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中国画研究两题

水墨画技法的核心之一是人们所熟知的“笔墨”。而笔墨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以书法的运笔方式来画画。虽然人们一直在延展“笔墨”这一概念的内涵,例如把它说成是一种文化精神、一种审美态度等等,但又不得不承认与笔墨毫无干系的一...
书画艺术 2017-08-21 17:32 0 2499
中国画研究两题

阴山风采,崔瑞军绘画赏析

初次看到内蒙古画家崔瑞军的阴山红雾系列国画是在《内蒙古日报》上。那几幅表现阴山的山水画,虽然都是黑白的,但也能从中看出阴山的苍茫、雄浑、深沉、荒凉与沧桑,同时也不难看出崔瑞军在师法传统、师法自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
书画艺术 2017-08-21 16:53 0 4856
阴山风采,崔瑞军绘画赏析

李士行的《古木丛篁图》

古木、修篁是山水画中常见的自然物象。一些画家着力刻画它们,使其单独成画。古木、修篁、幽兰、寒梅在画史上被称为古木竹石科。纵观中国绘画史,许多画家擅长表现这一画科中的某些物象。虽然这些题材的画不一定能代表画家的最...
书画艺术 2017-08-21 16:07 0 4899
李士行的《古木丛篁图》

共和国的最后一块祖母绿,汤旺河

在常用的中国地图上查不到它的名字,因为它太小太小,仅是黑龙江省北部的一个城市的一个区;我平生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共和国的最后一块祖母绿!这块“祖母绿”,便是位于小兴安岭林都伊春北端的美丽小城汤旺河。&...
书画艺术 2017-08-21 16:03 0 2078
共和国的最后一块祖母绿,汤旺河

“画痴”梁文博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梁文博被朋友们送了个“画痴”的雅号。之所以得此雅号,不仅因为他在创作中总是坚持把生活放在第一位,努力从生活中寻找自己的艺术情绪和画面语言,更因为他对绘画、对体验生活的那份痴狂和执著。...
书画艺术 2017-08-21 15:59 0 1880
 “画痴”梁文博

詹忠效与任仲夷

詹忠效,当代著名画家,原任广州市美协副主席,现任美国《美中画报》杂志社社长。他自幼习画,对版画、油画、中国画、插图和连环画均有涉猎,后致力于毛笔白描。通过对“以繁代简,繁中求简”的探索,他积累了丰富的白描创作经...
书画艺术 2017-08-21 15:48 0 3005
詹忠效与任仲夷

毛体非不可学不易也

以前不曾解读毛泽东的书法,更未临习过,因为圈里人皆戏把不会写字的人归为两类:一类是写“毛体”的,一类是写“老干部体”的———写“毛体”者多江湖气,写“老干部体”者多匠气。虽不知此说有何来由,但因有此说,岂敢涉猎...
书画艺术 2017-08-21 15:29 0 2116
毛体非不可学不易也

祝允明草书七言律诗轴

在中国书法史上,明代书法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草书创作上成就巨大。明初宋克等将章草推向一个成熟的境地。明代中期,“吴门书派”打破“台阁体”平庸书风的束缚,直追唐宋,张扬个性,使今草、狂草雄风振起,晚期董其...
书画艺术 2017-08-21 15:09 0 3750
祝允明草书七言律诗轴

龙瑞与《安赫尔瀑布》

龙瑞的山水画,往往使人联想到北宋山水画的苍茫雄阔。特别是在大山堂堂、大水泱泱的视觉张力之中,一抹流云,几许烟霞,更加平添了“活山”、“活水”的盎然趣味。巨幅的作品如此,常规尺寸的作品也如此。跟那些依赖于长枪大戟...
书画艺术 2017-08-21 14:30 0 1607
龙瑞与《安赫尔瀑布》

杨志高书法作品赏玩

山东书法家杨志高是我的好友。他在老年大学教授书法。虽然学员们都是书法爱好者,但他依然悉心投入,从不敷衍。在他的支持、参与下,老年大学的书法活动搞得如火如荼。 志高自幼习书,有较深的书法功底,但却从不满...
书画艺术 2017-08-21 14:23 0 3422
杨志高书法作品赏玩

书法有书眼

汉字千百,形态各异,笔画的多寡也不相同。每一个书家都善于书写汉字中的某一些字,情有独钟的,造型优美的,可以发挥的,能够体现特色的——这些字易于让书家显示出才华。这和写诗作文一样,有的诗文屡屡出现某一字、某一句,...
书画艺术 2017-08-21 14:18 0 2038
书法有书眼

忙碌劳累修炼自己,张迪华

坦率地讲,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职业书画家,虽然我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的。算是命运不济吧,我初中上了不到两年,“文革”开始,我就下乡、开矿、砸焦炭、炼钢,直至31岁时才凭着能写会画的一技之长进入了一...
书画艺术 2017-08-21 14:07 0 1913
忙碌劳累修炼自己,张迪华

色彩鲜活意趣浓,张明光

在名家众多的天津画坛有这样一位画家。他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既擅写艺术评论,又是丹青高手,且在国内外举办过多次展览。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有的还被国内外艺术机构或私人收藏。他就是天津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的副教...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41 0 2303
色彩鲜活意趣浓,张明光

忆罗叔子

罗叔子,比我长几岁,有同好,相交甚契,过往甚密,谈笑甚欢。但我老伴就怕他说话。他是湖北人,嗓子又大又沙哑,她一听就躲开。躲开正好,我俩可以畅聊。 叔子是个才子,能书能画能治印,能文能诗能鉴定,且懂工艺...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37 0 2712
忆罗叔子

写字三乐事,何申

第一件乐事,是“集体二五眼”。那年《检察日报》副刊在重庆开笔会,去看大足石窟,其间到某县检察院座谈。会议室很大,这边讲着,那边就备文房四宝。 因作家莫言既是该报的人,名气又大,就推他第一个写。莫言也有...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33 0 1655
写字三乐事,何申

书法的核心魅力

当代书坛存在着这样一个观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而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罗杨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这句话说反了,应该说“文化是书法的核心”;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29 0 2455
书法的核心魅力

读朱剑芒篆书对联

朱剑芒(1890—1970),吴江黎里人,原名长绶,慕名古代侠士朱家而改名慕家,字仲康、仲亢,号剑芒,别署敏於、茗余、太赤、朱肆、古狂、佩双,室名吹花嚼蕊庐、莺愁蝶倦室,追随同乡柳亚子加入南社,后来在福建任职时...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24 0 3353
 读朱剑芒篆书对联

“吾家檀园”其姓其名

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传世作品即以近现代知名者而言,堪称汗牛充栋难以计数。要全部了解和熟悉这些作者及作品是难以做到的。但是,作为书画鉴藏爱好者,可以通过多看、多记,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多熟悉和掌握一些书画家的名...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13 0 2570
“吾家檀园”其姓其名

倪迂逸笔意萧然, 倪瓒

“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这是72岁的倪瓒题在自己55岁作于好友王云浦渔庄的经典之作《渔庄秋霁图》(见上图)上的一首五言诗。诗后,倪瓒还...
书画艺术 2017-08-21 13:09 0 2804
倪迂逸笔意萧然, 倪瓒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在英国伦敦开幕

“伦敦三十年来见过的最好的中国美术展” “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在英国伦敦开幕中国美协外联部嘉宾手持中英两国国旗庆祝展览开幕在中英两国建交45周年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艺术与和平——中国当代...
书画新闻 2017-08-21 11:33 0 2165
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展-在英国伦敦开幕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