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 醉于自己的绘画世界,从写实转向写意,这种转变是他在单一的墨色中追求的无尽 变化和情感的抒发。从他的整体艺术历程 看,那种看似随意而又不失秩序的表现手 法与他晚年在书法上的精进紧密相连。学 者薛春龙曾评价:“他的草书与写意画完 全同调,草书中的笔画杂乱而又充满活 力,可以想象他在酒后挥毫,仿佛风暴突 然袭来。”[5]
二、“牡丹之形”花卉造型的特色对照
白阳作画,多作一枝数叶,疏密正 斜有致。[6]徐沁在《明画录》中谓陈淳 “其写生,一花半叶,淡墨欹毫,疏斜历 乱之致,咄咄逼真,久之,并浅色淡墨之 痕俱化矣”[7]。他的花卉题材,造型上多 取稀疏倾斜之势,花叶相衬,用浅色淡 墨将笔下的花卉描绘得极为真切,这种 “真”其实就是陈淳在细致地观察物象之 后,抓住物象的特征,将其融入写生创作 之中,能够在“真”的基础上再进一个阶 层,即“意”的表达。
陈淳 花卉图卷 26cm×166cm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观沈阳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牡丹 图》,其题款记载“癸卯十月四日,白阳 山人,道复制”。创作时间定于1543年。 再对照《牡丹花卉图》,两幅作品中牡丹 枝干出干的方向均从画面中部微右斜起, 上扬成婀娜之态。再次审视沈阳故宫博物 院之《牡丹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牡丹轴》,后者落款为“甲辰春望在白 阳山居,道复”并定于1544年创。
两作时 距仅约一年,均是陈淳晚期之佳构,故择 其比对。经深度对照,两作中均绘有双牡 丹,其展枝方向与花头朝向均极为雷同。 前者《牡丹图》兼工带写,牡丹花朵的每 一片叶子都用墨线勾勒出外形轮廓,花叶 部分采用淡墨侧锋用笔,浓墨中锋勾叶 脉,整体重在强调外形。后者《牡丹轴》 是采用没骨法绘制,直接用笔锋蘸曙红, 笔尖点胭脂,侧笔铺锋画出花瓣,与前 者的“形”对应,此幅更注重“意”的展 现。这正体现了陈淳晚年时花鸟画走向成 熟的标志性进阶。
三、“墨与色”牡丹绘画技法的多 元化
花鸟画绘画技法从严格意义上来 讲,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三种。[8] 陈淳在花鸟画绘画技法上有自己的一套程 式,既非一味追求设色工整而摒弃古人作 画之法,也非全然奔放恣意。他在求古的 同时,能够将自身风格特性注入其中,承 前启后,与此同时,无论工笔、写意,都 能糅合在一起。 天津博物馆藏《花卉图卷》卷上题 款为“嘉靖乙未春日,道复。”1535年 作,时陈淳53岁。
卷首所绘之牡丹,从整 体审视,该时期的笔法略显拘束,特别是在牡丹花头的表现上,其墨线勾画精细、 有序,每一个花瓣极尽细致。花叶之间墨 韵浓郁,淡浓交错展现,既不完全偏重于 工致,也非纯粹的写意,可视为其由工笔 走向写意的过渡期。这无疑为陈淳晚期走 向写意绘画定下了基调,如同他画风转型 的序曲。
陈淳 花卉图卷 局部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与此相对,他在甲辰春日所创的 《牡丹图》册页,即1544年的作品,在技 法及风格上皆有显著差异。册页中的牡 丹,笔墨均显得更为放逸,不拘一格,随 心所欲。《墨牡丹图》148.5cm×68cm, 题款时间同样是在“甲辰春望”,即1544 年春日所作,画面上共绘四朵牡丹花,高 低朝向各不相同,在最上方的两朵花朵, 一前一后叠加交映,处在前面的采用写意 手法,先用笔锋蘸淡墨,后笔尖蘸墨色稍 重,直接用墨笔侧锋铺染,整体用色极为 单薄,每一片花瓣都近乎一笔完成,其重 在写花之神髓。而处在其后方的花朵则笔 尖蘸淡墨,中锋行笔,墨线直接勾出花的 外形,用笔灵活生动,层层勾画出花瓣, 只勾不染,花瓣留白,近乎白描,再用浓 墨点花芯,花朵十分饱满。
一前一后, 前者牡丹不求形似,以书写画,重在意 态,而居后者只勾不染,造型拘谨,二者 相结合,兼工带写的表现手法,使得花之 形神相附,生动自然。 另一幅设色作品,《漫兴折枝花 卉》册页,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在 嘉靖甲辰(1544)春日所作。对该册页中 所绘的牡丹花仔细研究,牡丹花瓣的外轮 廓透露着微妙的墨迹,是艺术家精心勾 画出的,每一片花瓣形态都被刻画得细 致严格,墨色极淡,需得仔细观看才能够 发现。
也可能是年代久远,颜色渐褪,但整体而言,无论是花瓣轮廓的勾画,还是 花瓣颜色的晕染,都极尽淡雅,粉香玉 润,清纯美丽,温润清秀,如人之面貌, 有富贵典雅气象,栩栩如生。在花头的表 现上,勾画和晕染技法二者并用,花叶 用侧笔铺染着色,有率真简意之风、写意 之态。
勾画点叶法与没骨写意法得到了和 谐且自然的结合,塑造了他独特的花鸟 画特色。[9]阴澍雨在《简率纵意 观物之 生——陈淳花鸟画风格研究》中指出: “对陈淳传世之作进行深入分析,可见其 主要运用的技法如水墨点簇、没骨法及勾 画点叶法等。然而,这些技法并非孤立存 在,它们相互融合,铸就了他率真的写意 艺术。”[10]观察他的作品,无论是精致 的设色还是随性的墨迹,都显露出陈淳在 技法应用上的不断探索与变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YiMuDanHuaHuaHuiWeiLi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