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书画比赛证书

徐世昌晚年寓津时期的绘画作品风格探析

书画艺术网书画天地2025-09-11 16:21290
二、传统的花卉作品 现可见徐世昌发表的花卉作品中, 1928年12月《艺林旬刊》第34期的《水竹 邨人蜀葵堂幅》显得十分宝贵,是现在可 见其原始用色技法面貌的作品。作品款 题于1925年,整幅作品用没骨法写就,面 貌成熟,用笔老练,各色花朵形态各异, 用色浓艳,前后花枝与不同花色、叶色的 表现手法均有区分,且排布有序,不见赘 笔,足...

二、传统的花卉作品 

现可见徐世昌发表的花卉作品中, 1928年12月《艺林旬刊》第34期的《水竹 邨人蜀葵堂幅》显得十分宝贵,是现在可 见其原始用色技法面貌的作品。作品款 题于1925年,整幅作品用没骨法写就,面 貌成熟,用笔老练,各色花朵形态各异, 用色浓艳,前后花枝与不同花色、叶色的 表现手法均有区分,且排布有序,不见赘 笔,足见徐世昌描绘花卉的技法高超。

徐世昌晚年寓津时期的绘画作品风格探析 徐世昌 《艺林旬刊》 《艺林月刊》 第1张

徐世昌 水竹 人松石 《艺林月刊》第80期

右 上题曰:“小园十亩不嫌荒,尽种蜀葵高 过墙。薄酒一尊人不醉,花开红白艳端 阳。丁丑端阳水竹邨人作。” 徐晚年寓居天津时,常于花园中散 步闲坐,对各色花卉着实喜爱,常流露于文字间,日记中常记某日花开艳盛,甚喜 之,对之小酌,一如蜀葵画中所跋。徐对 花卉的喜爱自青年时便有,与友人赴牡丹 园游览,心情甚惬。 

徐世昌晚年寓津时期的绘画作品风格探析 徐世昌 《艺林旬刊》 《艺林月刊》 第2张

徐世昌 水竹 人山水 《艺林月刊》第99期

结合其他作品,可见徐的花卉多用 没骨法,属小写意一路,其画法和风格 似取之于北宋徐崇嗣和清人恽南田、蒋南 沙,自然平和,风神生动,但又不是照 搬。诚如书画鉴定家刘光启先生所言,徐 的花卉确有恽、蒋笔墨秀峭、气味隽雅的 韵味,[6]他的画还时时透出明人吕纪“浓 郁古艳”之气。但恽、蒋画花,取其淡 雅;徐氏画花,淡雅中透出一股妍丽与雄 秀。

徐世昌晚年寓津时期的绘画作品风格探析 徐世昌 《艺林旬刊》 《艺林月刊》 第3张

徐世昌 水竹 人三友图 《艺林月刊》第7期

徐花卉画内容通俗简易,其表现手法 比恽、蒋开放大胆而泼辣,并且一改水墨 为宗的画风,朝着色墨并重或强化色彩诱 惑力的方向演化。 另外,除了表达对生命热爱之意的 雄秀画风,徐世昌还喜欢做相对淡雅的君 子画,这是花鸟画的分支。这类题材的寓 意合乎士人的自我定位,从徐的题画诗中 出现频率可见,他喜爱这类题材,常将自 己的追求和人格操守寄托在松、竹、梅、兰、菊、石的画幅中,用以表现一种正 直、坚强、坚忍、乐观、隐逸、超脱的精 神追求。

徐世昌晚年寓津时期的绘画作品风格探析 徐世昌 《艺林旬刊》 《艺林月刊》 第4张

徐世昌 双桂图 《艺林旬刊》第1期

1930年7月《艺林月刊》第7期所 发表的《水竹邨人三友图》,被评为“风 格高古,不同凡品”。此画构图清简,逸 笔虽寥,却行迹熟稔,可见技法功力深 厚。画中有跋:“雪消竹金素,春主梅先 花,独有老松树,岁岁友英华。” 另外,郭则沄在《海西草堂题画 诗》的画作题序中,也指出徐作画旨在追 求诗画一体,借物喻怀: ……师有园在旧都淀北,又有别业 在淇上水竹村,具泉石之胜皆不得常至, 而道家所云吹响吐纳熊经鸟伸者又荒渺不 可究,无已则于诗画寄之其夷旷者,导园 林之情,其峥泓者泉石之趣,其冲 和怿 虚缘而葆真者则乐道之怀见焉,意到而笔 洒,神动而天随,抑岂世之吟人画士之所 得而 哉。[7]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XuShiChangWanNianYuJinShiQiDeHuiHuaZuoPin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