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叶的苏州地区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书画创作和鉴赏成风,出现了一批堪称大师的文坛和艺坛才俊。在文坛,有唐寅、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坛,有唐寅、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这些才俊中,最广为人知的恐怕非唐寅莫属。由于小说、民间传说和电影的渲染,这位诗、文、书、画俱佳的天纵英才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应该是妻妾成群、狂放不羁,甚至是风流的翩翩公子。然而,历史上的唐寅却是一生坎坷,年轻时就“不幸多故,哀乱相寻,父母妻子,蹑踵而殁”(唐寅《答文徵明书》)。后来,他受科场舞弊案所累,以功名立世的理想夭折,身心受到重大打击,从此绝意仕途,以诗、文、书、画终老一生。唐寅的绘画存世最多、成就较大的是山水画。尤其是其后期山水作品,意韵高古,更具文人画风及书卷气。

  《草屋蒲团图》(见下图)为纸本设色,纵82.4厘米,横27.7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此图画面并不复杂,但见丘陵、翠竹之间间坐落着简陋的草屋,内坐一个文人模样的人,头裹葛布,身穿宽袍,盘腿坐于蒲团之上,怡然注视着矮几上翻开的书籍,边读边思。屋外,翠竹稀疏,迎风摇曳,似发出沙沙声。泉水细流直下,汩汩有声。晨雾似乎还没有散尽,隐隐缭绕山间。有一小童,手捧图书,缓缓地行走在独木桥上。整个画面清幽、雅静,颇有书卷气。

  从绘画风格和款识来看,《草屋蒲团图》应该是唐寅晚期的作品。

  唐寅早期山水画主要宗法沈周、周臣。在这两位老师的影响、指导下,他学习了以李唐、刘松年为代表的笔法严谨、风骨奇峭的南宋院体画派和马远、夏圭的笔墨技法;中期,他又学习了北宋李成、范宽的绘画技法,吸收了元代黄公望王蒙诸大家的笔墨精髓,并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画风逐渐远离院体风貌,初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晚期,他形成了典型而独特的画风。《草屋蒲团图》就明显体现了唐寅晚期的山水画风格:笔墨灵活、含蓄,画面层次丰富,格调清俊、优雅,近景刻画细腻,远景粗略、简约,背景简洁、明朗,皴法变化多端。

  唐寅之所以能形成自己的山水画风格,主要缘自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他亲涉自然山川,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的切身感受成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其二,他能够打破门派成见,无论南方画派还是北方画派,无论院体画还是文人画,均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他让院体画和文人画在自己作品中得到完美结合,故其作品既有院体画的笔精墨妙,又有文人画的空灵清透。他还借此大胆创新,着力打造个人风格。其三,他天资聪颖,熟读经、史、子、集,16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29岁乡试中解元,有着深厚的学识修养,可谓满腹经纶。其师周臣十分推重唐寅的才学,曾感叹自己“少唐生三千卷书矣”。

  《草屋蒲团图》右上角有唐寅自题诗一首:“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干。试展团蒲坐,叶声生早寒。”

  唐寅虽以绘画、诗文著称于世,但其实他的书法天分也是极高的。他的书法广涉诸家,曾学颜真卿米芾赵孟頫、文徵明等人,并将他们的书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不同的时期,唐寅的书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他的书法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30岁前为第一阶段。此时的唐寅在书法上深受文徵明、赵孟頫影响,加之风华正茂,未遭挫折,故其书法结体端庄、法度严谨。第二阶段为30岁至45岁。这一阶段,唐寅虽然科场受挫,但有了更多的创作时间。在书法上,他先学颜真卿楷书,后重返赵孟頫,并上追李邕,所作俊美流转。第三个阶段是46岁至54岁去世,为唐寅书法创作的晚期。在“宁王叛逆事件”中逃过杀身之祸的他看透了世事,厌倦了尘世,于是开始礼佛参禅。在礼佛参禅之际,他更加专心地创作书法。他此时的书法吸取了米芾书风,用笔遒劲痛快、率真自如,别具韵味。《草屋蒲团图》右上角,唐寅的题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风格。类似的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西洲话旧图》和南京博物院所藏《看泉听风图》上的题款。

广告 各位艺友,想在本站推广出售书画咨询:QQ138218888 微信:shuhuayishu 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本站提供书画家建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