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再谈吴永良诗意画---画意纯真 诗情无邪

书画艺术网书画创作2025-08-30 09:58330
四、追求节奏、韵律和意境吴永良的“诗意画”善于捕捉文学语言的画面感,在造 境的过程中又将节奏、韵律、意境的诗歌之美予以充分的表 现,完成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我特别喜欢那种强化原有的诗 意,加进了个人广阔的游历感悟,引入大自然大山大水的宏 阔视野,此种身临其境,甚至超出了原有诗词给人的感受, 让读者顿生一双画家的眼睛,而得以荡漾于无限浩瀚的宇宙 之中...

四、追求节奏、韵律和意境

吴永良的“诗意画”善于捕捉文学语言的画面感,在造 境的过程中又将节奏、韵律、意境的诗歌之美予以充分的表 现,完成艺术形象的再创造。我特别喜欢那种强化原有的诗 意,加进了个人广阔的游历感悟,引入大自然大山大水的宏 阔视野,此种身临其境,甚至超出了原有诗词给人的感受, 让读者顿生一双画家的眼睛,而得以荡漾于无限浩瀚的宇宙 之中,享受意境之美感,其乐无穷。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意,右侧的实体山高不见 顶,左侧的虚空似云似山茫茫苍苍,而中间的江水激流直下 远去,诗人屹立船头,仰头任衣袂被疾风飙起,船的飞速得 到了切实的表现。正应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观此图飞流直下 让人顿生一种失重之感,随船起伏飞驰。这是一种畅神的快 节奏。 

再如:陆游《咏梅》词意,画中穿着棉袍的诗人独立早 春梅林,唯见满山梅树满地落花,主人公仰天眯眼贪婪地深 深吸入一口,梅香入醉,从而印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 香如故”。人物的神态极其逼真。原词一句“香如故”带出 了人的嗅觉,画面表现的是一个凝固的特写造型,再现了人 物的如痴如醉,生发了词的“言外之景”。

这又是一种静谧 的慢节奏。 又如:《贾岛诗意图》画过好几幅,苦吟诗人骑驴垂头 觅句的神态都非常逼真,天空一轮圆月,暗示诗人夜归的失 落,而题跋“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 故山秋”,那飞舞跃动的美妙书体、文字错错落落的安排, 每幅都不尽相同,却又颇有节奏感,在视觉以外又增加了听 觉:画面上诗人苦学、孜孜不倦的精神随着吟诵,在寂静的 夜空响起了孤独无援的音乐声。这或许是一种苦涩之美,也 许可入现代绘画的“丑美”追求,更显某种精神性。 吴永良诗意画调动了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 方面体验进行表达,使平面的画面产生了立体的综合效 果。这种综合的表现,最终目的是营造意境。

而“艺术之 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 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潘天寿语)。吴永良的绘画 格调、境界都让人刮目相看。他早年的白描鲁迅曾得到潘天寿先生的肯定,他的诗意画也是沿着这条路子发展而来 的,故境界高迈。 五、简笔含蓄,扬大写意笔墨之长 历史上有过不少诗意画精品,如陆俨少先生的百幅《杜 甫诗意画》就享誉画坛、脍炙人口、彪炳后世。相比于陆先 生的山水画,吴永良的诗意画可以说是一种简笔诗意画。画 山水比画人物和花鸟笔头通常要小一些,画面所含的细节也 丰富一些,传统的写意山水也多数是小写意,而作为人物画 名家的吴永良特别擅长大写意,他的诗意画亦可归入大写意 一类,这也是他的一个特点。

他的作品往往是几大块,非常 大气,点景人物很小,山水云海场面很大,而且块面形状、 大小、位置有别,墨色笔线多变。记得从新加坡回杭州举办 的那次画展,展出了他一批诗意山水新作。在研讨会桌上他 又亮出一本滴滴刮刮的山水写生,着实让人惊叹。中国美院 国画系有位山水科教授小心翼翼地问他:“阿良,你这是把 我们的饭碗夺去了呀!叫我们怎么画呢!”对着这种同事友 好的戏谑性问话,吴老师仰头畅怀大笑,大家都会意地跟着 笑了起来。这是以大写意的手法回答大写意问话,那一刻至 今未忘,回想起来颇有意思。 

吴老师擅长指墨画,指墨画有可遇不可求的一面,大 写意的成分也就更多一些。有毛笔功底的画家,造型不是问 题,变形则可借助指墨画的洒脱,轻松自如地作画,有时候 会产生毛笔达不到的效果,收到画外之画的意趣。我曾亲眼 看见吴老师做过指墨画,画面特别古拙、耐看,线条的生涩 老辣,可谓含蓄隽永,颇有逸趣。 

他说自己“时常陶醉于唐诗、宋词、元曲所咏唱的意 境之中,激扬之际诉诸泼墨挥写的诗意画作上,故二十余 年来,常作诗意画自娱自得”。陶醉是真,自娱自得是谦 虚,正如画家们平时作画总爱说是玩玩笔墨,其实都是在 挖空心思出创新之作,又谈何容易。吴老师的诗意画作品 少说也有数百幅,留给后世的是艺术至宝,更是一份沉甸 甸的精神财富! 值此吴永良艺术馆举办吴永良诗意画展览,仅以此短文 抛砖引玉,以资切磋。 (作者:卢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1]盛天晔.名师访谈录[M]//盛天晔.管锥·使命 中国画学书学传习 录·人物卷 吴永良,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0:6. 

[2]杨晓明.吴永良访谈录·当代名家论中国画教育·人物篇[M].南昌: 江西美术出版,2013. 

[3]吴永良.自述[M]// 吴永良.吴永良书画集,杭州:西泠印社出版 社,2006:82.

广告 各位艺友,全国性书画比赛剩余证书有需要请 微信:shuhuayishu 江苏省青年书画家协会招募会员啦,点击❉❉☛ 在线办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青年书画家协会欢迎您入会shys.cc,咨询:wx:jsqnsh 

关键词:书画艺术网,欢迎分享此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18art.com/shuhuayishu/ztwylsyhhyczsqwx_4.shtml

发布评论

shuhuayishu

shuhuayishu

支付宝
微信
QQ钱包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