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人诗意图的主导性
综合古今中外的艺术观,一般都是 从文图大关系中诞生出诗画相生的情形, 而在我国,诗画相生的重点又在唐人诗意 图中,换句话说,中国诗画互文的主要发 生地是在唐诗之中。这种由一种诗歌形式 主宰的诗意图的现象在国外艺术作品中并 不常见。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诗歌和绘 画两方面来理解。
张风塘 贫女纸本设色 63cm×63cm 2017 年
从诗歌的角度来看,中文诗歌史的 重镇是唐诗。鲁迅在《给杨雾云的信》 中说:“一切好诗,到唐已被作完。”回 顾中文诗歌的历史,首先从先秦时期以诗 经的上古天真为代表,再到后来的汉乐府 韵律初具规模,又到三国两晋时期建安七 子的群星璀璨,诗歌已经有过几次小的高 潮。
尤其在两晋时期还产生了大量的诗歌 评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萧统的 《文选》、钟嵘的《诗品》等,这些评论 对诗歌的内容、思想、鉴赏产生了巨大作 用,不论从诗的意境上还是诗歌语言的规 范上都有涉猎。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 无论从量的发展,还是理论的提取,都为 唐诗的兴盛做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充分准 备。而从社会发展上看来,唐朝可算是中 国历史上政治和经济的一个高峰期,思想 上的宽容度也较高,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也为诗歌这种精神产品的大发展提供了物质土壤。
张风塘 春江花月夜纸本设色 63cm×63cm 2014 年
虽然如果要列举汉语诗歌的双璧,首当选取唐诗与宋 词,从传统的“诗言志”的价值取向来说,人们对唐诗的认可 度更高,所以诗意图大多选取唐诗为蓝本。同时,唐诗更注重 情感,宋词则侧重说理。诗画相通之处也在于二者对感情的抒 发,因而唐诗比宋词更容易进入到诗画合一的视野之中。 从中国画发展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画种,中国画在唐 朝算是进入萌芽期,从宋朝开始进入一个规范及繁荣的阶段。 所以在唐诗之后的中国画要寻找文本作为素材,天然地就有了 时间上的优势。唐诗里有诸多派别,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 派、浪漫诗派、现实诗派,等等,它们又为诗意画提供了丰富 的内容。
张风塘 清秋暮府纸本设色 63cm×63cm 2018 年
作为宋朝那些随时在寻找绘画素材的画家,自然把眼 光投向离自己最近的唐诗之中,而在宋朝的诗画关系基本确立 之后,中国画这门极为注重传承的学科,在之后各个朝代从素 材的选取上也沿袭了使用唐诗的习惯,甚至正是因为有前人对 唐诗的描绘,才激发后学继续画出唐人诗意图与前人进行对比 与学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ShiXinYiJingZhongGuoHuaGuanDianShiYeXiaDeShiYiHua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