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碑学帖学 清代乾嘉时期,经学的兴起使训诂考据成为学问研究的不二法门,文字、金石等学科获得突破性发展,对书法的发展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隐没于深山荒冢的残碑断碣不断被发现,直接导致了碑学理论的产生和碑派书风的形成。阮元在《... 书画天地 2018-10-30 22:03 0 3214
中国水墨画的思想之变 水墨与历史、与当代之间的联系纷繁复杂,水墨的身份这一概念中也涵盖了诸多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术史论教授沈揆一从现代中国的山水画谈起,他谈及了在中国的传统绘画当中,山水是最为常见的视觉形象,所谓寄情于山... 书画史论 2018-10-18 23:08 0 2822
经亨颐篆刻风格析论 在艺术风格上,经亨颐印章根植秦汉,以缪篆为宗,圆融而浑朴,纯净而含蓄,“结构谨严,别见妙造”,“中锋直刀,不落平凡”。结体厚重朴茂,且方圆并用,丰富了笔势,又吻合了印章构成的虚实之理,同时营造出浓重的古拙之意。... 书画史论 2018-10-18 22:49 0 3874
如何看待苏派美术教学体系 纵览俄罗斯美术发展史,我们可大致将它概括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俄罗斯时期,也就是从公元9世纪基辅罗斯形成至17世纪彼得大帝改革前。在这段时间,一方面俄罗斯民间艺术经过东斯拉夫各部落和一些非斯拉夫部落的融和... 书画史论 2018-10-16 22:26 0 2769
王羲之疾病之推论 王羲之《服食帖》 在《十七帖》中,王羲之提到自己服食的帖凡二,即第六《服食帖》:吾服食久,犹为劣劣。 王羲之《旃罽帖》 第二十四《旃罽帖》: 知足至戎盐乃要也,是服食所须。&nbs... 书画史论 2018-10-15 21:49 0 2873
警惕美术界的十大套路评论 不知从何时起,助力美术创作的美术评论这一块,竟变得有些恶俗与媚俗。纵观眼下的美术评论,许多都落入俗套或说落入了一个无法评说的黑洞之中。几年前,就这种现象写过文章,但都不成体系;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套子,让余乐... 书画史论 2018-10-12 23:19 0 2201
潘天寿“拉开距离”的当代意义 今年是潘天寿诞辰120周年, 潘先生的人格、艺术和思想,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纪念。但我认为, 潘先生的“拉开距离”,是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世界,趋于世界化,即所谓地球村,是平铺化(... 书画史论 2018-10-12 23:00 0 3010
有感于杭城的两个画展 潘天寿画展是继去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后移师杭州的又一次大亮相,虽然他的作品我多次看到过,但展厅正中悬挂出巨大尺幅的作品依然让我怦然心动。潘天寿是当代中国四大家之一,对于他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地位,早有定论,无须赘言。我... 书画市场 2018-10-10 22:26 0 2765
南宋人 如何装裱 书画 宋人周密《齐东野语》中有《绍兴御府书画式》一节,记述了南宋宫廷装裱历代书画名迹的规范和要求。如其所言:“装裱裁制,各有尺度,印识标题,具有成式。”那么南宋人究竟如何装裱书画?所谓的“成式”又是什么样呢?宋人的修... 书画市场 2018-10-10 22:21 0 2876
启功 诙谐精炼 坚净翁 启功幼年时看到祖父书案边墙上挂有大幅山水,又见其在扇面上几笔画成竹石,感到非常奇妙,便产生做一个画家的愿望。经长亲带领,拜贾羲民先生学画。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见解卓识。他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 书画天地 2018-10-10 22:16 0 3615
何绍基展带给我们的思考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分布……一通有一通的用意,而无一通与原碑全似;他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对于尊碑之风既非一味盲从,对于帖学不足也非全盘摒... 书画史论 2018-10-10 22:13 0 2384
张寒月 铁笔传神韵 张寒月16岁那年拜吴中名家吴松汾为师,正式学习绘画。1923年,18岁的张寒月在老师引领下,来到穿心街的报国寺,皈依印光法师,并请印光法师赐法名“德经”,从此他有了另一个名字“释德经”。张寒月奔赴各地探访金石古... 书画创作 2018-10-09 19:22 0 5578
江南布衣 朱复戡 朱复戡生于上海,自幼聪慧过人。父亲为其规划了“不从政,不经商”的人生之路,家中聘请了晚清翰林王秉兰做老师,指导他读书写字并研习字画。据朱复戡回忆,其蒙学之初,殊好古代艺术,临书习画,攻读《说文解字》等进步甚快。... 书画创作 2018-10-09 19:01 0 4038
你所看不懂的当代艺术 当我们仍然对艺术世界抱有一种天真美好的期待时,当代艺术却一再宣告自己并不纯洁,它每时每刻都在暴露自己的商品属性。 如今,大大小小的当代艺术展遍布全国,对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也变得越来越盛行。黄河清早年写了... 书画史论 2018-10-09 18:58 0 2166
张德文与他的虾蟹 “先生搬回老宅的那天,天上下着小雨,我默默地送先生到胡同口,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不知不觉中,我的脸湿了,也不知道这是雨水还是眼泪。没想到,这一次与先生的分别,竟成了我与师傅的最后诀别!”张德文深吸一口气,略带惆... 书画创作 2018-10-09 18:46 0 3979
赞画家高晔的石斛作品 石斛,草本植物,属兰科。石斛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等病症。在中医眼里,石斛是一种药用植物。人们称之为神草。&n... 书画创作 2018-10-08 22:48 0 4259
王个簃 与师友们 王个簃(1897-1988),名贤,字启之,江苏省海门市人。曾任上海新华艺术大学、东吴大学、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上海美专教授兼国画系主任。后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 书画市场 2018-10-08 22:15 0 4449
中国艺术品如何估值 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当代中国艺术品市场,其发展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新业态的不断生发等方面,都是被世人关注的。艺术品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3000多亿,拍卖市场的规模也基本上稳定在了600... 书画市场 2018-10-08 21:39 0 2471
《岁朝图》小议 自有清以来,文人爱画《岁朝图》。一年一岁,除旧迎新,寓迎春之美意于案上清供间。因此,凡岁朝题材,必不免于文人案上文玩雅器,尤不可免者必有寓意富贵之牡丹、象征清骨之梅花、代指神仙之水仙,而若花瓶之放案上寓意平安,... 书画史论 2018-10-05 23:08 0 3957
中国画中的“真” 看西方的画论史,“真”一直是一个最为主要的范畴。一种范式是从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论”,不论是断臂的维纳斯,还是达·芬奇的耶稣,莫奈的睡莲,毕加索的“立体”女人,直到超写实主义,都可以视为是对客体的探索;另一种范式... 书画史论 2018-10-05 22:58 0 2386