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张锠雕塑艺术 张锠出生在天津西北角韦驮庙东街的小院,而这小院也是“泥人张”几代人工作、生活的地方。为了便于向外售卖泥人,小院的沿街一面设置成工作室,后面为家居,张锠自小便穿梭于工作室之间。或许因为遗传,或许因为环境熏陶使然,... 书画艺术 2018-11-10 15:02 0 5673
谈艺术市场的 “煮蛙效应” 在艺术品拍卖场上,竞价阶梯的大小常常对成交价起关键作用,拍卖师深谙此道。通常,当场上竞争踊跃时,拍卖师为了提高竞买人对成交价的预期,会适当提高加价幅度,而当拍卖师感到竞买人竞价吃力或犹豫不决时,会及时缩小加价幅... 画里画外 2018-11-10 15:01 0 5699
科技发展给艺术市场… 科技与艺术相伴而生,互相促进,相互影响。最近几十年,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对艺术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外表,还深入到艺术生产、展示、鉴定和流通等方面的本质环节。 ... 画里画外 2018-11-10 14:59 0 6595
中英版画重在艺术 中西方绘画的哲学背景不同,形成方向各异的发展,一元论的天人合一与二元论的物我两分,不但在绘画的表现物性,更在艺术的人格精神上,作用和影响着中西方的画家。表现物性决定了表现语言的差异,也作用于画家的形... 书画广角 2018-11-10 14:55 0 3244
追忆对黄涌泉的拜访 1993年1月底我到杭州约稿。我此行的重点对象是浙江的几位老先生,如浙江美术学院的王伯敏先生,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的朱伯谦先生,名单里还有浙博的黄涌泉先生,他是古书画鉴定家。到浙江博物馆后,我找到时任馆长的汪济英先... 书画天地 2018-11-10 14:53 0 4595
纪念文同先生 古代文士爱竹、咏竹、写竹,将一切美好的品德与理想的人格都赋予竹。自唐人“君子比德于竹”,到宋人“其身与竹化”,视竹为与自身心灵相通的君子,人与竹的精神联系已达到“物我无间”的境地。浙江省博物馆馆员谢佳玲,作为“... 画里画外 2018-11-09 11:15 0 7009
千载墨君 竹之为物,其性不同于众木,不因寒暑而荣谢,不以四时而变化,风雨不惧,飒飒幽幽,劲不输于青松,曲可比于细柳,故寓君子于竹。 竹被比作君子,是从《诗经》开始的。“绿竹猗猗”、“绿竹青青”等形容修竹之美的言... 书画文学 2018-11-09 11:11 0 5085
《中华竹韵》著作创作始末 提到《中华竹韵》这本书,首先要感谢许江院长,当初收到邀请时我一心想着怎么带着学生进行明末清初历史研究,对竹子一无所知,并且我的文笔因为常年从事翻译搞得不中不西。所以我的初衷是打算写成长篇散文的形式,作为练笔的日... 书画广角 2018-11-09 11:09 0 3916
文同与“湖州竹派” 关于中国墨竹的起源之说大概有三种:第一种亦即比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唐明皇李隆基,元张退公《墨竹记》:“夫墨竹者,肇自明皇,后传萧悦,因观竹影而得意”;二说是起于吴道子,元李衎在《竹谱详录》中说:“墨竹亦起于唐,... 书画广角 2018-11-09 11:07 0 2068
越颠覆 越赚钱? 英国街头涂鸦艺术家班克斯,将《手持气球的女孩》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成交的那一刹那自动销毁。他这一辈子惹人争议,非常具挑拨性,非常大胆,又非常颠覆。但是,我今天想谈论的,是关于这件事引起的另一个争论。 被... 书画收藏 2018-11-09 11:03 0 3910
书法代笔几时休 “书法还有代笔的?”当记者向周围的朋友说起最近几起书法代笔事件后,他们都抱有怀疑的态度。当然!在艺术圈,代笔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在一些备受推崇的权威书画展事活动,有些甚至是全国性书画展事中,“枪手”频现。虽... 书画广角 2018-11-09 10:58 0 3363
从汉字形态说到书法美学 “人不仅在意识中以理智的方式,而且也以实际工作活动的方式,表现了他自己,从而在自己所创造的那个世界中观察他自己”。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这段话,深深地启迪我们在自己所创造的书法文字形态中观察其美... 书画艺术 2018-11-09 10:55 0 4884
张宗祥丰子恺的笔情墨缘 两位著名的现代中国文化界名人,一是书法家、文史大家张宗祥,一是漫画大家、文学家丰子恺,他们有着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笔墨情缘。 丰子恺有赠张宗祥的一幅漫画:六名天真烂漫的儿童,一面“排排坐,吃果果”,一面招... 书画天地 2018-11-09 10:53 0 5153
被遮蔽的19世纪学院派1 作品是时光鲜活的证据,从本期“赏析”开始,徐芒耀将分享精选的19世纪欧洲学院派作品,以期这些作品为我们讲述那段19世纪艺术史,讲述一种与你我过去印象中不太一样的新可能。 19世纪的欧洲,工业革命促成技... 书画赏析 2018-11-09 10:51 0 7726
傅山论书 四宁四毋 傅山论书,有谓“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后世,尤其是今世多以为主张拙、丑、支离、真率,反对巧、媚、轻滑、安排,而倡导“丑书”,颠覆书法艺术对于美的追求。傅山反对巧、媚、轻滑、安排当然不... 画里画外 2018-11-08 13:32 0 9389
品读杨东标的书法 杨东标先生是我所认识的能擅书法,又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一位甬上著名作家。他曾说过:“我是一个文人,做什么都跟‘文’字搭边儿。”他是甬上集作家、书家、剧作家于一身的“三家村”。他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创作、出版过多部文学... 书画天地 2018-11-08 13:29 0 5417
印痴 画家 傅抱石 傅抱石父亲傅聚和的修伞摊对面,有位人称郑老板的刻字摊。傅瑞麟(傅抱石原名)从小就在刻字摊边进出,常踮起脚尖看郑老板一刀一刀地刻字。时日既久,郑老板的那一套刻字工序他就清楚了。傅瑞麟觉得刻图章很有意思,也学着郑老... 书画艺术 2018-11-08 13:24 0 4473
张大千《长江万里图》 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山水、人物、花鸟俱精,并能独树一帜。早年与其二哥张善孖曾东渡日本攻读绘画,后来又学习染织工艺,晚年的泼彩技艺或许也是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归国后拜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抗战... 书画赏析 2018-11-08 13:19 0 10829
金陵大师赵绪成 “离开成熟,去幼稚看看;离开东西,去独自看看;离开传统,去陌生看看;离开得失,去轻松看看;离开文化,去直觉看看。噢,世界真大,好多新鲜,好多精彩。”这是画家赵绪成为他的个展作的自序,展览名称“金陵大咖”四个字赫... 书画艺术 2018-11-08 13:15 0 4547
写意花鸟画当下思考 众所周知,写意花鸟画最能见笔见性,特别是大写意花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情和修养,也最能看出其对笔墨的理解与驾驭能力。随着文人画的出现,历代均有众多画家,终其一生都在用写意花鸟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志趣和操守。尤其自... 书画广角 2018-11-08 13:13 0 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