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木雕人物的 “相” 常言道:“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所谓“坐相”与“站相”,系指一个人的举止是否得体,在一定场合要注意保持应有的正确姿态,而不能不当回事。 就黄杨木雕人物造型论,出于同理,人物塑造则必然讲究姿态的正确性,... 书画广角 2018-11-06 12:30 0 3318
渊深静穆赵朴初 赵朴初从小就聪颖温和,且富有同情心。年少就读私塾时,常以作文表述清晰、文辞优美而受到教规严格的蔡少珊先生的夸奖。赵朴初成年后潜心钻研佛学,并最终成为爱国宗教领袖,这与其母亲的影响也是密不可分的。赵母笃信佛教,常... 书画艺术 2018-11-06 12:10 0 4290
教育家水彩画家吴德隆 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不远处,有一条老巷子——羊坝头。这条街巷既经历了南宋时御街的市井繁华,也见证了西湖大道和地铁一号线的诞生。今年90岁的吴德隆教授就住在羊坝头。与中国美术学院同龄的他,同样也是历史的见... 书画艺术 2018-11-06 12:06 0 4376
近年来傅抱石诗意画拍卖 关于诗意画 诗意画,按衣若芬的说法,是“以特定的单一诗文为题材,表达诗文内涵与意趣的绘画。”(衣若芬:《宋代题“诗意图”诗析论》),是画家“以其自身的审美体验对诗人主体体验的融摄”,通过画家对诗歌蕴意... 书画收藏 2018-11-06 11:59 0 4121
萧平从来就没有“抱石皴” 近年来,傅抱石作品频频出现在拍卖会,动辄几千万,甚者上亿成交。今年6月,《茅山雄姿》在保利春拍以1.87亿元成交,拔得当场头筹,《山鬼》以6382.5万元位居第二。如此高价,作品的真假是竞拍人尤为关心的,因此鉴... 书画艺术 2018-11-06 11:57 0 4002
傅抱石泉瀑雨声题材 “江山无限走龙蛇”,傅抱石是我国上世纪老一代艺术家中具有卓越艺术才华和深厚精湛文化素养的中国画家,在中国画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积极引进西方文化要素、绘画元素进行绘画创作,将现代中国画... 书画艺术 2018-11-06 11:50 0 4446
写意苏州中国画初评工作会 “写意·苏州”(山水篇)中国画双年展初评工作会领导、嘉宾合影 2018年11月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苏州市文广新局承办,苏州国画院、苏州美术馆、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协办的“写意... 行业动态 2018-11-06 11:41 0 2891
写意·苏州 中国画双年展初评 复评注意事项: 请初评入围作者在2018年11月18日前,将原作(附身份证复印件)寄至:苏州市庆元坊12号,苏州国画院,邮编:215001,收件人:张娟:0512-67702208、13915508... 书画新闻 2018-11-06 11:38 0 6219
八大山人书法与市场行情 在四僧中,论书法当属八大山人第一,他肃穆高古的书法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近代黄宾虹曾提出八大“书一画二”之说,似八大这样书画双绝的巨匠是十分罕见的。 八大山人(1626—1705),又名朱耷。目... 书画收藏 2018-11-05 13:33 0 4994
难忘陆维钊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潘天寿首先上书文化部,极力倡导在浙江美院中国画系设立书法专业,批准同意后又迅速组建阵容强大的书法篆刻教师团队,陆维钊即是其“钦点”的从原杭州大学中文系“挖”过来的书法教学主将。 ... 书画艺术 2018-11-05 13:28 0 5127
画家陆俨少的追求 陆俨少出生后即显示出少见的聪慧,未识字时就已喜欢画画。陆家上辈人中没有画画的,南翔镇也是个小地方,没有像样的画家,陆俨少爱画画完全出于天性。好在陆家父母也比较开明,提供条件任他自由发展。 知陆俨少喜欢... 书画艺术 2018-11-05 13:24 0 5328
榜书审美摭谈 陈振濂在《书法美学》中提到了书法艺术的抒情性和文学性,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传达出作品的感情,书法艺术以文字为载体,就更能抒发书家本身情感。边塞征战诗,表现壮美华章;答谢诗表达坦荡和... 书画艺术 2018-11-05 13:21 0 4199
榜书之难 应该承认,即使在多年的书法热后的今天,还有许多人都不清楚何为榜书。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署书即写标题和题名,而擘窠这两个冷僻字就把人带到云里雾里去了。榜书最早的用途是写匾。榜,木片也,所谓榜书就是用... 书画艺术 2018-11-05 12:54 0 8471
榜书的审美与创作技法 书法是有意境的线条造型,任何一件高品位的书法作品,都是以形式美来激励人、教育人。因此,榜书艺术不仅要注重形式美,即对书体结构和书写技巧的整体把握,更要讲究意境美,即对主体的生命构想进行揭示。榜书艺术的审美价值就... 书画艺术 2018-11-05 12:51 0 6950
说牡丹 读书的时候,初习白描,画的是花卉。有次临了一张于非闇的牡丹给徐建融先生看,他夸奖我的用笔很见才情,建议练习些人物画的长线条。于是临写周昉的《簪花仕女图》。长线条果然符合心性,我喜用长锋的小狼毫,在熟宣上施施然走... 书画文学 2018-11-05 12:46 0 3328
点缀于山水中的小人儿 中国的山水原为人物画的背景,然,自山水画脱离人物画衬景的附属地位独立分科之后,着重塑造反映大自然之美,从现存最早的“纯”山水画——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来看,人物,仅是山水的点景而已。不仅是《游春图》,在众多以... 书画广角 2018-11-05 12:37 0 7897
剪刀剪出镂空之美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这便是洪志标的创作工具,在他手中,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跃然而生。从妈妈的绣花底稿到现在的人物剪纸,洪志标已经剪了近60年。首任社长-吴昌硕 9月初,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市举办... 书画广角 2018-11-05 12:23 0 4822
冯健亲的油画梦 冯健亲上初一时生了一场大病,扁桃体炎引发肾炎,从头脚开始浮肿并向中部延伸。后来,吃了近半年无盐伙食,才慢慢消肿,再到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动手术将扁桃体割掉,方得痊愈。术后他住在上海姨妈家休养,由于能画画,小舅为他接... 书画文学 2018-11-05 12:20 0 6157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卷为宋代最长的山水画卷,根据卷后北宋蔡京的跋文,这幅画的作者无疑是北宋末画家希孟(清初收藏家梁清标、宋荦认定他姓王),绘制该图的时候,王希孟才十七八岁,堪称古代最年轻的知名画家。 ... 书画赏析 2018-11-05 12:13 0 12058
为何要做“吴湖帆文献展” 为什么上海油画雕塑院做“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从一开始到现在,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还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就牵涉到上海油画雕塑院做这个展览的意义。2014年我们做“张充仁文献展”的时候,就从... 书画广角 2018-11-04 22:35 0 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