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作者书画艺术网

怎样临习《十七帖》8

二、《十七帖》笔法解析 1.《十七帖》的笔法特点 通过对《十七帖》的有关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后,再来解析其笔法,问题就能很容易解决了。 笔法,就是书写毛笔字的方法,包括执笔、运笔(指、...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48 0 1498
怎样临习《十七帖》8

怎样临习《十七帖》7

第三条线索是《圣教序》(附图左者为刻本局部)及《阁帖》(魏晋部分),尤以《圣教序》为主。这一线索是刻本。前两条线索所提供的王字材料太少,不足以来破解他们,而这一线索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值得参考的东西。《圣教...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43 0 1275
怎样临习《十七帖》7

怎样临习《十七帖》6

5.临习《十七帖》的思路 为了更好地学习《十七帖》,除在版本上考究外,还要注重方法和模式。版本的好坏事关根本,而方法的好坏则事关临帖的成败。 临习书法首重墨迹。《十七帖》非墨迹,但我们可从同...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39 0 1395
怎样临习《十七帖》6

怎样临习《十七帖》5

4.《十七帖》的版本比较 《十七帖》因卷首有“十七日”而得名,内容为信札,今仅有刻本,且已不能见到唐刻本了,所见皆为临本所刻。该帖被一刻再刻,版本“妍媸杂糅”。 宋黄伯思在《东观余论》中说:...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35 0 2329
怎样临习《十七帖》5

怎样临习《十七帖》4

3.对《十七帖》的分析 草书有章草和今草之分,今草有大草(或狂草)、小草之别。《十七帖》属于小草。草书大概在秦汉之交就出现了。它由于日常书写的简捷快速而在下层书吏、民间书手之间流行。后来,这种“俗体”...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23 0 1462
怎样临习《十七帖》4

怎样临习《十七帖》3

第三个原因,王羲之钟情翰墨不仅与教育有关,还与其人生经历有关。他在政治上的业绩实在没什么。王家第一代书家大多忙于仕途,命系旦夕,而第二代书家已经可以悠游于山水之间了。养尊处优的环境、祖荫的庇护,使王羲之一开始就...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20 0 1890
怎样临习《十七帖》3

怎样临习《十七帖》2

2.生活化的《十七帖》 王羲之的流便书风不仅成就了书家个体,而且影响了一个时代。从王羲之自身的情况来看,他的书法独领风骚是历史的必然。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在注重门第的社会里,王羲...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17 0 1479
怎样临习《十七帖》2

怎样临习《十七帖》1

一、关于王羲之与《十七帖》 在学习古帖的过程中,假如对该帖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是很难达到实质性学习效果的。因此,在欣赏和学习王羲之《十七帖》时,应该联系此帖的人文、历史、艺术、技术等方面内容。正如清刘熙...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15 0 1547
怎样临习《十七帖》1

《不悔棋》习作点评

山东梁延生习作(见图一) 点评:造型基本准确,人物的神态生动传神;笔墨运用得当,尤其是前景的山石树木画得精彩,用色也基本协调。是一件比较好的临习作品。 建议:右边老人后脖颈处领口可再高些、左...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10 0 1813
《不悔棋》习作点评

《垂钓》的画法

《垂钓》,表现的是一位老者在水塘边专心垂钓的情景。此画的重点是要画出老者既闲适又专注的神情。 步骤一:首先在宣纸下面附一张简单的墨稿。用长锋小狼毫蘸重墨调少许赭石勾写面部五官、须发及双手,用重墨勾写烟...
书画技法 2017-08-16 10:07 0 2587
《垂钓》的画法

逸笔淡墨抒心境,李苦禅

李苦禅的大写意花鸟画,充满了性灵、率意、学养、见识,是画家本人的情感图录。 纵观古今画坛,凡卓有建树的前辈大家,无不历经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而且寂寞。李苦禅就拥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与...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31 0 2555
逸笔淡墨抒心境,李苦禅

清香发后万里春

那是22年前的事了。 1987年阳春,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按约定准时来到广东省人大代表下榻的京西中组部招待所,刚用过晚餐从大餐厅回来的关山月先生已经沏上茶,在房间里等我了。75岁高龄的关先生精神矍铄、...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22 0 1923
清香发后万里春

戴着镣铐跳舞

在所有的书体中,草书创作最难,因为它是书家全面修养和功力的展现。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它又是最容易上手的书体,因为它能充分表达个人的性情,因而深得许多人的喜爱。 当今存在一种现象:有的人基本不下临摹的功...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19 0 1850
戴着镣铐跳舞

最后的讲演

任何人皆无法决定自己生命的开始,死亡有时却可以选择。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因为无法解释厄里帕海峡为何每日多次改变水流方向而投海自尽。而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亦是千奇百怪。有的人可能是默默无语,不...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16 0 2144
最后的讲演

书坛秋实晚

以乡翁之声名,九旬高龄始享誉当代书坛者不多,陕西省高陵县的魏含章就是一位。他以自己精湛高深、卓然自立的书艺生发出不少奇事:他是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建九百多年来唯一一位以乡野身份受聘的研究员;他还未成为陕西省书协会员...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10 0 2553
书坛秋实晚

陶醉在古韵与灵气交织的世界里

品读中国书法,无疑是一种大美的享受。历史上,书法家们凭借自己的悟道灵感和创新精神,创造出了篆、隶、楷、行、草等多种字体,使中国书法辉耀云天,为中华文化增光添彩。走进济南市文联副主席、书协副主席张国英的书法园地,...
书画艺术 2017-08-15 22:06 0 2586
陶醉在古韵与灵气交织的世界里

“字不要好时,便好”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入编小学生课本、言浅意深、脍炙人口的诗作出自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朱熹之手。在中国历史上,朱熹可谓国学大儒。他是“二程”(程颢、程...
书画艺术 2017-08-15 21:59 0 2474
 “字不要好时,便好”朱熹

书法改写了她的人生

两年前初识翟庆芳大姐,是在课后切磋书法的时候。当时我很惊奇,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站在条案前,挥笔自如,不抖不颤,字写得浑厚有力,颇有《张迁》的韵味。后来熟悉了,方得知老人的一些故事。 人寿多舛,翟大姐...
书画艺术 2017-08-15 21:57 0 1848
 书法改写了她的人生

一幅画填补了一段历史

前不久,在武汉市江汉区档案馆举行的捐赠仪式上,83岁的王业信将自己精心绘制的水墨长卷《汉口帝主宫》郑重地捐赠给了江汉区档案馆。经过有关专家认真考证,这幅水墨长卷再现了武汉市闻名于世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汉正街的一段历...
书画艺术 2017-08-15 21:53 0 2213
一幅画填补了一段历史

在心灵的调色板上创作

田助仁在甘肃陇南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春天的花溪、夏天荷塘的游鱼、秋天满山的红色景致、冬天的雪梅都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绚烂多彩的自然景观,激起了他画画的冲动。他小时候的画虽然都是涂鸦之笔,但他却把它们视为自己的...
书画艺术 2017-08-15 21:51 0 1629
在心灵的调色板上创作
shuhuayishu

shuhuayi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