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空间意境视域下的《诗经》文本及其图像

书画艺术网书画艺术2025-09-09 09:22410
三、《诗经》图空间意境的描绘苏轼曾云“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 实与诗同出”,中国传统诗画具有相通 性,尤其是创作构思方面有着重要关联。 《诗经》通过对空间物象的描摹及文化指 代来营造一种具有审美意蕴的空间意境, 而《诗经》图在空间意境的表达上与《诗 经》文本互为融通。《诗经》图作为一种 空间艺术,意境的烘托为其最核心的要 素,同时强调空间特性。...

三、《诗经》图空间意境的描绘

苏轼曾云“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 实与诗同出”,中国传统诗画具有相通 性,尤其是创作构思方面有着重要关联。 《诗经》通过对空间物象的描摹及文化指 代来营造一种具有审美意蕴的空间意境, 而《诗经》图在空间意境的表达上与《诗 经》文本互为融通。《诗经》图作为一种 空间艺术,意境的烘托为其最核心的要 素,同时强调空间特性。 

1空间“留白”的重要技法 

《诗经》及其绘图常采用空间“留白”的技法,从而实现“虚实相生”的 审美效果。中国传统画作讲究画面简洁而 意蕴丰厚,构图时画面不宜太过饱满,适 当留白,以虚实相映、有无相衬,以达藏 境之效果。空间“留白”寄予画者笔墨情 思,引发观者无限遐想,“空非顽空,无 乃通有,以空通神,以无用有”[7],延展 了画面的意境之美,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层次感。 

空间意境视域下的《诗经》文本及其图像 空间意境 诗画关系 第1张

马和之 唐风·蟋蟀

《诗经》在行文中同样蕴含“尺幅 而千里”的空间意境,于诗境中适当“留 白”,彰显了作品深邃的美学意蕴。《豳 风·七月》是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也是 历代《诗经》图中采用最多的题材,自 晋代司马绍起至后来的马远、马和之、 文征明等多位画家都曾作图绘之,凌云 翰曰:“预知王业艰难处,尽在豳风七 月诗。”[8]历代《豳风图》的绘制各有特 征,但在诗歌意象及情感基调的把握上, 皆呈现出独特的空间意境,使得“诗之 意形于画”。

《豳风·七月》以时令为 序,记录了古代先民一年四季春耕秋收 冬藏的农桑稼穑之事,以及农民的日常生 活状态。诗中以立体式笔触、变换的空间 视角,呈现了农夫、桑女、猎户、田官等 不同阶层的活动场景以及多重情感空间, 利用空间留白的手法,丰富诗歌韵味,唤 起读者的空间想象。诗中每一章节基本都 是先描述诗序物候,再铺叙一系列劳务活 动,如“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 蟀入我床下”,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凛冽的 寒意,而是借助时序的变化、昆虫的动 态层层推进,在野、在宇、在户、入床 下,以虫鸣营造了寒气渐渐加重的空间意 境。而后农夫携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 处”,既包含亲人团聚的欣喜,又有环境 恶劣的愁苦,展现了农奴复杂的精神世 界。

寥寥数笔既展现了周代先民的勤勉辛 劳,又为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广阔空间。 这种简笔省略的表现之法在《豳风 七月图》中同样有所体现,如宋马和之 所绘《七月图》,实乃虚实之间、动静相宜。他将画面构图分为四部分,起始部分 描绘二人仰观星象,第二部分描绘男子农 耕的情景,此景左下方,为女子蚕桑之 景,画中女子身后是大片留白,呈现出寂 静开阔的自然空间,又营造了一个惆怅伤 悲、恐与“公子同归”的心灵空间。

第四 部分则描绘公堂饮酒庆贺场景。马和之并 未将诗中所见之景物一一描绘,而是择取 典型内容描绘,每一场景中仅出现有代表 性的人物,并且主要突出农耕与采桑场 景,与诗相较,省略了授衣、穹窒熏鼠、 获稻、凿冰等情节,画面中留下大量空白 空间,增加了布局的合理性,丰富了诗歌 展现的意境内涵。

再如《东山》篇,全诗 描绘了多年远征归家的士兵,吟诵了浓郁 的思乡之情以及军旅生活的艰辛回忆。马 和之在以该题材作画时,淡化了近乡情怯 的复杂情愫,跳脱出士兵归途中的种种想 象,而在画面下方的崇山之中描绘一队士 兵,肩扛长矛,领队者似乎在安排大家的 行军事宜,彼此传达交流,整个画面传达 出轻松愉悦的氛围,画面上方及右侧则仅 为虚渺淡雅的远山,余下一片空山无人之 景,动静相宜,疏密相间,展示了对诗歌 意蕴的不同解读,富有空灵、雅致的诗意 特征。

中国画的空间留白,有助于塑造幽 深清远的空间意境,避免了繁冗的画面之 感,留给观者自我解读的空间,是画家对 诗外之境的空间延展。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KongJianYiJingShiYuXiaDeShiJingWenBenJiQiTuXiang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