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
此卷所写花木蔬果,是徐渭 经常描绘的题材。他不但在绘画 作品中,而且在诗词文赋中也经 常吟咏 :或托物喻志、或借物抒 情。读一读这些篇章,可以更加深刻地领略《杂花图卷》的境界、 格调,以及这种无法无天的画风 形成的原因。 徐渭诗文中,吟咏最多的是 竹、梅、牡丹、菊花、葡萄,其 次是石榴、芭焦、荷花、水仙等 等。
如辽宁省博物馆所藏徐渭《菊 花图轴》诗云 :“身世如同泊海 舟,关门累月不梳头。东篱蝴蝶 闲来往,看写黄花过一秋。”由 此可见一斑。又有日本泉屋博古 馆藏徐渭《花卉杂画卷》题“牡 丹”诗云 :“五十九年贫贱身, 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 在,富贵花将墨写神”可作佐证。 再如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徐渭《花 卉杂画卷》中题“葡萄”诗云:“半 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 中”。在此,其情则尽展了。 徐渭咏葡萄的诗还有:“自 从初夏到今朝,百事无心总弃抛。
尚有田时书秃笔,偶将蘸墨点葡 萄。璞中美玉石般看,画里明珠 煞欲穿。世事模糊多少在,付之 一笑问春天。”如此这般,字字血 泪,徐渭哪里是在作画写诗?分 明是在控拆封建政治的罪恶 ! 倾吐 自己怀才不遇、悲愤不平的心情! 当然,有时他也不乏对正人 君子的讴歌。例如他曾题《梧阴 洗砚图》云 :“夏景冬题欲雪辰, 翻思炎暑渴生尘。梧桐世上知多 少,解得乘凉只此人”。这里便 是借梧桐之写生,对舍己助人之 精神的赞叹!无怪乎《杂花图卷》 第一高潮,便以梧桐顶立天地了。
诸如此类的诗文、题句,在 徐渭作品中触目皆是。于此,我们便可以明了,徐渭画笔所到为 何总是蔽天盖地、无法无天,因 为唯有这纸墨笔砚,才是属于他 自己的一方天地。唯有在这方天 地里,才可以尽情地显露他自己。 在这里,他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 痛痛快快地嘻笑怒骂了。 这样一位血情男儿,却早年 报国无门,中年历尽艰险终因奸 臣当道而累遭迫害。
最后,竟精 神失常而误杀妻室锒铛入狱。出 狱后,他才真正开始了绘画创作 生涯,并迅速进入成熟状态。《杂 花图卷》便是这一时间的代表作 品。从阅历讲,此时的徐渭早已 年过不惑,早年的颠狂已渐趋平 静。但他又毕竟本性难移,因而 其画实在是酸甜苦辣的交织,具 有着高密度的人生复合量。
他在一次《与两画史》书中 写道:“奇峰绝壁、大水悬流、 怪石苍松、幽人羽客,大抵以墨 汁淋漓、烟岚满纸、旷如无天、 密如无地为上。百丛媚萼,一干 枯枝,墨则如润,彩则露鲜,飞 鸣栖息,动静如生,悦性弄情, 工而入逸,斯为妙品。” 这里,徐渭所论上品之“墨 汁淋漓”、“无天”、“无地”,妙 品之“悦性弄情”、“工而入逸”, 虽亦重视笔墨技巧的精能,但更 为强调的则是感情的宣泄。
在这
里,题材、技巧,通通不过都是
表达感情的手段而已。以胸襟学
养为基础,以情感意志为主宰,
驾驭着笔墨形迹纵横驰骋,是徐
渭成就一代宗师的关键。后代大
师愿作“青藤门下走狗”,其根
本原因应在于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KuangGuaiKuSeXuWeiZaHuaTuJuanShangXi_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