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生命本真 自然天成 ——评李天锁雪意山水的创作

书画艺术网书画创作2025-09-06 10:24220
山川冬日,皑皑雪景在艺术家笔下 被赋予了强悍与雄壮的特质。如果说范 宽《溪山行旅图》是通过高大的纪念碑式 构图营造扑面而来的压迫感,那么李天锁 的山川雪景则通过对山体线条与块面的塑 造,创造气势雄强的浑厚壮观景象。更出 彩的是,在艺术家笔下,积雪的覆盖不仅 没有柔化壁立山川刚硬的线条,反而强化 了其“大开大合”的雄强特质。李天锁 凛凛然之一...

山川冬日,皑皑雪景在艺术家笔下 被赋予了强悍与雄壮的特质。如果说范 宽《溪山行旅图》是通过高大的纪念碑式 构图营造扑面而来的压迫感,那么李天锁 的山川雪景则通过对山体线条与块面的塑 造,创造气势雄强的浑厚壮观景象。更出 彩的是,在艺术家笔下,积雪的覆盖不仅 没有柔化壁立山川刚硬的线条,反而强化 了其“大开大合”的雄强特质。

生命本真 自然天成 ——评李天锁雪意山水的创作 李天锁 雪意山水 第1张

李天锁 凛凛然之一 纸本设色 68cm×46cm

艺术家以 大斧劈皴的变体来构造立面山石,而以类 似米点皴的处理方式借留白来表现顶端平 面的积雪,二者间强烈的对比使得山体块 面转折极其明确。当这种组合方式被成套 地运用于画面之中,艺术家又通过控制对 比的强弱来将它们按需分配于画面的前 景、中景和远景之中,更有夸张处,远景 甚至只以淡墨晕染,这样便渐次产生了一 种透视上的景深,将观者视线引向目之 所及的最远处。这样,在雄强之外,一 种“悠然见南山”的视觉体验便自然产生 了,并且原本矛盾的二者在画面中互不冲 突,相辅相成,实为艺术家之巧思。伫立 画前,那种灵魂超脱般的静止和凝结随着 视线深入遥远的彼方。 

李天锁的第三种雪景风貌得益于太 行山之外的西北雪山冰川采风开悟,雪 盖冰封的悬崖峭壁在李天锁笔墨下,气势 雄浑之外,更多了一份历经岁月的苍茫之 感。艺术家以参差错落的皴法密集地排布于岩壁之上,浓墨重染沟壑之奇特幽深,运用土 地的颜色和水墨渲染,通过“留白法”来表现山 坡处的积雪。

生命本真 自然天成 ——评李天锁雪意山水的创作 李天锁 雪意山水 第2张

李天锁 凛凛然之二 纸本设色 68cm×46cm

计白当黑所体现的朴素辩证哲学观 在此为画面增添了特殊的艺术趣味。由于重峦叠 嶂,使山川呈现分层式的独特面貌,覆盖在山体 上的积雪也连带着充满了层次感。艺术家巧妙地 以不同的渲染方式来划分“白”的不同层次,微 妙把握墨色的浓淡深浅。近看细节,浓墨与淡墨 之间自然衔接,几乎不见挥洒的笔墨痕迹,在自 然舒畅之间充满平淡天真之趣;远观画面,远近 山川的空间层次使得画面整体意境苍茫深远,在 静态的荒寒冷寂的整体氛围之外,更具一种磅礴 雄浑的动势。 凝结是此刻的凝结,在李天锁的画前,好似 一切时间凝固停止,一切喧嚣皆已不再,从而将 人带回本真,显然是其匠心独运的体现。

正如我 以往评价他的创作时所言,李天锁的美学观是单 纯而朴素的,他的画中万物生长尽在旷野之中。 他的雪意山水以生命为中心命题,在对万物的观 照中重新发现自我生命价值,我们在他笔下的寒 山枯木之中,能够直接感悟凝结在画面之中的那 份萌动与生机,而这种生命力量,仿佛下一刻 就要迎来爆发。“笔墨当随时代,笔墨更应当随 生命”,于此笔墨与时代、与生命自然自在地契 合。以这种艺术生发升华方式,艺术家带我们重 新发现了自然的永恒。 

参考文献

[1]方闻,《宋元绘画》,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7年。 

[2]班宗华,《行到水穷处》,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3]石守谦,《风格与世变》,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8年。 

[4]朱良志,《惟在妙悟》,北京大学出版 社,2020年。 

[5]李天锁,《空山不逢人 心静似太古》, 《美术观察》,2017年第9期。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hengMingBenZhenZiRanTianChengPingLiTianSuoXueYiShanShuiDeChuangZuo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