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的山水画继承“元四家”,又兼习南宋 院体,融南入北,布局缜密,构图简练,用笔凝 重,笔墨浑厚苍茫。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 后开始涉足大幅尺寸书画的创作,中年时其画 法谨细秀润,用笔沉着劲健、以骨力胜,而晚年 其笔墨粗放简约、气势豪放。 王云对古代名家山水画进行了大量临摹和 技法上的借鉴,这与他作为宫廷画院待诏的经 历是分不开的。
图14 [清]王云 文会图轴 178cm×51.5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图15[清]袁江 昼锦堂图轴 135.2cm×26.6cm 绢本设色 南京博物院藏
王云写意山水画主要师法吴门 沈周,用笔洒脱简练,有沈周遗意。如南京博物 院藏王云《秋山垂钓图》(图8),题识:“丁酉春 三月制,清痴老人王云。”钤有“王云之印”(白 文)、“汉藻”(朱文) 〔13〕 。 图中景物以界画手法绘制而成,是王云精品,无论何处皆勾勒精工、描绘细致入微、设色 妍丽,显示了画家精深的艺术表现能力。
再看南京博物院收藏的王云另一幅写意 画作《梅花书屋图》(图9),金笺设色,题识: “梅花书屋,写为昇翁老年台先生,王云。”钤 印“王云之印”(白文)、“汉藻”(朱文) 〔14〕 。 《梅花书屋图》群峰悬崖交错,险峻峭 拔,给人一种寒寂萧索之感。坡岸上梅树虬曲 劲挺,花蕊点点绽放,近景水榭临水而建,一 位文士展卷赏阅,一位童子捧书缓缓而来,一 派冬日山居读书之景,就此点名画意。
四、与王云交往并受其影响的画家
王云以画会友,结识了当时一些著名的画 家,其中与王云交往较多并受其绘画影响的有 王翚及虞山画派、蓝瑛等画家。
1王翚及虞山画派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耕烟散人,江 苏常熟人。善山水,为“清初六大家”之一。 杨晋(1644—1728),字子鹤,江苏常熟人。以 画界画山水见长,亦擅人物、花鸟画,为王翚入室弟子,是虞山画派的主要成员之一。 王云生活在康熙、雍正年间,康熙南巡的 时候,对他的画作赞许有加,而后把他召入京 城,成为画院待诏。
图16 [清]袁耀 汉宫秋月图轴 128.8cm×61.2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王云和王翚都是供奉宫廷 的院体画家,王云早期作品受王翚影响,到了 北京之后,他结合皇帝的喜好,从宋人画作中 寻求雅逸祥瑞韵味,作品风格偏向于华美明 艳。他们都有精研工整的画风,同时作品意境 充分,兼有文人画的逸趣。他们私交甚好,二人 都是康熙年间的绘画大家,常在一起切磋绘画 技艺,多次雅集合绘。
王翚、杨晋和王云等画 家绘制的《康熙南巡图》,历时三年完成,获得 康熙皇帝嘉奖。 王云偶尔作写意山水,从宋元明清的文人 画中汲取营养,如王云、王翚、杨晋合绘《寒 林鸦阵图轴》(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图10),题 识:“仿李咸熙寒林鸦阵图,戊子蕤宾月竹里 王云。”钤印“臣王云”(白文)、“汉藻”(朱文)。 “庚寅春正望前一日海虞王翚补墨竹。”钤印 “王翚之印”(朱文)、“耕烟散人时年七十有 九”(白文)。“海中铁网珊瑚树,石上银钩翡翠 梢。乌夜乱啼江月白,檀乐飞影下窗坳。甲午冬 仲西亭杨晋添藤萝并录元人绝句以题之。时下 榻水云精舍。”钤印“心赏”(朱文)、“杨晋私 印”(朱文)、“子鹤”(白文)。又有藏印“陆时化 藏”(朱文)。
