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质俱盛 形意畅神 ——谈徐建明山水画

书画艺术网画里画外2025-09-06 10:16210
而在构图上,徐 建明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在造型上多吸取北 宋山水朴茂厚重的结构,又以南宋山水的 用笔勾勒其峭拔之势,展现的山河风貌颇 有其师宋文治清新润泽之感。其山形结构 往往将峰峦大块组合,轮廓处一笔成形极 少反复,给人以劲爽的快意,内部结构却 异常充实,以拙形代巧形,表达浑厚沉雄 的意象。如作品《巫山高》中的构图以高 远为主,融合两宋山水直...

而在构图上,徐 建明这一时期的山水画在造型上多吸取北 宋山水朴茂厚重的结构,又以南宋山水的 用笔勾勒其峭拔之势,展现的山河风貌颇 有其师宋文治清新润泽之感。其山形结构 往往将峰峦大块组合,轮廓处一笔成形极 少反复,给人以劲爽的快意,内部结构却 异常充实,以拙形代巧形,表达浑厚沉雄 的意象。

如作品《巫山高》中的构图以高 远为主,融合两宋山水直立与边角的构图 形制,中间主山为北宋直立式构图,左下 则为南宋边角构图。整幅山体外形趋整, 显得浑厚深沉,内部丘壑繁简结合,外直 内曲,将宋人之理气注入巫峡景色,极具 墨韵古意。徐建明对传统山水画艺术语言 的纯熟驾驭和由境生发的灵活运用,使其 山水作品远观有李成、范宽之雄强,近看 却又有陆俨少、宋文治的清雅,呈现脉合 南北之姿,具有一种融通古今中正平和的 气质,绝少出现一般人临摹古画易有的陈腐气息,意韵隽永又有着独特崭新的审美 价值。 

支付0.2元,才能查看本内容!立即支付查询订单

徐建明始终认为,山水画的功用是 解决人的心灵归宿问题的。人与自然不 属同类,人是超自然的,山水画是人类文 化产生的精神产品。“中国山水画所表现 的是宏观的宇宙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世 界,自然生人,人表现自然,从自然中求 脱,又回归自然。”[3]自然山水的品格开 阔人的胸怀,人在山水之间受自然山川的 蒙养,又将这种情怀抒发到山水画中。 

《河谷云开》描绘了滇藏山水十里不同天 的壮阔奇景:平原树木华滋,而寒冷高峻 的万仞连山仅与之云间相隔,画面上半部 分的雪山与下半部分的原野形成鲜明的对 比,显得真实又迷离。徐建明在画面中表 现的不单单是无人的野域圣境,更是为了 通过对自然山水描摹体悟探寻与自然的深 厚联系,寻求灵魂的寄托之所。

北宋画家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表达君子对于林泉 的渴慕:“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 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 此岂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4]《河谷云开》下半部原野上被丛树掩映的几所房 屋,便是徐建明为自己经营的“可居可游 之处”。钤印在徐建明的山水作品中也 有相似的作用。“留痕人间”“天涯过 客”“林泉高致”等印无不侧写出一位卧 游心斋、闲居理气的画者形象。

通过这几 点歇脚处,寄托了徐建明乐山乐水的审美 志趣。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强调中国 画创作须有庄子“任自然”的精神状态: “作画须有解衣盘礴若无人之意,然后化 机在手,元气狼藉,不为先匠所拘,而游 于法度之外矣。”[5]徐建明也追求此种天 人合一的自然之品,打破程式戒律,追求 艺术精神的自由,得自然之真意,成就意 想之外的艺术效果。 

山水画中的意境与气势既是画家与 自然山川交流的特殊语言,也是其主体 精神气质的外露。从山水画的精神内核上 看,老一辈新金陵画派中,宋文治以其 “文儒”气质著名,同样出身鱼米之乡的 徐建明也有着与宋文治相似的文化底色。 儒者与天地相交,文质彬彬,又有着不入 时趋的狂狷风骨,回归山水大境界的畅神自适。

徐建明画作的精神内核正是儒家的 中正谦和,不为浮世所扰,坚定守护着东 方审美价值的独特性。特别是他的西藏系 列作品,热烈而强健,其中鼓动的气劲燃 烧着与寒冷相颉颃,少有避世文人“无端 棹入冰壶去,一片清寒万里天”[6]的萧索 颓废、苦寒无力,表达出欲与天公试比高 的豪迈气魄与宽广胸怀,颇有陆放翁“提 笔四顾天地窄,忽然挥扫不自知”的气 概。其作品中所营造的意境,既有建立在 儒家精神根基上的浩荡平和,亦有江南水 乡陶冶出的清雅隽永,更有源自强大灵魂 的雄强劲逸,蕴藏一种向内的生命力。 

作为第二代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 之一,徐建明并非完全的革新派,其山水 创作在框架结构上仍然遵循着传统山水画 的置陈布势,笔墨风格也更倾向古朴雄浑 的审美范畴,但其题材和精神却是独属于 这个时代的新境界。徐建明的卓越之处并 不仅限于他个人独特的山水画风格,更在 于他能够自觉探寻传统价值与时代元素的 交汇点,使之成为新旧转换的关键桥梁。 

他以此为基础,实现了自我艺术追求与个性表达的完美结合。他的山水画根植于民 族文化的沃土中,不以古今为界,不以南 北为限,绘写丈量祖国的山川边界,以雄 浑的笔墨恣意挥洒着心中的豪情快意, 也盛邀观画者和他一道加入山鸣谷应的 谐乐。 

注释

[1]徐建明、隋林华、侯进刚,《徐 建明艺术访谈 山中何所有》,《收藏与 投资》,2017年第10期。 

[2]张云志、夏茵,《精彩江苏·画 派系列:新金陵画派》,江苏人民出版 社,2019年,第27页。 

[3]徐建明,《水墨·丹青日月年》, 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59页。 

[4]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第 632页。 

[5]俞剑华,《中国历代画论大观 第 九编》,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7年, 第80、81页。 

[6]《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藏 二四》,《续修四库全书》第1077册,上 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11页。

徐建明1954年生,江苏吴县人,1972年 拜宋文治先生为师学画,1978年考入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 1982年留院任教,曾任该院美术学院 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 调入江苏省国画院,曾任院艺术委员 会副主任。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协常务理事,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作品多次在国内 外展出,出版有《徐建明画集》《山 水画技法》等专著。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WenZhiJuShengXingYiChangShenTanXuJianMingShanShuiHua_2.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