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钟繇小楷“古意”初探 ——从笔法结构特征的梳理谈及小楷创作

书画艺术网书画创作2025-09-08 13:54450
三、“古质今妍”——钟王“旧 体”“新体”之辨 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 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 何拘平正……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 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姜夔《续书 谱》) 楷书产生并成熟的时间,大约是公 元3世纪到4世纪。钟繇和王羲之是这一时 期推动楷书发展的两个重要人物,虽然他 们生活的年代只相差了...

三、“古质今妍”——钟王“旧 体”“新体”之辨 

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 次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 何拘平正……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 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耳。(姜夔《续书 谱》) 楷书产生并成熟的时间,大约是公 元3世纪到4世纪。钟繇王羲之是这一时 期推动楷书发展的两个重要人物,虽然他 们生活的年代只相差了一百年左右时间, 但是他们的书风却差异很大,历来被称作 是“旧体”和“新体”的代表。 

1钟王之辨 

钟繇小楷笔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 用笔凝重沉朴,有的点画形态明显带有篆 法或隶意;而结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体 势扁平横张,重心居中甚至偏下,这也是 隶书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在王羲之的小 楷中则几乎找不到,而这也正是钟王作为 “旧体”“新体”代表的重要区分标志。 钟繇被奉为“正书之祖”,其楷书 已“备尽法度”,但其书法中仍残存着 篆、隶、(章)草书笔意和形式。《晋 书》(王羲之传)中这样评价钟繇:“钟 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 所疑。……但其体则古而不今。”王羲之 则一改钟氏“古法”,进一步完善楷书。 先是在结体上易扁方为瘦长,更为 紧凑和停匀,变化更加丰富;

钟繇小楷“古意”初探 ——从笔法结构特征的梳理谈及小楷创作 钟繇 小楷笔法 古雅质朴 第1张

在笔画的形态上,王羲之楷书也具 有崭新的面目。 钟繇小楷中,横画多长而平,而在 王羲之小楷中,横则多短而斜;

钟繇小楷“古意”初探 ——从笔法结构特征的梳理谈及小楷创作 钟繇 小楷笔法 古雅质朴 第2张

钟繇小楷中,钩画多如隶法平出, 而王羲之钩画则多蹲趯,去除隶意;

钟繇小楷“古意”初探 ——从笔法结构特征的梳理谈及小楷创作 钟繇 小楷笔法 古雅质朴 第3张

钟繇小楷中如隶书般的掠笔,在王 羲之的小楷中以“撇”代替,完善楷法;

钟繇小楷“古意”初探 ——从笔法结构特征的梳理谈及小楷创作 钟繇 小楷笔法 古雅质朴 第4张

钟繇小楷中似隶似楷的翻挑出锋, 在王羲之的小楷中也变成了楷书的内敛 回锋。

钟繇小楷“古意”初探 ——从笔法结构特征的梳理谈及小楷创作 钟繇 小楷笔法 古雅质朴 第5张

另外,世传钟繇善行书,其行书书 迹今日虽不得见,但其小楷中夹杂的笔画 连带和简省等行书意味却显而易见,有的 偏旁干脆就是行书甚至是草书的形态,这 在王羲之小楷中亦不得见。

钟繇小楷“古意”初探 ——从笔法结构特征的梳理谈及小楷创作 钟繇 小楷笔法 古雅质朴 第6张

总之在王羲之笔下,楷书笔法已经 完善和定型,不再杂含其他书体。相对于 钟繇的“古质旧体”,王羲之开创了“新 体今妍”的时代。 

2.古质今妍

南朝梁庾肩吾《书品》将钟繇与张 芝、王羲之对比,说“张功夫第一,天然 次之,衣帛先书,称为‘草圣’。钟天然 第一,功夫次之,妙尽许昌之碑,穷极邺 下之牍。王功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 不及钟,功夫过之”。照此说来,王羲之 天趣胜过张芝,功夫精到胜过钟繇,张芝 法度最为精到,而钟繇则天趣最高,颇有 意味。

钟繇小楷正处于楷书的初创阶段, 虽然具备楷书的基本法度,但篆隶遗痕仍 然非常明显。这种既古又新的体式即后人 所谓的古意,质朴有天趣。我们或可得出 结论,王之妍美乃功夫之精,而钟之质朴 乃天然之象。 在书法领域,“古”常与“拙”相 连,而“拙”与“巧”相对。古拙并非愚 笨拙劣,而是辉煌绚丽之后的复归平淡, 是真实自然的创作表达。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hongXiaoKaiGuYiChuTanCongBiFaJieGouTeZhengDeShuLiTanJiXiaoKaiChuangZuo_3.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