戊子年为康熙四十七年(1708),王云 时年五十七岁〔15〕 。 画中绘入冬时节,古木疏林,寒林溪涧,老 干枯枝,成群的乌鸦或飞或栖。“寒林”题材多 与北宋画家李成风格相关联,故云“仿李咸熙 笔”,构图大异“四王”正统派画风,但山石林 木借鉴王翚的画法,有浓郁的文人意趣。
[清]袁耀 山雨欲来图轴 194.7cm×116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幅王翚与王云及虞山画派弟子合绘的 《岁寒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图11),题识:“岁 寒图。康熙癸酉嘉平既望为乾翁老先生补长春 一丛。乌月山中人王翚。”下钤白文方印“王翚之 印”和朱文方印“石谷子”。另有散题分别为: “杨晋写梅。”下钤白文方印“杨晋私印” 和朱文方印“野鹤”。 “徐玫画山茶。”下钤白文方印“徐玫私印”。 “云间顾昉画松。”下钤朱文方印“顾昉 印”和白文方印“若周”。 “邗江王云写天竹。”下钤白文方印“王云 之印”和朱文方印“汉藻”。 “南沙虞沅画水仙。”下钤白文长方印“虞 沅印”和朱文长方印“潜之”。
“茂苑吴芷画紫芝。”下钤白文方印“吴芷”。 另有三方收藏钤印,分别为朱文方印“澂 怀心赏”、朱文长方印“吴兴金城珍藏”和朱文方印“巩伯平生真赏” 〔16〕 。 古代中国文人喜欢在岁节来临之时作《百花 图》《岁寒图》,寓意春天将至,增加节日气氛, 故称岁朝图或岁寒图。
在清代宫廷,每逢新春将至,宫廷画师们往往要按时呈交“年例画”,以 供宫室春节点缀之需,向皇帝恭贺新春之禧。 这幅《岁寒图》工笔重彩,也是王翚与王云 等宫廷画家所作富丽堂皇的花鸟画,被赋予了许多吉祥含义,呈祥瑞富丽之韵。画中绘有青 松、寒梅、山茶、天竹、水仙、紫芝、长春,祥花 瑞树,用笔工整细腻,设色妍丽明快,是表达即 将冬去春来的喜悦和祝福之作。
2.画家蓝瑛
明代崇祯十四年(1641),五十七岁的蓝 瑛来到扬州,此后几年主要在扬州、南京一带 活动。蓝瑛数次游历扬州,在扬州时恰逢人生中鼎盛时期。他画名已成,与政客名流往来, 使其名望日益高涨,本地的画家开始仿效其画 风。蓝瑛在南京、扬州一带职业画家中有不小 影响。
谢稚柳认为清初扬州的李寅、王云、颜 峄,甚至袁江、袁耀,以及“金陵八家”中的龚 贤、樊圻、吴宏、高岑、邹喆等人也受到蓝瑛画 风的影响〔17〕 。 王云供奉宫廷画院长达数十年之久,得到 了康熙皇帝的恩宠和皇亲贵胄的赞许。他告老 回到扬州之后,与普通的职业画家就有所区 别。
蓝瑛数次游历扬州之时,王云此时亦客居 扬州,得以参加蓝瑛与当地政客名流的雅集 和笔会。受时风熏染,王云绘画也受到蓝瑛影 响。如王云《秋山楼阁图轴》(现藏扬州市博物 馆,图12),题识:“雍正九年嘉平月八十老人 王云。”钤印“王云”(白文)、“清痴老人”(朱 文)。雍正九年辛亥,即公元1731年〔18〕 。 此图与图4都是王云仿蓝瑛的陂陀岩卷云 皴兼小斧劈的画法,山石如卷动的云,人称“卷 云皴”,它是中国山水画常用皴法之一。王云又 习蓝瑛的山石小斧劈画法,运用多方折、短促 而坚硬的直笔硬线,描绘险峻、高耸的峰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ngChuWangYunHuiHuaShiChengYuanYuanJiFengGeTanXi_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