群玉堂所刻素师千文一册见视,属为题记。”此处“芷舲”,应是何宾笙...
书画赏析
2017-06-10 19:10
0
4091
裴煜,吕大防-书法作品欣赏
《久疏帖》(致致政太保大初兄尺牍),北宋,裴煜,纵31.3cm,横45.7cm。释文:煜启 久疏修问 秀州道中 贤子见过 传雅诲 极荷意爱之厚 且承燕间多适 气宇泰然 至慰至慰 此欲诣邑 图一笑之乐 属治行迫窘...
书画赏析
2017-06-10 19:04
0
2527
以墨迹上石的刻本—《群玉堂帖》(之一)
南宋偏安一隅,不图恢复,文化艺术却能承先世余烈。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公私刻帖缕缕不绝,无论数量与质量,均远胜前代,《群玉堂帖》是其中杰出者。 《群玉堂帖》最初以宰相韩侂胄的名义摹刻,实际从...
书画赏析
2017-06-10 18:49
0
6320
范仲淹、范纯仁,范纯粹-书法欣赏
范纯仁(1027-1101),字尧夫,谥忠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范仲淹次子,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其书法苏长公,能逼真。范纯仁《致伯康君实尺牍》,31.5×37.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nb...
书画赏析
2017-06-10 18:42
0
2706
以先人手泽刻成的专帖—《松桂堂帖》(之二)
“宝晋斋”是米芾的斋名,源自他获藏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羲之《王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此三帖不见于《阁帖》系统和其他丛帖,米芾尤宝爱之,遂以名斋。这与后世乾隆皇帝之醉心“三希”,可谓古今同调。既然以先人手...
书画赏析
2017-06-10 18:03
0
4007
丁云鹏《白马驮经图》
丁云鹏(1547-1628),字南羽,号圣华居士,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能书,法钟、王;擅绘画,人物、山水、花卉、佛像等无不精工。精研释道人物,得法吴道子;白描师李龙眠,眉睫之间,意态毕具;设色学钱选,以精工见...
书画赏析
2017-06-10 17:56
0
3945
张商英,王安石-作品赏析
张商英(1042-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卒谥文忠,蜀州新津(今四川崇庆)人。其书取法颜真卿,又兼采众家;尤好作草,疾笔快书,满纸龙蛇飞动。遗留下来的墨迹有《女夫帖》、《沐川寨记碑》。张商英《女夫帖》,...
书画赏析
2017-06-10 17:02
0
4639
以先人手泽刻成的专帖—《松桂堂帖》(之一)
北宋内府所藏刻帖多毁于“靖康之难”。南渡以来,高宗力图恢复旧观,重事搜罗,又诏命米芾子友仁总揽鉴别之役。友仁得此机遇,鼓吹先人,不遗余力。由此,米芾书多入内府,进而得到高宗的提倡,遂得大行其道、笼罩一代。&nb...
书画赏析
2017-06-10 16:43
0
3162
曾布,钱勰-书法欣赏
曾布(1035-1107),字子宣,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曾巩之弟,与曾巩、曾肇、曾纡、曾纮、曾协、曾敦被称为“南丰七曾”。书学沈辽笔法,得其真楷精髓。致质夫学士尺牍 曾布 书&nbs...
书画赏析
2017-06-10 16:02
0
3930
影响深远的米芾专帖—《英光堂帖》
南宋一代,米芾专帖特别多。究其原因,似乎可以归于宋人对书法的审美取向。前人论书,认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宋四家”中,蔡忠惠端谨平实,个性不够明显;黄山谷个性虽然强烈,但时代气息掩盖一切,新潮有余...
书画赏析
2017-06-10 15:56
0
5380
研究米字的经典史料—《绍兴米帖》
自《阁帖》问世以来,刻帖风气大开,摹刻、翻刻前人与时人书迹经久不衰。以编辑而论,有公刻、私刻、家刻之分;以内容而论,有单帖、集帖之别。集帖之中,又有丛帖、汇帖、套帖、专帖等名目。《绍兴米帖》就是一部有名的早期专...
书画赏析
2017-06-10 15:40
0
3314
沈遘,沈辽-作品赏析
沈遘(1025-1067),字文通,号西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人和谨,通达博识,才干超群。工诗文,与弟沈辽、从叔沈括俱有文名,被称为“三沈”,著有《西溪集》十卷、《文献通考》;传世墨迹有《尺牍》等。&nb...
书画赏析
2017-06-10 15:35
0
3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