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画家贾文忠

2008年3月12日,由中国美协举办的“中国万名画家大赛”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河北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贾文忠的花鸟画作品在此次大赛中一举荣获金奖,他还被评为“中国百强画家”。贾文忠国画作品 1...
书画艺术 2017-08-25 17:05 0 3727
画家贾文忠

黑牡丹背横笛,郭诩

苏东坡有诗句云:“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令人惊奇的是,“黑牡丹”竟指水牛。原来,唐朝时人们以欣赏牡丹为乐事,京师富绅刘训称自家“黑牡丹”盛开,而众人看到的却是数百头水牛。刘训嗜牛成癖,把牛喻为“黑牡丹”。古...
书画艺术 2017-08-25 16:58 0 2663
黑牡丹背横笛,郭诩

乾隆用印知多少

 乾隆皇帝,名弘历,庙号高宗,乾隆为其年号,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生,为清世宗四子。他是清朝诸帝中文治武功最甚者。在位六十年(1736—1796)后,传位皇太子为嗣皇帝,自称太上皇。卒于嘉庆四年己...
书画艺术 2017-08-25 16:01 0 5186
乾隆用印知多少

吴门印话

吴门派印    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苏州文彭率先变革印章材料,恢复秦汉印章传统,“力矫元人之失”,首创了“吴门派”印风,成为我国篆刻流派的开山始祖。    文彭早年也以冶...
书画艺术 2017-08-25 15:54 0 2180
吴门印话

诠释艺术的责任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千百年来,无数优秀的艺术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他们的心,感受时代的脉搏,谱写出一曲曲艺术反映社会、艺术反映人民心声的浩然长歌。 公元二○○八年五月十二日十...
书画艺术 2017-08-25 15:12 0 1547
诠释艺术的责任

郭诩的《青蛙草蝶图》

我们现欣赏的明代郭诩的《青蛙草蝶图》(见上图),是一幅表现田野情趣的作品。此作为纸本,设色,纵28.5厘米,横46.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它与我们多见的尺寸宏大、内容相对严肃的古代中国画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
书画艺术 2017-08-25 15:06 0 3781
郭诩的《青蛙草蝶图》

范扬中国绘画危机和发展

提到天津画家范扬,我不由得想到关于中国画的危机与发展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普遍存在着。但是,中国画的发展从来就没有因为理论家们所担心的“危机”而停止发展,也没有因为理论家们所乐道的“发展”而出现飞跃。它只是在一...
书画艺术 2017-08-25 14:35 0 1813
范扬中国绘画危机和发展

当代工笔画的十大通病

一、一味求大 现在许多作品尺幅都很大,须仰视才行。虽然尺幅不是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但在以尺寸论价、以大小论展览效果的当今,追求尺寸成了时髦。不管什么题材、什么主题、什么情调、什么趣味,也不管自己能力如...
书画艺术 2017-08-25 14:19 0 3120
当代工笔画的十大通病

20世纪以来中国画论争

20世纪形成一定规模和深度的中国画论争发生过四次:从新文化运动至新中国建国前的“美术革命”与中国画前途的论争,五六十年代由新国画运动及文艺的社会功能论所引发的新旧问题的论争,80年代围绕中国画“穷途末日”说的讨...
书画艺术 2017-08-25 14:02 0 3290
20世纪以来中国画论争

态逸而气沉,董其昌

中国民间把城隍视为城池、地方的保护神而加以奉祀。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原始的祭祀,只筑土坛,无庙无像。史载:“城隍庙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致敬、宿斋必告之;故立之庙,使神有所凭依也...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58 0 3531
态逸而气沉,董其昌

书道绝非守成的事业

欧阳通 自古闻名父子书, 家风承继有遗孤。 无暇笔底开生面, 终在祖阴堂下居。【阐说】 自古书坛之上的家族书法,往往子不如父(如欧阳询与欧阳通,米芾与米友仁,赵...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51 0 2063
书道绝非守成的事业

色墨与形神兼具

(一)色墨同源解读中国水墨艺术的色和墨并非易事,难度在于它不是视觉色彩系列,而是超视觉变化的色彩系列,传统上称为墨象或墨气,色和墨同源同根,故色即墨,墨即色。战国时代的《考工记》记载,绘事杂五色,天玄、地黄。我...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41 0 2608
色墨与形神兼具

陶瓷壁画开拓者--祝大年

长久以来,知道祝大年的人并不太多,谈论他的人就更少了。其实,他绝对不应该被我们忘记。他是我国现代陶瓷艺术、现代壁画、现代工笔重彩的开拓者。他主持了“建国瓷”的设计和生产工作,对恢复景德镇传统瓷器工艺作出了重要贡...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35 0 3114
陶瓷壁画开拓者--祝大年

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的书法

一提起穆青,许多人都会想到他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是我国当代新闻界的老前辈。其实,他还是一位很有造诣的书法家,而且是中国书协的创始人之一,并曾为中国书协名誉理事。我第一次见到穆青先生的书法作品,是在25年前于颐...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29 0 4343
新华社老社长穆青的书法

一言以蔽之,即专注

韩愈这么评说张旭:“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
书画艺术 2017-08-25 13:25 0 2318
一言以蔽之,即专注

云梦山的碑刻

出我们河南淇县(殷商古都朝歌)城西十余里,有一座远近闻名的云梦山。是日,我一游云梦山。云梦山峰峦奇秀,洞壑幽玄,松柏苍翠,飞泉接天。若是夏季,山腰间常常飘浮着如轻纱般的白雾,置身其中,如在梦境。所以此山有“云梦...
书画艺术 2017-08-25 11:31 0 2760
云梦山的碑刻

由“真趣”匾想到的

去年冬日,我前往苏州一游,终于得见慕名已久的“真趣”匾的真颜(见图)。“真趣”匾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书,如今就悬挂于苏州狮子林真趣亭内。匾上的“真趣”两个字遒劲有力、端庄大方,字与木匾的四周边沿皆贴金,匾的中间最上...
书画艺术 2017-08-25 11:24 0 2422
 由“真趣”匾想到的

英年早逝的书法家—吴增毓

吴增毓,字颂义,后以字行,1935年病逝于其故乡江苏江阴,享年45岁,乃英年早逝。江阴地处江尾海头,境内35公里的长江深水岸线被专家称为“黄金水道的黄金地段”。自盛唐起,江阴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宋代政治...
书画艺术 2017-08-25 11:20 0 3301
英年早逝的书法家—吴增毓

伏牛山写生感想

其实,15年前,我就曾在伏牛山中写生。那时,我还在山里办着厂子,闲暇之时,常带上笔墨,拉着朋友,在周围的小山村里转悠,品农家饭,交农家友,感受潮河河畔淳朴的农家风情。那时是纯为休闲、纯为爱好,于是便很轻松。15...
书画艺术 2017-08-25 11:15 0 2115
伏牛山写生感想

淡远与韵味

淡,或冲淡,或淡远,是后期中国诗画等各文艺领域经常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美的历程》曾指出:“正如司空图《诗品》中虽首列‘雄浑’,其客观趋向却更倾心于‘冲淡’、‘含蓄’之类一样……是当时整个时代的文艺思...
书画艺术 2017-08-25 11:09 0 1915
淡远与韵味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