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 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1页。
[2]同注[1],第126页。
[3][4][12]同注[1],第31页。
[5]梁思成、林徽因,《晋汾古建筑 预查记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五 卷,第3期,1935年,第46页。
[6]1965年,时任美国纽约大都会艺 术博物馆远东艺术部研究员利珀(Aschwin Lippe)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刊物发表的 专文,通过《药师经变图》壁画的尺寸 对该壁画所属的佛殿位置进行考订。 参见Aschwin Lippe,“Buddha and the Holy Multitude,”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Bulletin, vol.13, 1965, pp.325-336.
[7]美国学者景安宁(Anning Jing)于 1991年发表文章,对《药师经变图》壁 画中主尊佛尊格进行了考订。参见Anning Jing,“The Yuan Buddhist Mural of Paradise of Bhaisajyaguru,”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vol.26, 1991, pp.147-165.
[8]为便于下文论述,各类线描所对 应的名称引自邹德中《绘事指蒙》中“描 法古今一十八等”的记载,该提法虽始于 明代,但其对于历代绘画作品中不同线性 的概括与总结颇为恰当,已为当下绘画创 作者所共识。
[9][清]孙岳颁,《御定佩文斋书画谱》 卷四十六,《钦定四库全书》,第22页。
[10][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20页。
[11]“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 之吴装。”参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 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 21页。
[13][明]马愈,《马氏日抄》,王云 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 馆,1936年,第16页。
[14]“恺之博学有才气,丹青亦造其 妙,笔法如春蚕吐丝。”参见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国学基本丛书》, 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8页。
[15]孟嗣徽,《元代晋南寺观壁画群 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95- 103页。
[16]“周昉,字景玄,官至宣州长 史。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 全法衣冠,不近闾里,衣裳劲简,彩色柔 丽,菩萨端严,妙创水月之体。”参见注 [1],第204页。
[17]同注[1],第36页。
[18]同注[1],第98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uanDaiYaoShiJingBianTuBiHuaYiShuYuYanYuBiaoXianJiFaYi_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