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脱等撰《辽史》卷二十三《本纪 二十二·道宗二》,第300页〕。 辽代的刻书内容,经部有《五经传疏》、行均《龙 龛手镜》、希麟《续一切经音义》以及李翰《蒙求》等。 史部有《史记》《汉书》、辽人王鼎的《焚椒录》以及一 些历书。子部有医书葛洪《肘后方》、王璆《精选一百 方》、直鲁古《脉诀针灸》以及卜筮书。集部则有《大苏 小集》等(参见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浙 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2-171页)。 辽代最为辉煌的刻书业当为《契丹藏》的刊印。据 咸雍四年(1068年)高僧志延撰《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 记》云:“阳台山者,蓟壤之名峰;清水院者,幽都之 胜概……山之名,传诸前古。院之兴,止于近代……将构 胜缘,旋逢信士。今优婆塞南阳邓公从贵,善根生得, 幼龄早事于熏修,净行日严。
图4 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刻《称赞大乘功德经》
施度恒治于靳惜。咸雍四 年(1068年)三月四日,舍钱三十万,葺诸僧舍宅……又 五十万,募同志助办印《大藏经》,凡五百七十九帙,创 内外藏而龛措之。”[17] 又据(乾隆)《大同府志》卷六段子卿《大金国西 京大华严寺重修薄伽教藏记》载:“……至大唐咸通间, 沙门从梵者集成《经源录》以记叙之。其卷帙品目首末 次第,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可使后人易为签阅尔。及有辽重熙(1032年-1054年)间,复加校正,通制为 五百七十九帙……”学术界认为《契丹藏》全部应为579 帙,开雕年代至晚在辽兴宗重熙年间(关于《契丹藏》刊 刻的时间,应县木塔《契丹藏》的整理者根据“女”字号 《称赞大乘功德经》卷尾统和二十一年的题记,认为开雕 年代应该早于传统史料所记载的重熙年间,当在统和年 间。学者们把这种观点称为“统和藏”说。也有的学者不 同意此说,认为“女”字号《称赞大乘功德经》只是统和 年间民间发愿者据某种写本大藏经刊雕的单本经,并引用 资料说明,当时辽国应该还有一部写本大藏经,所谓的 “统和藏”,应该就是这部写本大藏经,而真正的刻本 《契丹藏》应该还是兴宗重熙年刊刻的。
图5 辽清宁五年(1059年)刻《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
至于说那三卷版 式行款不同的八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也许是另一 种版本的《契丹藏》(参见李际宁《佛经版本》,江苏古 籍出版社,2002年,第88-92页)。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辽代的版刻印刷品无片纸传世。 1974年,文物部门在维修山西应县木塔时,意外发现四层 主佛像内存有大量辽代文物,其中有《辽藏》12卷、单刻 佛经35卷、写经8卷、杂刻与杂钞28件、版刻佛像7幅[18]9- 23。这批文物的发现,率先填补了辽代雕版印刷的空白。 1987年,文物部门在维修河北丰润天宫寺塔时,在四至八 层间的第二塔心室发现《辽藏》1帙8册,单刻佛经19册。
其中的小字本《辽藏》尤其珍贵。1988年至1992年,文物 部门在修缮加固庆州白塔时,在覆钵相轮樘五室发现大量 雕版印刷《陀罗尼咒》与少量刻经,在覆钵内壁周围也发 现少量单刻佛经,共计248件,含雕版印经222件,手抄写 经26件。[19]毕素娟将上述辽代雕版印刷品汇成《已知面世 的辽代雕版印刷品一览表》(参见毕素娟《辽代的雕版 印刷品》,载于1996年12月《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第 62-78页)。表中缺了两件作品:一是辽清宁五年(1059 年)刻《金光明最胜王经十卷》(河北丰润天宫寺塔出 土),二是韦力先生所藏的辽刻《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 经疏》。这些辽代雕版印刷品的发现,为研究辽代版刻书 法提供了实物资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LiaoDaiBanKeShuFaZongLun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