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个好的展览需要一个好的学术主 张,至少需要一个能令人咀嚼,最好还 能让人脑洞大开的展览标题。要命的是, 我忝作学术主持且最终被定名为“江波海 潮”的展览显然草率了。 全名为“江波海潮——张华江、陈湘 波、谢海、刘春潮艺术作品展”的展览缘 起于数年前收藏家张华江在广东省中山 美术馆为老友谢海举办的“海阔天空—— 谢海的画”作品展,当时,作为中山美术馆馆长的刘春潮全程操办此事,为展览出 力。
一来二去,三位名字中带有三点水 的人一拍即合,就有了“江波海潮”展览 的雏形“江海潮”。彼时,身为谢海老友 的陈湘波应邀来中山为谢海的展览“站 台”,促成了他与张华江的相识,遂将展 览框架扩展为“江波海潮”。 显而易见,作为展标的“江波海 潮”与学术无关,它说的就是四个人在一 起做一件事,仅此而已,再深探究也是多 事之举。
陈湘波 四季·小寒 63cm×63cm 纸本设色 1995年
事实上,我在两次比较正式的展 览论证会上都提出展览的名称是不是要慎 重的想法,无奈,人微言轻,都被否了。 现在想来,四位参展的作者不是收藏家, 就是美术馆的馆长、大学的教授,他们的 考量和我截然不同,他们考虑的是乐呵, 是好玩,是超越艺术实践和学理思考的无 功利的“在一起”,所以,准确地说,这 场展览演绎的是一位收藏家和三位艺术家 的往来,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张华 江和与广东有着上下文联系的湖南陈湘 波、江苏谢海、云南刘春潮三个人之间意 味深长的故事。 用史湘云的话说:“这鸭头不是那 丫头,头上哪有桂花油。”
陈湘波 玉碗盛来琥珀光 54cm×94m 纸本设色 2018年
“江波海潮” 的题目固好,但要想避免俗世化,还得 搜肠刮肚,从展览本体所隐藏的学术线 索说起。 按照本次展览策展人仲敬干和我最 早的勾画,陈湘波、谢海、刘春潮每人提 交20件作品予以展出,展品除近作外还必 须包括两件代表作、两件非类型化作品。
什么意思呢?代表作是画家的立身之本,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而非类型化作品 其实也不是为难三位画家,像陈湘波是一位出色的工笔花鸟画家,但他同时还是 一位工写兼备的画家,只不过其意笔的创 作被工笔的名声掩盖了而已,谢海、刘春 潮也是多面手,展出他们的“别派”也就 是想让观者看到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近 作就简单了,这里不谈也罢。
陈湘波 徐引塘间步 42cm×78cm 绢本设色 2012年
张华江提交 的展品就要复杂一些,他提供的是藏品, 要求是和三位参展画家有联系的作品,所 以,当他把吴昌硕、郑锦、陈师曾、高剑 父、张大千、方人定、谢稚柳、丁衍庸、 鲍少游、李苦禅、黄君璧、饶宗颐一众名 单拿出来,京津画派,特别是海派和岭南 画派,不管是技法传习、构图营造还是思 想理念,对三位后学的影响,一眼便知。
从策展的角度而言,近作暗示着坚 持,代表作决定着展览的高度,非类型 化作品预示着可能性,而藏品则说明着他 们“从何而来”。当然,一个展览的策划 仅有韬略、思路是不够的,还有无数的细 节,只是,不能在这里“剧透”太多,否 则,到时候展览的在场感和惊喜就会少去 很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CongCeHuaJiangBoHaiChaoHuaZhanShuoQi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