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行书《自书诗卷》

林逋《自书诗卷》(图为作品局部)系纸本行书,通幅纵32厘米,横302.6厘米,是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书法墨迹珍品之一。宋代林逋《自书诗卷》局部此卷为林逋归隐杭州孤山后的代表书作,而根据帖中的自识——“时皇上登宝位...
书画赏析 2017-06-11 21:11 0 4225
林逋行书《自书诗卷》

谈谈刘建社的艺术创作

 四年前的夏天,妻从山里转来了一个年轻人的来信。这个年轻人叫刘建社。他的信中除了说些仰慕之类的话,还谈了对当代和陕西书法的看法并附了两张小斗方作品。理论虽然中肯,但已是共识;字却不俗,一幅临颜鲁公的《...
书画赏析 2017-06-11 21:06 0 2495
谈谈刘建社的艺术创作

书横幅唐王昌龄诗三首

 我出身于贫寒之家。童年是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度过的,我十几岁便报名参军,从此步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光阴荏苒,几十年过去了,转眼我已步入了晚年,回首几十年来的军旅生涯,可以说缤彩纷呈,至今...
书画赏析 2017-06-11 21:01 0 1469
书横幅唐王昌龄诗三首

文彦博行书《三札卷》

 文彦博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这时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沈括、王安石、曾巩以及周敦颐、包拯、狄青等。陈传席先生有言:“中国文学史和绘画史上,高手如云的时...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55 0 3639
文彦博行书《三札卷》

捕捉身边点滴的感动

 在中国美术史上,中国画的人物画是最悠久、最古老的画种。它的产生、发展、演变体现着中国绘画史的进程。人物画有别于山水、花鸟画。山水画“借景抒情”,花鸟画“以物言志”,而人物画则通过形象直接表情达意,更...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34 0 1364
捕捉身边点滴的感动

李建中行书《同年帖》

 《同年帖》(见图)亦称《金部帖》《同年帖》(见图)亦称《金部帖》,是李建中写给他的朋友“金部同年”的一件信札,文乃托其朋友照顾他的子婿。此帖系纸本,行书,纵31.3厘米,横41.4厘米,现藏故宫博物...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27 0 4042
李建中行书《同年帖》

杨凝式草书《夏热帖》

 五代书家杨凝式的书法,宋人推崇备至,评价极高,每每谈及,总是与唐代大书家颜真卿并称,誉为“颜杨”,可见,在晋、隋、唐、五代、宋朝以来,杨凝式在历史书坛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但是,世传杨凝式书法多...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21 0 5633
杨凝式草书《夏热帖》

当前辽南地区书画收藏状况浅析

 当今是有史以来中国书画收藏最为火暴的时代,也是收藏人数最多、层面最广的时代。书画收藏其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重要的艺术市场行为,艺术市场的商品需求是多样的、变化的,影响艺术品需求的因素也很复杂,但其中主...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15 0 1885
当前辽南地区书画收藏状况浅析

与颜鲁公终生相许

 平生所喜爱的古代书法家中,唯颜鲁公是我的“最爱”。我的大伯是上个世纪40年代的大学生,写得一手钱南园式的颜楷。每当春节来临,满村都是他用颜体书写的自撰对联。而此时,他那种得意的神情也深深地感染着我。...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12 0 3138
 与颜鲁公终生相许

贺天健的《关山图》

 贺天健是近代上海中国画会的创始人之一。他从9岁开始学画山水,先师承清初吴历、石涛、石谿、梅清、渐江等法,后取法宋元诸家之长,终得“宋人格律,元人笔意”。他还注重画史、画论方面的研究和艺术修养的提高,...
书画赏析 2017-06-11 20:05 0 3543
贺天健的《关山图》

《雪原人家》的创作—兼谈冰雪画技法

 自古以来,表现东北冰雪山水的画很少见。上世纪80年代初,恩师 于志学 先生创造出冰雪山水画之后,影响并带动了一些画家学习其冰雪画技法,从而使冰雪画发展形成为表现我国雪景尤其是东北...
书画赏析 2017-06-11 19:58 0 2380
《雪原人家》的创作—兼谈冰雪画技法

郑午昌的《群贤大半是无家》

 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学习与实践,郑午昌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说:“学画而不师古是自弃于大道也。攀茅促径必蹶其趾。师古犹不可囿于某家某派,以己意轩轾之,必敬意虚心寻求其长。一笔一点,不可增减;或方或圆,不可...
书画赏析 2017-06-11 19:55 0 2278
郑午昌的《群贤大半是无家》

唐人摹《兰亭序》

 《兰亭序》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品。它在中国书法史上声誉显赫,几乎没有一件书法名作能与之媲美。其内容大致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时为会稽内史,三月三日与谢安等42人在山阴(今浙江...
书画赏析 2017-06-11 19:50 0 3212
唐人摹《兰亭序》

我画一品红

 多少年前的早春,我远上西双版纳采风。在西双版纳植物王国里徜徉多日,最令我心动的便是一品红。正月的西双版纳,是翁郁的、令人陶醉的绿色天堂,让我这个来自大地尚未复苏的北方人目不暇接。在傣家竹楼旁,在中国...
书画赏析 2017-06-11 19:45 0 2181
我画一品红

林琴南与御书"烟云供养"

 我藏有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林纤致邬挺生的二通书札,写于1917年夏秋间,这二通信札.对于研究林琴由晚年的思想以及文化活动邡有很高的价值现试将书札样文如下:第一通挺生贤弟足下:时局纷扰如乱丝,而天...
书画赏析 2017-06-11 17:45 0 3133
林琴南与御书"烟云供养"

卢振寰的《白鹇秋色》

 中国山水画有南北二宗之说, 花鸟画亦有南北之别。蜀地画家黄荃的风格谓为北宗,江南画家徐熙的画风可谓南宗。北宗黄体画法先行勾勒,后填色彩,颇具富丽华贵之貌;而南宗徐体采用没骨渍染,作品呈现清...
书画赏析 2017-06-11 17:41 0 2420
卢振寰的《白鹇秋色》

中国书画与紫砂文化

 苏东坡说:“书乃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书也。”萧衍评王僧虔书:“凛凛皆有一种风流气魄。”此评同样适用于紫砂艺术的要求·。紫砂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把诗书画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以达到扩充自...
书画赏析 2017-06-11 17:35 0 3194
中国书画与紫砂文化

王雪涛的《栖雪》图

 王雪涛的小写意花鸟画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栖雪》图是其代表作之一。此画纵100厘米,横47厘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画中深山幽谷,积雪皑皑。两只雉鸡,一雌一雄,在草窠中觅食、栖息。雄雉...
书画赏析 2017-06-11 17:14 0 2828
王雪涛的《栖雪》图

赵孟頫行书《高峰禅师行状》

 小时候学习书法,自然是从楷书学起。老师和家长均谆谆教诲,“颜柳欧赵”楷书四大家中,前三者都可以学,唯独赵不可学。理由是赵字太软,学赵容易把字写坏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赵的人品不好。他明明姓赵,...
书画赏析 2017-06-11 17:08 0 3336
赵孟頫行书《高峰禅师行状》

说“画”论“道”

中国书画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与“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东晋时期的著名山水画家宗炳当时就认为山水画是用来体现圣人之道的,并在他的《画山水序》中颇有感触地写道:“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
书画赏析 2017-06-11 17:07 0 2028
说“画”论“道”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