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云绘画对后世的影响
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被归为王云的传人 或直接师承其绘画风格的画家并未发现,故笔 者试从王云之后的知名界画家中探析其绘画对 后辈某些画家的影响。 袁江是中国绘画史上负有影响的清代界 画家,专攻山水楼阁界画。他初习仇英,近师 李寅、王云、颜峄等人。
王云为界画山水画家中 的佼佼者,他的山水对袁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袁江拟古一类的界画风格与王云的画风相 似,其画作中皆有仇英笔意,亦有宋人余韵。他 们将雄伟的峰峦与金碧辉煌的楼阁完美融为一 体,把界画强大的表现力推向了最高峰。 南京博物院藏有袁江《海上三山图》轴(图 13),题识:“海上三山。戌秋,邗上袁江画。”钤 印“袁江印”(白文)、“文涛”(朱文) 〔19〕 。
袁江《海上三山图》轴与王云《蓬壶春晓》 扇面图(图1)的题材与构图颇为相似,明显可 以看出王云和袁江的传承关系。题材都描绘的 是蓬莱仙岛的世外仙境之景,构图都为南宋画 家惯用的截景式边角山水,并且两图中楼阁画 法亦从仇英的画法而来。 王云《文会图轴》(故宫博物院藏,图14) 为另一种文人雅集的江南庭园人物画。
图中回 廊将庭院内的前厅后院相连接,屋内摆设考 究,文士或品评古书画,或纵情泼墨,或持卷切磋,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颇有文人意趣。 题 识“王 云”。钤 印“竹里”(朱 文 )、“汉 藻”(白文) 〔20〕 。 而袁江《昼锦堂图》(南京博物院藏,图15)亦 为庭园人物画,从王云《文会图轴》可以看出它对 袁江《昼锦堂图》的影响。《昼锦堂图》以欧阳修 昼锦堂记为题,写宋代重臣韩琦读书住所处。
袁江 往往采用宋人手法画山、画树、画建筑,讲究线条 的表现能力,虽为重彩,但多以点缀,水墨渲染, 追求笔墨趣味。 题识“昼锦堂”。钤印“袁江印”(白文)、“文 涛”(朱文)。鉴藏印“江南陶氏”(朱文)、“淡庐鉴 赏”(白文) 〔21〕 。 袁江之子袁耀,其画风工整、华丽,尤其擅长 画山水楼阁。
与其父相比,袁耀画风更加敦厚浓 丽,融入了文人崇尚的气质和笔墨情趣,也间接地 受到前辈王云绘画的影响,集诸家之长,青出于蓝 而胜于蓝,为清代界画代表人物。 袁 耀《汉宫 秋 月图轴》亦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16),题识:“汉宫秋月。壬申初冬邗上袁耀 画。”钤印“袁耀”(白文)、“昭道”(朱文)。壬申为 乾隆十七年(1752)〔22〕 。
此图描绘昭君出塞的故事。图绘汉代宫殿一角, 两位宫女似乎在感叹昭君即将远嫁苦寒之地,凄凉 的笔墨烘托出王昭君的离愁别绪,升华了主题。 庭园人物画以描绘人物为主,人物多为文人或 官员,旁边有仕女或小厮陪侍。主体人物大多坐于 座椅与坐榻之上,旁边置有以供消遣的案几、茶具 等,以充盈画面中景;人物之后通常会有几折栏杆 相隔,以区分远景,而远处往往会画有远山树木, 以将空间拉远;其余的是充实画面右侧、左侧或者 边角之处的太湖石、树木、花草等,以为此场景增 加一些自然生机〔23〕 。
从王云《文会图轴》、袁江《昼锦堂图》以及 袁耀《汉宫秋月图轴》不难看出,他们都学习仇英 的庭园人物画法。 袁江、袁耀与王云的绘画师承相同,都师法明 代仇英与宋人,他们绘画风格亦相似,并且袁江、 袁耀的山水人物绘画题材、构图和技法都直接或 间接受到王云较多的影响和启发,又博取众长,融 会贯通,终成一代界画大家。
结语
王云是清初康熙时期扬州著名的职业画家, 由时任江苏巡抚、鉴赏家宋荦举荐,成为画院待 诏,供奉画院十几年,受到宫廷重用。从王云存世 作品来看,他是一个在绘画各方面都有很高技巧的 画家,他擅长描绘亭台楼阁和点景人物,近似吴门 画家仇英的风格,工细雅秀,色彩鲜艳,深得仇英的笔意。
他亦擅长写意山水画,得沈周山水遗 意,又兼学两宋院体画传统,画作明显受到宋 人画法的影响。他在与王翚、蓝瑛等大家交往 中,耳濡目染,也间接受到影响。他是兼有文人 画意趣的职业画家,在江淮一带享有盛名,并 影响后学袁江、袁耀等的山水界画。
注释 :
〔1〕〔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二,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第 40 页。
〔2〕〔清〕高士鑰修、五格等纂 :《中国方志丛书·华中 地方·第三九三号江苏省江都县志》(四)卷二十七, 清乾隆八年刊,光绪七年重刊本,成文出版社有限 公司印行,第 1284 页。
〔3〕〔清〕秦祖永 :《桐阴论画桐阴画诀》二编下卷,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184 页。
〔4〕 俞剑华 :《中国美术家人名词典》,上海人民美术出 版社 1981 年版,第 112 页。
〔5〕〔宋〕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卷一,人民美术出版 社 1963 年版,第 10—11 页。
〔6〕〔元〕陶宗仪 :《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八,中华书局 1959 年版,第 355 页。
〔7〕〔9〕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 绘画全集》第 26 卷清 8,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2 页。
〔8〕 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扬州绘 画》,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 2007 年版,第 16 页。
〔10〕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珍藏大系·清代扬州绘画》,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第 30 页。
〔11〕同〔8〕,第 17 页。
〔12〕同〔7〕,第 33 页。
〔13〕同〔10〕,第 29 页。
〔14〕同〔10〕,第 32 页。
〔15〕同〔8〕,第 15 页。
〔16〕徐湖平、刘建平 :《明清花鸟画集 :南京博物院藏》,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第 210 页。
〔17〕薛永年:《名家鉴画探要》,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年版, 第 62 页。
〔18〕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 10 清代绘画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 37 页。
〔19〕同〔10〕,第 36 页。
〔20〕同〔8〕,第 22 页。
〔21〕同〔8〕,第 38 页。
〔22〕同〔7〕,第 47 页。
〔23〕尹航 :《杜堇庭园人物画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2020 年 6 月硕士论文,第 14 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QingChuWangYunHuiHuaShiChengYuanYuanJiFengGeTanXi_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