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当代花鸟画图底关系的形式
1图底关系清晰明确
“明确清晰的图底关系依据格式塔 心理学,正是由于图底分离才能产生一 个完整格式塔,图底关系明确,才能更加 引发视觉注意。”[2]在传统花鸟画中,通 过背景的留白,一虚一实,以虚衬实,烘 托主体形象。留白是传统中国画的图底关 系。中国画中的留白,是中国画的艺术表 现手法,这白是虚化的形象,给人无限的 遐想,无中生有,有无相生,体现老庄哲 学的虚无的“无为观”。
而当代花鸟画对 底的处理不再是单纯的留白,利用色彩的 冷暖关系、补色关系等等强烈的对比方 式,强化了主体,使图底关系更加清晰。 从唐秀玲的作品中,不难看出在图与底的 处理上利用了色彩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突 出主体,极具装饰性的效果。
《丁香》这 幅作品色彩运用浓厚而又强烈,仿佛置身 于热烈的夏天,平涂的黄色背景衬托出郁 郁葱葱的主体部分,花瓶使用了白色冰裂 的处理方式,大面积的冷暖色彩对比让主 体物更加明确清晰。因此色彩对于观众来 说,是诱人感官的手段,有很强的情绪感 染力,在图底关系的处理上也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张作品给人的视觉 感受。
2.图底关系融合统一
当代花鸟画受西方绘画观念的影 响,弱化作品中形象的线条,降低线条对 图的外形约束力,融入西方绘画中的体面 关系、色彩和光影观念,强化图的表现力 和突出性。着力塑造底的虚实变化,强化 图的色彩,让背景和主体物和谐一致,图 与底的关系变得融合、统一。江宏伟的画面总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美感,不论是 《海棠依旧》还是《芙蓉栖禽》,运用反 复洗染的方式,对物象的塑造弱化了线条 的束缚,再配合统一色调的处理,使花卉 的突出性减弱,让禽鸟的形象与画面中其 他的物象相互融合,呈现出虚实变化。这 样的处理方式,图与底相互融合,给人以 朦胧美的视觉效果。
3.图底关系简单明了
由于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工 笔花鸟画追求简约、虚无的大美。当代 的花鸟画作品继承了这一优秀传统,图与 底的表现简单,图底关系一目了然,背景 留白的处理,营造出诗的意境。“一花一 世界,一叶一菩提”,这种以小见大、以 微见宏,给观者无限的遐想空间。当代艺 术家赵杰魁的《我的·繁花人间》系列作 品,物象简单,画面简洁明了,作品以极 其淡雅的、平常的花花草草入画,浅淡的 着色,静谧的造型,穿插不强作的姿态, 对于底没有过多的描绘,大面积的留白衬 托出花卉的灵动,让观者静静去品味花 香。可见简单的图底关系可以抓住观者 的视觉中心,使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一目 了然。
4.多层次的图底关系
多层次图底关系的图往往由多个物 象组合,这些物象根据画面需要,互相 转换,一个物象亦图亦底。当代工笔花鸟 画借鉴传统工笔花鸟画中的全景式构图, 画面繁密,物象众多,多层次的物象关系使图底关系变得复杂,空间层次也变得丰 富,具有较强的纵深空间。王俊标的《清 风徐来》,画中描绘了一片荷塘,片片绿 色的荷叶把自上而下盛开的荷花衬托得更 加热烈,黑色的背景加强了景深,和浅色 的水纹形成对比,还有零零散散的蜻蜓增 添了生气。此画中的物象众多,图与底之 间的转化也较为丰富。当把荷花作为图 时,荷叶、水纹以及其他物象就成了底; 当把荷花、荷叶作为图时,水纹及其他物象就成了底;当把荷花、荷叶、水纹作为 图时,剩余部分就成了底。在这幅作品 中,图与底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可以相 互转化,相辅相成。
总结
图底关系最终表现的是画家的绘画 风格,形成独有的绘画语言,是创作者情 绪的表达。当代花鸟画的图底关系应跟随 时代,画家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 新,寻找更丰富的表现方式,丰富作品的图底关系,展现风格多样的作品。
注释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 维》,滕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年,第23页。
[2]聂世飞,《当代工笔画中的画面 背景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15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anTanDangDaiHuaNiaoHuaZhongTuYuDiDeGuanXi_2.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