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明清绘画中的长寿形象研究

书画艺术网书画史论2025-09-04 10:49720
二、明清绘画中的东方朔形象1“东方朔盗桃”的典故及其由来 东方朔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名臣,学 识渊博,能言善辩,善于使用幽默诙谐的 语言方式向皇帝进谏,因而得到汉武帝的 赏识,《汉书》中称其为“涌稽之雄”: “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 因而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4]东方朔 与“盗桃”这一行为联系起来并形成传 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

二、明清绘画中的东方朔形象

1“东方朔盗桃”的典故及其由来 东方朔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名臣,学 识渊博,能言善辩,善于使用幽默诙谐的 语言方式向皇帝进谏,因而得到汉武帝的 赏识,《汉书》中称其为“涌稽之雄”: “童儿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世好事者, 因而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4]东方朔 与“盗桃”这一行为联系起来并形成传 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明清绘画中的长寿形象研究 香山九老图 明清绘画 香山九老 第1张

清 黄慎 麻姑献寿图轴 纸本设色 176cm×105.3cm 故宫博物院

首先,与东方朔的性格和人生经历 相关。据《汉书》《史记》等古籍记载, 东方朔虽然身为宫中大臣,但乖戾古怪,放浪形骸,性格异于常人,而且十分特立 独行,这一特征使东方朔被“仙化”的形 象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盗桃”这一行 为在道德范围内是为人所不齿的,非正人 君子所为,但如果被盗的是仙桃,这一行 为便具有了传奇色彩,因为仙桃在我国古 代的神话传说中是一种具有延年益寿功效 的仙果,能够品尝到仙桃的人,在天界神 仙中也为数不多,凡人盗得仙桃,多彰显 其奇幻色彩,渲染一种具有传奇性的故事 氛围,而并非仅从道德伦理的层面进行批 判。

东方朔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与“盗仙 桃”结合在一起,虽然荒诞滑稽,但在道 德范围内属于特例,反映出人们对长寿的 渴望。其次,道教在当时的发展需要具体 形象以辅助宣传。汉武帝时期,由于儒学 的兴盛,早期道教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但当时道教崇尚个人的精神追求,注重自 我修行,这种思想与西汉初期的社会发展 需求较为契合。

明清绘画中的长寿形象研究 香山九老图 明清绘画 香山九老 第2张

明 吴伟 东方朔偷桃图 绢本淡设色 134.6cm×87.6cm 美国马萨诸塞州美术馆藏

汉武帝受到道教影响,也 与东方朔有关,据记载,“晁公武《读书 志》引宪自序,谓汉武明隽特异之主,东 方朔因滑稽浮诞以匡谏,洞心于道教,使 冥迹之奥,昭然显著,故曰洞冥”[5],东 方朔借滑稽的言行,以道教的方式向汉武 帝谏言,揭示出深奥的道理。为了使东方朔的事迹更具奇幻色彩,一些神话传说将 东方朔的凡人身份加以仙化,《汉武内 传》中记载,西王母曾指责东方朔身为太 山仙官,却只顾游山玩水,擅弄雷电,激 波扬风,致使风雨失时。东方朔盗桃的典 故同样来源于类似的传说故事:

东郡送一短人,长五寸,衣冠具足。 上疑其精,召东方朔至,朔呼短人曰: “巨灵,阿母还来否?”短人不对,因指 谓上:“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儿 不良,已三过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来 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也。[6]

以东郡短人与东方朔的对话,引出 盗桃一事,表现出浓厚的奇幻色彩。 “桃”这一物象常用于我国古代的 长寿图案纹样中,以及在祝寿图像中与 人物形象组合或单独设置,蕴含“长寿” 的寓意与祝福。东方朔盗桃的典故荒诞离 奇,传说中东方朔盗得仙桃之后,西王母 并未施加惩罚,表达了古人追求长寿和为 长者祝寿的美好意愿,以及对东方朔这件 趣闻的别样情怀。

明清绘画中的长寿形象研究 香山九老图 明清绘画 香山九老 第3张

清 冷枚 东方朔偷桃图 绢本设色 32cm×42cm 英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这之后,东方朔长生 不死的传说也开始在民间流传,使得东方 朔盗桃的故事更有影响力。 2.“东方朔盗桃”典故的图像化与 叙事特征 “东方朔盗桃”的传说与之后出现 的相关图像,寓意着人们对长寿的向往以 及美好的祝寿意愿,因此,东方朔的形象 在我国古代民间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 地位。依据这一典故,后世不少艺术家曾 创作过与此相关的绘画、刺绣、雕刻作品 等,尤其是明清一些长寿形象绘画和祝寿 图中,也出现了东方朔盗桃的身影。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MingQingHuiHuaZhongDeChangShouXingXiangYanJiu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