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教育帮扶是党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 现。笔者把支教工作视为自己内心最热爱的事业之一,作为一名教育 工作者,笔者深刻认识到要在艺术教育观念、创作水平和思想等方面起 到示范作用,并始终坚持“以德树人,以智启人,以情育人,以爱传递 真、善、美”。
要为学生树立求真、崇善、唯美的精神典范,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户外采风写生, 从大自然中汲取艺术养分,体验和感受生活,引导学 生发现美、欣赏美,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生活 的热爱。在教育帮扶的中学课堂上,笔者发现孩子们 身上充满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图3 包雪蕾《阿尔山之冬》纸本设色 35cm×45cm 2024年
美育作为教育帮扶 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升偏远地区青少年学生的 认知、情感和思想素养,拓展精神世界,挖掘本土文 化、展现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在艺术创作中,如何体现“真、善、美”呢?笔 者认为,“真”反映创作过程中素材的真实性、体验 的真实性以及对内容深刻理解之后表达作者内心的真 实想法和情感。“善”体现为作品背后深层的价值追 求和精神指引,弘扬主题的正面性、强调画面形式的 有序和谐,挖掘人性中的善,传递优良的道德信念。 当具备了真和善的表达时,美就是自然而然的显现。
“美”体现于创作动机的无功利性,美贯穿于作品的 形式语言、内容、情感、内在精神以及主题思想等层 面,使观者在视觉上有美的享受,在精神层面产生共 鸣。基于这次宝贵的支教机会,笔者不仅践行美育, 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挖掘兴安盟的生态资源, 为艺术创作的探索提供灵感。 笔者不断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积累素材。
冬 季时,笔者前往零下30摄氏度的阿尔山地区考察,体 验不同的景点,其中对不冻河一带的山水气息印象最 为深刻,可以用纯净、平静、清净、安静、寂静5个词 语概括;春季时,到科右前旗德伯斯镇杜鹃岭,看漫 山的杜鹃花开,到察尔森水库体验宛若南方山水的梦 幻情调;夏季时,来到乌兰毛都草原体验草原风情,观看马术表演,感受蒙古马象征的速度、力量、团结 和勇猛;晚秋时节,又来到科右中旗体验那如同油画 家怀斯画中诗与远方的孤寂与乡愁……以上经历与景 观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生命体验与情感积淀。
在兴安 盟寒风凛冽的漫长冬日里,笔者远离了都市的喧嚣, 放下杂念,让自己沉静下来专注创作。这一特殊的环 境对笔者展开“草原”系列的创作影响深远,笔者将 内心感受到草原的辽阔与温情、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蒙古族人民坚韧的生活态度和纯良的品格等倾注笔 端,虔诚地记录下这片土地的大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DongAErShanBuDongHeDeChangXiangChuangZuoTan_3.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